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牧之 古代沐浴和洗澡都分得很清楚,“沐”是洗头发,“浴”是洁身。《说文解字·水部》云:"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 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资料图) 《楚辞·渔父》中,"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一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后来“沐浴”连用,就是指洗澡。对于“沐浴”用的水,殷周时期在祭祀时,也很讲究:“沐用潘(泔,米汁也)、浴用汤(热水)。洗面以潘,濯足以汤。” 在宗教仪式中的沐浴澡身,不仅代表对神明的尊重和崇敬,也是修炼身心、通灵的必要渠道。通过沐浴可使心灵洁净,从而进入虚无澄明的状态。 祓禊:上古时期的“沐浴”礼俗 祓禊为古代中国民俗,每年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祓禊继承了自殷周以来的巫觋遗风,祓为古代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则是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 《周礼》书影(资料图) 《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熏草药沐浴。”古代中国民间于春秋两季,有至水滨举行祓除不祥的祭礼习俗。 春季沐浴常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并有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三国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日,称为祓禊。东晋时期具有天师道信仰的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到:“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此时,修禊已成为了文人雅士之间的聚会。 老庄思想的发源地为南方楚国,这些地方:“其俗好巫,信鬼神,重祠祀。于祭沐濯洁浴,尤其虔敬”。屈原词赋中,多有记载,如《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昌昭昭兮未央。” 其俗好巫,信鬼神,重祠祀(资料图) 我国古代凡遇祭祀,皆沐浴更衣,实行斋戒。《礼记·曲礼》:“斋戒以告鬼神”,《孟子·离书》:“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沐浴,已经成为了宗教神圣仪式中极其重要、不可分割的环节分。 承续古风:道教的“沐浴”之法 道教作为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其产生与上古巫教祭祀有密切关系,并承袭了巫教沐浴之风习。《太上灵宝人上品妙经》云:“道言,行道之日,皆当香汤沐浴。”又有《黄箓简文经》云:“奉经威仪:登斋诵经,当沐浴已精进,若神气不清,则魂爽(三魂之第二魂)奔落”。 《紫虚元君内传》云:“夫建志内学养神求仙者,常当数沐浴,以致灵气玉女降祥。不沐浴者,故气前来,三宫秽污”;所谓“凡行持先沐浴斋戒,洁净身体,衣被洗浣令新洁,以香薰之”。 衣被洗浣令新洁,以香薰之(资料图) 这是说道士在行道、诵经、登坛、启愿之前,皆须清斋沐浴,以洁净其体,表示对神明的敬畏和尊重。这样才能交于神明,法术才能灵验。不沐浴者,神气不能清爽,灵魂不能安顿。 对于沐浴修斋者来说,沐浴者,不得食酒、肉、鱼臊、五辛(葱、韭、蒜、薤之类)、乳酪等,并谨奉戒律。 《沐浴身心经》还说:“沐浴内净者,虚心无垢;外净者,身垢尽除,存念真一,离诸色染,证入无为,进品圣阶。”这主要是要求沐浴者,在外要去除尘垢,身体洁净的状态;在内则虚极澄明,志念专一的心境。 香汤沐浴(资料图) 除此之外,对于沐浴的调汤也很讲究,甚至要用香汤沐浴。《仙公请问经》解释了其中缘由:“污(秽也),不以香水洗沐,则魂魄奔落,为他鬼所拘录。” 此外,《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云也说:“五香沐浴者,青木香也。青木华叶五节,五五相结,故辟恶气,检魂魄,制鬼烟,致灵迹。以其有五五之节,所以为益于人耶。”看来沐浴加香汤,能辟除恶气,清净魂魄。 《云笈七签卷四十一》中还记载了调制香汤的配方:“用竹叶、桃枝、柏叶、兰香等分内水中,煮十数沸,布囊滤之去滓,加五香,用之最精。”五香者,青木香、零陵、白芷、桃皮、柏叶也。 沐浴加香汤,能辟除恶气,清净魂魄(资料图) 除了在香汤煎制时选用材料方面考究外,道教在沐浴的时间的选择等方面也存在严格的规定。《洞玄真一五称符上经》记载了13个“沐浴吉日”: “正月十日人定时、二月八日黄昏时、三月六日日入时、四月四日日秩时、五月一日日中时、五月二十九目已时、六月二十七日食时、七月二十五目早食时、八月二十二日日出时、九月二十日鸡互鸣时、千月十八日鸡初鸣时、十一月十五曰过夜半时、十二月十互日夜半时。此皆当天杰月宿东井时,与神仙合会,此曰兰汤沐浴巳也。” 如此斋戒沐浴者,必能获得福报和功德。《云笈七签》有"沐浴七事获七福"之说:七福因者:一者上善水,二者火薪,兰者香药,四者浴衣,五者澡豆,六者净巾,七者蜜汤。 沐浴七事获七福(资料图) 此七福因,能成七果:一者常生中国,为男子身;二者身相具足;三者身体光明,眼瞳彻视;四者遼发巧青,圆光映项;五者唇朱口香,四十二齿;六者两手过膝;七者也聪意慧,通了三洞经法。” “沐浴”与道教养生 道教的沐浴本身就是对沐浴者身体的清净除垢,对肌肤腠理的舒养。而其相关的禁忌和细节更是可以从养生方面来考量。 道教沐浴的养生比较注意香汤沐浴,重视沐浴清洁身心的作用,因此,沐浴的用料也往往以几种特别的材料为主。其主要材料有:青木香、零陵香、沉香、白芷、桃皮等。这些材料也有不同的作用。 清净除垢,舒养肌肤(资料图) 道教认为白芷,能去三尸;桃皮,能辟邪气;柏叶,能降真仙;零陵,能汇集灵圣;青木香,能消除污秽感召真仙。这些材料,在古代中医典籍中多有记载,也是经方中的常用草药。用这些药物来沐浴,既能清洁身体,除去污秽,还有利于养生保健。 在沐浴洗澡后,道教对沐浴者的警示,也非常具有养生价值。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说“新沐浴讫,不得露头当风,不幸得大风刺疾”、“新沐浴讫,勿当风髻,勿以湿髻卧,使人患头风,眩闷、发秃、面肿、迟痛、耳聋。湿衣及汗衣,皆不可著,久令发疮疾患风。” 按照现代的医学原理来解释来说,刚刚沐浴的人,因为毛孔打开,不宜迎风,否则寒邪容易內侵,得头风痹湿。 新沐浴讫,不得露头当风,不幸得大风刺疾(资料图) 《太帝散华理发内法》还教人在沐浴之后,叩齿七通的方法:“凡道士理发将髻及沐头将散发之时,先叩齿七通,乃祝,曰:太帝散华,玄归大神。今日元吉,理发沐尘,辟恶除患,长生神仙。毕,乃髻之。竟,又叩齿七通,都毕。可令人终身不病,耳目聪明,头脑不痛。” 道教传统认为,叩齿能够坚齿固肾,有助于生津吞咽、漱澡内脏。这样做不仅能辟恶除患,长期如此,长寿延年也是可期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