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踏罡步斗,又称踏禹步(禹步,相传为三皇五帝之一的夏禹所创),是斋醮科仪中一种礼拜星宿天真、召请神灵的特定仪式:高功脚穿云靴,在数尺见方的醮坛之上靴,随着道乐、经词,沉思九天,按照星辰斗宿之方位,九宫八卦之图礼拜十方,以召神遣将。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借东风(资料图)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时,就曾在七星坛上,身着法衣、披发仗剑、冼足登坛、踏罡步斗,口诵真经宝号。这就是一种对踏罡步斗的描写,这也说明这种仪式需按照醮坛威仪如法如仪的举行。 道教的踏罡步斗之法,因为要求与握固、存神、闭气、掐诀、诵咒等法术相配合,所以要掌握禹步之真髓并非易事。道士必须虔心修行,心怀慈悲度人之心,一念存诚,上格高真感应,所求之事,方能灵验。 踏罡和步斗之法,融汇了天文、星象,阴阳、五行,以及真经灵文、咒章宝诰。这一法术要求道士结合身心内外,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将仙真信仰虔诚地融入到经忏科仪,醮坛威仪之中。 道教要求科仪内容不同,就要在不同的醮坛上踏不同的罡图(资料图) 道教要求科仪内容不同,就要在不同的醮坛上踏不同的罡图,如三宝罡、九灵罡、二十八宿罡、八卦罡等等。各罡都有固定的步法、固定的经韵、经词、咒语、手诀等。 为了适应科仪程序的需要,在举行重大道场法会时,道士们均需配合上供、焚香、诵经、念咒、跪拜、召请、踏罡、步斗、上表等众多而复杂的醮坛程序。要边唱(指经韵)、边舞(指踏罡步斗)、边执乐(指道乐),“歌、舞、乐”在坛场内外、上下,必须高度协调一致。 “歌、舞、乐”在坛场内外、上下,必须高度协调一致(资料图) 总结来说,这是一种复杂而神圣的醮坛宗教仪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及时间的推移,其与民间艺术在很大程度上相融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国的民歌、民乐、戏剧、戏曲、舞蹈等表演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编辑:柯恩)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