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512丨十年生死:存亡皆泰,利济无穷

http://www.newdu.com 2018-05-10 腾讯道学 三晚居士 参加讨论

    文/三晚居士
    许多人在说过去的事情的时候,总喜欢用“转眼之间”、“不知不觉”、“弹指一挥”来形容时间的流转。在他们看来,这似乎能最为精确地表达出时间流传的不可挽回。但这样的表达,在某种意义上,却忽略了那些时间所承载的实践究竟有怎样的重量和意义。
    
    “512”大地震纪念碑(资料图)
    当我们回顾从公元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至今的一切,我们真的能忽视这段时光中发生的一切而轻巧地说出一句“十年如弹指一挥间”么?
    纪念,或者说祭奠那些被天灾夺走的无辜生命,是最为特别的。这不同于对寿终正寝的追思,我们可以称那些终老为“喜丧”;也不同于对英勇牺牲或者为国捐躯者的缅怀,我们可以去歌颂他们的美德。
    
    道教界为汶川地震遇难同胞超度(资料图)
    两千年前乃至更早,祖先们便知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然则无妄之灾来时,却仍见得人的渺小。那我们到底要去纪念什么?若归乎个体,可能要纪念故去的亲友,寄托哀思;归乎大众,也许还要回溯下十年之间人们究竟在这巨变的山河之上塑造了怎样不可思议的变化。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无论宏大还是平凡,所有的纪念,都一样深沉。
    中国人的纪念,总是有一种别样的文化在其中。那就是对于“心”这个概念的体会,即如当初“心系汶川”,那种悲怆与绝望是发自内心的。然而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文化中的“心”与其他文化有何区别,故而也就很难明悟中国人的纪念——准确地说“祭奠”的真意。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资料图)
    《玉宸经法炼度内旨》开篇即说:“天地至大,人生其间,一身至微,而能与天地相参而曰三才者,唯此心耳。”我们经历了这样的灾难,方知人的“一身至微”。但后来的人们没有被击溃,并且仍然能够去纪念这一切,那便是因为这个“心”——“此心之体,在乎天地之先,而量包乎天地之外。”
    上面的引述,来自道教的度亡经文,这是中国人最正统的缅怀的法门。正是在这个最传统、最中国的多神信仰里,我们首先看到的不是对天地力量“缴械般”的畏伏,而是对“心”的力量的肯定,这实质上就是对于人的力量的肯定。
    
    一身至微,而能与天地相参而曰三才者,唯此心耳(资料图)
    事实上人们后来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强化这种对人的肯定,这种隐藏在中国人文化骨髓之中的对人的肯定。我们通过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方式,将震区重塑。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的救灾和重建,成为了他人的典范。
    一个民族的“心”,变得更齐一;更多人的生死观、财富观、慈善观,变得更通达;对于“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思索,变得更深邃。这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纪念。
    
    不只纪念过往,还要激励未来(资料图)
    一切语言或者文字形式,其最好的意义应该是作为载体,将我们这所有人在此前十年中因这场山河巨变而所做出的行为铭记下来——不只作为纪念碑或者功劳簿,而是当作对未来更多个十年的提醒和激励。
    四千年前,诞生在汶川石钮山的大禹王,面对山河巨变,他制定了正确的治水方略并投身其中。这从精神与文化上都给后世的中华文明打下了一个极其坚实的基础。
    四千年后,面对汶川地震时我么好呢所做的一切,是否也能够在精神与文化上再影响四千年,我们并不敢确知。道教中,大禹王为水官大帝。在水官大帝的宝诰里有这样两句,在此际,无论是祭奠十年前那个悲怆的时刻下逝去的灵魂,还是纪念十年来我们所做出的一切,也许最贴切不过:
    
    存亡皆泰,利济无穷(图源弘道小阁)
    “上解天灾,度业满之灵;下济幽扃,分人鬼之道。存亡皆泰,利济无穷。”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三晚居士,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