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先搞懂“元气”,才能够了解二次元

http://www.newdu.com 2018-04-02 腾讯道学 止水 参加讨论

    文/止水
    ACGN是近些年在青少年群体中比较火的流行文化。ACGN,即英文Animation、Comic、Game、Novel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轻小说的总称。其中“元气少女”一词,因为涉及“元气”一词,引起了笔者的好奇。
    
    二次元中的“白泽”形象(资料图)
    元气
    在现在的语言环境中,“元气少女”通常是指精神饱满、美丽年轻的女孩子,来源日语“元気”。实际上“元气”一词,与道家颇有渊源。
    我们先看两字的源头:
    元,甲骨文为。而=(二,即“上”)+(人),表示人之上的混沌太空。造字本义:名词,天地之始,混沌太初。
    
    元,始也;气,天地之流气也(资料图)
    气,甲骨文字形,与“三”相似。“一”代表混沌初始,“二”代表天地。在“二”之间加一横指事符号,代表天地之间的气流。从两字的原型来看:元,始也;气,天地之流气也。
    老子提出的“道”为本原的宇宙万物生成论,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论。一为元气,二为阴阳,三为阴与阳会和之气。万物中皆有元气,故得以柔和。
    
    鹖冠子(资料图)
    先秦道教经典《鹖冠子》中较早提到“元气”。文中展现了丰富的道家哲学思想,可谓是上承道气说,下启元气思潮:“有一而有气,有气而有意,有意而有图,有图而有名,有名而有形,有形而有事,有事而有约”,“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
    两汉的元气说经历了从元气生成论、元气决定论到元气自然论的转变。嵇康以“元气自然论”为基础,指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浩浩太素,阳曜阴凝,二仪陶化,人伦肇兴”。
    
    包括嵇康在内的竹林七贤(资料图)
    元气、阴阳、五行,构建了世界万物的元素。阴阳相生、五行相生相克,影响事物的运行规律。嵇康用元气论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了“自然之性”,逐渐奠定其玄学理论。
    气与炁
    汉字中,气与炁,同音,都为qì。在一些丹道书籍中,有一些两字并列使用的用法:
    《仙真经》云:“苟纳外炁便失元气,即世间无复有生人矣。”
    
    苟纳外炁便失元气,即世间无复有生人矣(资料图)
    《赤松子服气经》序:“序曰:何不服气,与仙同栖。是以食谷者智,食炁者神。岂若无为服气好,修之不释升天浩。服气不食为道也。”
    《脉望》曰:“古之真人,知神由中主,而气自外来,故必以神驭炁,而保厥长生。夫人之一身,常以元神为宰,而取坎填离,气始复焉。仙道简易,只神炁二者而已。子于是知所以长生者以炁,所以神通者以神。不知真动真静之机,不可以得真炁。不知次第之用,采取之功,又何以言伏炁哉?”
    
    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资料图)
    正如前人总结出:先天之气谓之为“炁”,后天之气谓之为“气”。在脍炙人口的丹道内篇《入药镜》中有:“先天炁,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入药镜》,是唐朝崔希范写的一部讲内丹修炼的书。“入药”是指将自身精、气、神,同乎天地造化,炼成上品大药,运入丹田,经过文武火候之烹炼,成为内丹。“镜”即“鉴”之意。此书深深影响着后世内丹家,如吕洞宾、刘海蟾、张伯端、石泰、白玉蟾、张三丰等人。
    
    纯阳子吕洞宾(资料图)
    宋曾慥说:“纯阳子吕洞宾尝闻之于崔公,而叹曰:‘吾知修行有据,性命无差,道成其中矣。’”相传,吕洞宾曾作诗赞誉:“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
    从中国古代元气论到现今流行文化中的“元气”,汉语在新的语境和历史文化中出现了新的文化意义。日本深受中国盛唐文化影响,其通过动漫等艺术形式传入中国的一些词语,本身就带着深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搞懂这些文化符号背后的文化源流,对理解中华文化脉络、发展当代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