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诚 《文子》:“老子曰:时之行,动以从,不知道者福为祸。天为盖,地为轸,善用道者终无尽;地为轸,天为盖,善用道者终无害。陈彼五行必有胜,天之所覆无不称。故知不知上也,不知言知病也。” 善用道者终无害(资料图) 老子说:“凡懂道者,总是因时而动,有动必从,即与时俱进;不懂道者,思想落后于形势,即使本来是福,也可能转变为祸。善于依道办事的人,以天为盖,以地为车,其前途不可限量;以地为车,以天为盖,终究不会有祸害。” “依照道的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用兵,必可取胜;以天为盖,不会有遗漏而不被覆盖的。人必须有自知之明,凡能知己所不知的人,是高明的;若明明不知,谎说已经知道,那是毛病。” 我们现在说的“与时俱进”,不少人以为这是个新词,其实中华道家文化中早有类似的词语。《易经》中的“与时偕行”,《庄子》中的“与时俱化”,《云笈七签》中“颜与日而俱新”演变来的“与日俱新”。后来由清朝散文家姚鼐在《谢蕴山诗集序》里首提“与时俱进”一词。 与时俱化(资料图) 这段老子所说的“时之行,动以从”也是类似的意思,主要是从时间方面来讲的。“天为盖,地为轸”,主要从空间方面来讲的。这段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来讲人懂道用道的好处。 时间方面主要是从事物的转化性讲。“不知道”的话,思想落后于形势,福也会转化为祸,反之亦然。空间方面主要从事物的全面性来讲。天无所不覆,地无所不载。“善用道”的话,前途无量而且没有祸害。然后以用兵为例,说明了依照道的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必可取胜。 最后说“故知不知,上也;不知言知,病也。”这本是《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的一句话“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前面论述的就是这句话的原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资料图) 道具有超越时空的无限性,而人则局限于时空,是有限的。人必须要有这个自知之明。高明是因为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糟糕是因为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人不可能全知全能,个人的认知必然是有局限的。 庄子认为要“与时俱化”,根据客观条件来决定是进取还是退缩,一切要以顺和作为度量。庄子和弟子们行走于山中,看到一帮伐木工人在山林砍伐树木,但是有一棵枝叶十分茂盛的大树,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无人砍伐。 树无用,不求有为而免遭斧斤(资料图) 庄子问个中缘由。伐木人说:“别看它长得繁茂,却不成材,砍伐了,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就随它自生自灭吧。”庄子若有所思地对弟子说:“看到了吗?这棵树就是因为不成材而能够终享天年啊!” 庄子和弟子走出山来,留宿在朋友家中。朋友高兴,叫童仆杀鹅款待他。童仆问主人:“家里有两只鹅,一只能叫,一只不能叫,请问杀哪一只呢?”主人说:“那还用说,当然杀那只不能叫的。” 弟子问庄子:“您不是说,不成材所以能终享天年吗?那么鹅为什么又因为不成材而被杀呢?”庄子笑道:“树木成材被伐,就像人过分尊显,遭人妒忌、攻击而毁败;鹅不会叫而被杀,就像人过于无能,遭人欺辱、蹂躏而夭亡。”弟子仍然不明所以。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资料图) 庄子大笑道:“人处世若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要顺应自然而自由地游乐。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役使。”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道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