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法国汉学与哲学(2)

http://www.newdu.com 2018-04-14 中国文学网 程艾兰 参加讨论

    对于欧洲启蒙哲学家来说,中国是他们向宗教的影响开战的一个有力的论据
    这种探源在德国文化中最为明显,并伴随着一种想要在哲学上、而不是宗教意义上对欧洲的独特性进行定义的期望。基督教欧洲对“宗教”普世性的宣称,随着17和18世纪对“中国”的发现变得颇为令人生疑;在这个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短短数十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大陆上,这种宣传事实上又以一种“哲学”的形式而得到了重申。法国经历了一场政治革命,使其从旧制度的君主国变成了共和国,并积极寻求在欧美各国传播这一思想。英国经历了一场工业革命,使其统治了海洋并开始了殖民探险。至于德国人,他们希望将欧洲的本质根植于他们所要寻觅的源头所在:古希腊以及更遥远的远古印度。
    从精神层面来说,哲学是最能决定并重申欧洲身份(乃至优越性)的领域之一。中国位于伏尔泰这样地位的人所运用的论证的中心,挑战了基督教的普世性,从而也挑战了以宗教定义的欧洲的普世性;同样地,中国现在受到了一个由“理性”而非“宗教”来定义的欧洲的冷落。理性成了一个新的专业学科的对象,这门学科就是哲学。它是在一个专门为本学科研究而新建立的机构里讲授的,这个机构就是哲学系。人们有理由好奇,为何在短短几十年内,“中国的哲学”从得到莱布尼兹、伏尔泰等人的广泛青睐,变得被哲学领域的专家们,亦即哲学教授们避而远之,康德是他们中的典型。早在1756年,在他科尼斯堡所做的自然地理学演讲中提及亚洲的时候,康德就宣称孔子对道德哲学一无所知。
    对于启蒙哲学家来说,中国是他们向宗教的影响开战的一个有力的论据。然而,那类专为大学教授和学生出版的并在19世纪初盛行于德法两国的新的“哲学史”,倾向于将哲学定义为某种特定的欧洲产物,将任何非希腊传统(而不再是基督教传统)的东西都排除在哲学的范畴之外。
    两个标准将哲学的萌生和希腊联系在了一起,并用来证明“东方的衰落”的观点。第一个标准是政治自由,这个标准伴随着正在兴起的关于希腊公共空间和雅典民主的神话而出现。第二个标准是理性话语的创立,这种话语能使自身从宗教(无论天启宗教还是迷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以反思的方式进行自我建构的。哲学活动与反思以及科学主义密切相关,而两者均被认为在“东方智慧”中是不存在的。
    这是从亲华热到排华热的转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来说,中国是一个能够不借助宗教而成功地建立起一个道德文明社会的极为古老的文明典范。在19世纪初,欧洲人把一切都完全颠倒了:中国被贬低为“宗教”(甚至是“原始宗教”)国家,与此相对立的是建立起了独特(并很快成为独一无二)的欧洲“哲学”范畴。
    这一过程表现得最明显的是19世纪初兴盛于德国并流行于法国的一种新的学术类型“哲学史”。我们在最典型的并主导了19世纪前半叶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著的《哲学史讲演录》中可以看到这一点。在一个专门论述“东方哲学”的章节里,黑格尔排斥了东方哲学,认定其为宗教,并通过对比强调了希腊以及德国本性的独特性,他甚至在每场讲演的开头都要声明道:“有两种哲学:一是希腊哲学,二是日耳曼哲学。”顺理成章地,“一切东方的东西必然地要被排除在哲学史之外。”黑格尔的法国弟子维克多·库赞走得更远,他提出了一个我们至今还难以摆脱的二元对立:“地中海地区和希腊是自由和运动的土壤,而印中世界(即印度和中国)的高地是停滞和专制的领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是如何从一个理想化的模式突然变成了被毁损的陪衬,但一直都被赋予完全的“他者”这一角色,而且不过是一颗在现代欧洲地理棋盘上被任意放置的棋子罢了。
    “在东方果真有过哲学这样的东西吗?
    随着18世纪开始的英国对印度的殖民,英国人成了梵文研究的先驱;同样地,法国可以自豪地说她是欧洲第一个将汉学提升为科学学科的国家,1814年法兰西公学设立“中国和鞑靼-满洲语言文学”教席,让·皮埃尔·雷慕沙(1788-1832)被聘为该讲席教授,2014年6月法兰西公学召开大型国际研讨会来纪念这一事件。就这样,在19世纪欧洲工业扩张和殖民扩张的背景下,在哲学成为一门专业的和体制化的大学学科的同时,汉学也发展成了一个对中国进行研究的专门领域,并且被排除在“哲学本身”之外。尤其是在法国,哲学和汉学有着惊人的平行命运:1814年,当雷慕沙就任法兰西公学的汉学教席时,黑格尔的弟子、法国的大学哲学的创始人维克多·库赞正在索邦大学教书。在体制化知识的领域之内,有一片专门研究中国的天地,但已经被逐出哲学这门被当作是纯欧洲学科的范围之外了。维克多·库赞本人反问道:“在东方果真有过哲学这样的东西吗?”此后,这个问题便一直纠缠着我们。其他专业哲学家更进一步地问道:“能够使用汉语进行哲学研究吗?”不出意料,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一个缺乏屈折(inflection)的语言是不可能引起反思(reflection)的。于是,差异不再是哲学层面上的了,而是更深一层的语言学层面上的了。像汉语这样的非屈折语言和大都从希腊语和拉丁语(19世纪时人们又提出希腊语和拉丁语都起源于印度的梵语这个共同的源头)演变而来的那些欧洲语言之间存在着截然的对立,因而被认为是不适合用来进行哲学研究的。
    “印欧”或“印度-日耳曼”这样的名称最初出现在1816年,用来整体地指称古代印度和欧洲的语言。梵语和希腊语之间的关系被发现之后,人们将中国从印度分离出来,此前两者被认为是连成了一个整体的“东方”。语言学上将梵语和欧洲的各屈折语言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论证(梵语甚至是它们的起源)导致中国被进一步孤立为绝对的“他者”,这种表述仍反映在今天的“东方主义”式的研究方法中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汉学作为一门学术科目的现状之中。
    (本文为作者在复旦大学法国研究中心成立之际举行的“文明对话”国际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翻译:顾一鸣)
    原载:《文汇报》2015-03-2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