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学习书法,必须要研究书理。既要要在深刻理解、把握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内涵,又要尽可能多地研究、学习古代书法家的艺术作品。如此,才能在广博中取舍,取各家所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学习书法,必须要研究书法、书理(资料图) 这就要求学习者有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的毅力,有尚志高远,谦虚上进、不折不挠的精神。中国的书法艺术,贵在求变、求新、求多样化,更求个性表达。 这一种“变、新、多样”,不是随心所欲地书写表达,而是知古法、习古法而不墨守古法。即要求笔下放得开、收得住。起笔、行笔、收笔,以及笔画和方圆长短、波磔变化等,均要做到尽取古意而出古法。这一种变化就是常说的,不但要“入帖”,更要“出帖”。 想学书法,就要有计划、有目标、立志向。不能春临楷、夏临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此下去,不得一法,终难成一技。不能有门派之见、书体之见,更不能闭门造车。 千万不可把艺术等同于俗物、等同于俗类(资料图) 学习者应当保持刻苦学艺的劲头,将艺术看作是陶冶性情的手段、人生精神境界的进取,千万不可把艺术等同于俗物、等同于俗类,而落入窠臼之中。 自古有艺术大成就者,莫不以超凡脱俗、抛名弃利为宗;又莫不以追求更高的、忘我的人生境界为归旨。从字中看人格,从作品中看风骨,于大气中见飘逸,于柔韧中见刚劲。 要想写好书法,首先要认字、辨字、掌握字型的结构,这是写字的第一关键。在临帖时,千万不能“死临”,要贵在读帖、悟帖,以分析掌握其笔法、结字、章法之规律、之形态。 在书法书写过程中,无论起笔、行笔、收笔,所产生笔画的强弱,粗细、长短、偃仰变化,都要有法度可寻。所忌讳者:“死笔”也,“失态”也。 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资料图) 如蔡邕在《九势》中说:“转笔”,宜左右兼顾,无使节目孤露;“藏峰”,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这就是所常说的,欲左先右,欲下先上的道理。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这即是未动手时,笔在先;未动笔时,意在前。 同时,他还指出:“夫书,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斜、有正,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每作一字,须数种意,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毋使相同”。 每作一字,须数种意,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资料图) 在一幅完整的作品中,一字之间、字与字之间,整幅作品要环抱呼应,疏密有度、虚实相间。要突出作品中的变化,字的大小、斜正、扁方、长短,以及用墨的浓淡干湿,笔划的粗细长短、轻重舒缓等,切忌整齐划一、死板失态。 对一幅完整作品的评价,要求要“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所谓:太干则骨露,太湿则庸俗。要有收有纵,有疏有密;要疏纵非散,密收非结。只有表现出动静有别、阴阳相间、返朴归真、达乎自然,方为艺境之极。 总之,习书要做到,有定理而无定法,要把真性情自然流注笔下,使书体形神兼备,达乎自然。 太干则骨露,太湿则庸俗(资料图) 书法艺术成功的诀窍在于“勤”和“悟”。所谓的“勤”能补拙,“悟”升妙境。要“悟”出书法艺术的精神真谛,更要“悟”出书道意境之哲诠妙有。 (编辑:柯恩)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