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起与传统宗教中的祭祀、醮仪、傩舞、诗歌、神学及典故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受道教的影响极为深刻。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料图) 自道教产生后,便一直和普通百姓,以其宗教形式、精神、思维方式等等支配着中国百姓的生活及民俗文化。 我国的戏曲艺术形成较晚。原因是在以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故元代之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不受文人、上层的重视,因此也很难产生有较高品位的作品。 我国的戏曲艺术是集歌舞、音乐、科白、武术、技杂、美学、服饰、器械、道具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只有经过长时期的融合以及苦学、苦练才能达到成熟与完美。 【宋】洪迈《夷坚志》书影(资料图) 中国的戏曲艺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元代才成为一种完整、成熟的艺术形式,并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和戏剧作品。 中国戏曲艺术虽出现较晚,但从其诞生之日起便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道教作为人们,特别是普通民众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它的许多教义、神学、典故、传说被群众所熟悉、热爱,这就为戏曲的创作、形成,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和条件。 元杂剧的出现,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 【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资料图) 道教戏曲发端于宋代。据洪迈《夷坚志》中说:道教戏曲的产生是与神仙人物、典故在社会上的流传有着密切关联,故其脚本均与神仙点化、降妖伏魔、惩恶扬善、美丑对比等手法来宣扬正义与善良,以此宏道扬法、净化社风。 到了元代,许多文人热衷于杂剧的创作。据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记载说:由于中国戏曲的快速发展,剧种越来越多,为了便于区分和了解,特将“元杂剧分为十二科”。其中第一科就是“神仙道化”,第二科便是“隐居乐道”。 上述记载说明了戏曲与道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也说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在融合之中不断发展的产物。 提线傀儡戏《钟馗醉酒》(资料图) 早期的元杂剧,是在上古时期的傩舞、傀儡戏、傩剧及坛场醮仪的基础上,又有机地融合了歌谣、散文、诗词、舞蹈等艺术形式,开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戏曲艺术并产生了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说到元代的戏曲,不得不提的是戏剧创作。在元代,最有影响,且创作作品最多的代表人物当属高道马致远。 马致远,元代著名戏剧家、剧作家。据史记载:他“好仙慕道,曾皈依全真道”。他的戏剧创作被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位列榜首。而他创作了众多的“道化戏”,至今仍有流传,如: 好仙慕道,曾皈依全真道(资料图) 《陈抟高卧》、《荐福碑》、《岳阳楼》、《黄粱梦》、《任风子》、《风华雪月》、《岁寒三友》、《刘行首》、《铁拐李》、《老生儿》、《城南柳》、《销魔镜》、《牡丹亭》、《竹叶舟》、《桃花女》、《碧桃花》、《庄周蝶梦》、《柳毅传书》、《误入桃园》、《金安寿》、《度金童玉女》、《蓝采和》、《吕洞宾》、《八仙过海》、《张生煮海》以及《钟馗捉鬼》、《借东风》等几十个剧种。 道教文学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渊源流长。其在长期行教、传道、度人过程中,将历史上承传下来的文字经典等写作表现形式、经韵唱腔等音乐曲调形式、踏罡步斗等坛场醮仪形式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 这些艺术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散文、律诗、绝句、词碑、楹联以及民歌、民谣、曲艺、戏剧、小说等文学艺术之中。 昆曲《牡丹亭》也和道教信仰多有关联(资料图) 此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道教自古及今一直秉承“为而不争”的教义,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普及,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 (编辑:柯恩)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