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逍遥顽仙 玄帝报恩圣号,志心皈命礼: 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众生,有相托生。父母怀耽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今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险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愿我见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孝大仁。八十二化,报恩祖师。佑圣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愿我见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宗祖,早得超生(资料图) 玄天上帝,便是真武大帝,或称作真武、北极真君、元天上帝。真武,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玄武,宋时避讳改“玄”为“真”,称真武大帝。宋朝时,他被尊为道教的北方上帝,到了明代则成为天子的保护神。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里讲,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他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是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圆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屈原《楚辞》之《远游》篇有句称:“召玄武而奔属”。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真武大帝(资料图) 永乐十年(1412年),永乐皇帝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二十余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群,使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 玄武七宿之中含有斗宿,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若人想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玄天上帝、真武大帝。 父母恩重,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道教与孝道并不冲突,反而也是修行的一部分,也是个人的素养的外在表现之一。而修德行,首先就要尽孝道啊!毕竟,德者,道之用也。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资料图)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一开始就说:“妙缘无修,妙行无积。从修有修,修缘证妙。从积有积,积行通妙。妙本从无,旷积自有。广演妙缘,显言劝修。” 这说明“妙”与“缘”本来一开始就是存在的,它们本不需要你的修持和积累,本来就充盈在这天地间。然而,唯有修持善缘才能得证玄妙,积累德行才能通达什么是玄妙。玄妙因缘虽然一开始就有,但它们本来是无始无相的,因为积累与持行,才显现了出来,所以才需要去修。 之后经文则说:“我既托相,日恼父母。令我父母,日夕悲酸。我相既有,父相母相,日渐衰朽。缘我相故,令我父母,始相沉埋。”可见父母生我养我,受尽悲酸苦楚,日益衰朽。那么做儿女的,自然应当主动起心报父母生养之恩。 我相既有,父相母相,日渐衰朽(资料图) 如何回报呢?《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从修持的角度讲起,让我们“悉灭贪嗔,悉破崄峻。持念平等,用报始相。”之后则更是说明如果能够做到“以孝道存心,持斋三年,礼念圣号一万八千遍。以按道经一藏篇目之数,以答父母三年乳哺之恩。” 如果不仅能做到之前讲的,还能更进一步做到后面:“有志之士,又能寻详经义,精进道功。虽亿劫四重之恩,皆可以报。而九幽三途之苦,亦可以济矣。岂但报父母之恩而已哉。”也就是说,如果努力修持、勇猛精进,那么,不仅仅是父母之养育之恩,就连历代宗祖的九幽三途地狱之苦,亦可以消灾免罪拔除。 有句话叫做:“天上没有不忠不孝的神仙。”而正一道里的净明宗,更是把“忠孝”作为立道之本。 净明道许逊祖师位列四天师之一(资料图)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里认为,行孝道是修道的第一步,“行净明法,可以先学孝,次学炼身形”。修炼之道是“始于忠孝立本,中于去欲正心,终于直至净明”,“至孝之道,修持久久,复其本净元明之性,道在是矣”。 《太上老君说父母恩重经》也讲:“若孝悌者,一家之中老少安乐,天人钦仰,神明守护,子孙相承,孝慈不断,招感孝顺,以为其子。” 另外正一天师道的“四不吃”里,就规定乌鱼是不能吃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道教徒认为,乌鱼有反哺之义。乌鱼的这种出于动物本能的孝道,本就是我们所钦佩的精神义理。动物尚能做到,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什么理由不信受奉行呢? 不食乌鱼(资料图) 古德云:“仙诀易得而人道难修。人道者以孝为源,孝为立身之本,积德之基。”清代悟元子刘一明祖师则在他的著作《通关文》里,第一讲的就是孝道。 刘一明祖师为清代著名道士。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 其所著《会心内集》自述云:年十七(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身患重病,百药不效。次年赴甘肃南安养病,愈医愈重,喜遇真人赐方,沉疴尽除。十九岁外游访道。 刘一明祖师曾作《西游原旨》(资料图) 二十二岁,他在榆中(今属甘肃)遇龛谷老人授以内丹秘诀,遂师之。此后,为求参证,居京师四年,河南二年,尧都(今山西临汾县南旧平阳县,为古之尧都)一年,西秦(今甘肃靖远县)三年,来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间,三教经书,无不细玩。然于疑难处,总未释然。 乾隆三十七年,他复游汉上,又遇仙留丈人,经其指点,十三年疑团始被解释云云。后半生一直隐居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成为晋、陕、甘、宁一带颇具影响之全真龙门派道士。 《通关文》言:“孝者,人道也,非仙道也。然欲学仙道之长生,必先修人道之孝行。人道未了,仙道难全。人仙合道,参而行之,圣凡同肩。谁无父母受形受气?” 人仙合道,参而行之,圣凡同肩(资料图) “况夫孝者,德之基也,天之心也,地之程也,人之本也;立德之基,体天之心,全地之程,固人之本。人道如是,仙道亦何尝不如是?如是则可以为人,即可以为仙。不如是则不能成人,又焉能成仙?以是求道,何道不得?以是修道,何道不成?” 紧接着后面还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不出家的人,报养父母也是修道成仙的方法之一。仙不远人,人自远之。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个姓杨的人,姑且称之为杨某。他为人爱好道术。杨某他家虽然很贫困,但是他竭尽全力奉养双亲,不辞辛苦,并且甘之如殆。一天呢,杨某听说蜀中有个叫无际大士的人,已经仙道修炼的大成了。 乌鸦尚有反哺之心(资料图) 杨某听闻后心痒难耐,于是就拜别双亲,亲自前往蜀中访求参见。在半路上,碰到一个僧人,僧人问杨某去哪,杨某就老实回答说去见无际大士。僧人却说:“你见无际大士还不如直接去见神仙呢!” 杨某就诚心下气地问:“神仙在哪能见啊?”僧人说:“你呢,先回家去,一路上遇到穿某个颜色衣服的人,那个人就是神仙。” 这话可把杨某高兴坏了,于是他就马不停蹄地往回赶。但一路上,都没有遇到僧人所说的穿那个颜色衣服的人。等到了半夜,他才走到了家门口。杨某大声叩门,他的父母在里面听到他的声音非常惊喜,赶紧披着大衣,把鞋子都穿反了,赶紧出来迎接。 对儿女而言,父母才是最值得尊敬的神仙(资料图) 结果杨某仔细一看,他父母穿的衣服就是僧人所说的那个颜色。这时杨某才恍然大悟,原来对儿女而言,父母才是最值得尊敬的神仙,根本不需要远慕他人。于是之后杨某在奉行孝道上做的更用心了。 后来等到了杨某九十岁那年,他们家合家飞升。这是为什么呢?刘一明祖师解释说,这是因为:“盖一念之孝,神自知之;一事之孝,神自敬之。孝子之家,孝云常绕,吉神远照。不孝之家,凶鬼在堂,戾气冲天,可不惧哉!” 道教《太上玄门日诵早晚课经》回向文中有一段:“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无上道。四恩三有均利益,十州三岛任逍遥。”而什么是道教的四恩呢?这四恩指的是:“天地君亲师。” 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无上道(资料图) 其中“亲”指的便是自己的父母和亲朋。父母的养育之恩重如山啊!经文后面讲:“怀胎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怜我父母,日渐衰朽。” 道教全真教的大赞里也说:“酬天地盖载恩,蒙日月照临身形,皇王水土万万春,报父母养育深恩。四重深恩实难报,登宝殿奉演仙经。焚香礼拜谢圣恩,求忏悔罪灭福生。” 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希望以及未来的可能性。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对于出家的修行人而言,只有真修、实修得道成仙,使我们的历世父母均获超度,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报答及尽孝。 玉炉百和发虔心,信香一炷,氤氲缭绕(资料图) 接下来,我以元代无名氏的一首词《水龙吟》作为结束语: 玉炉百和发虔心,信香一炷,氤氲缭绕。来往盘旋,结成华盖。报天地恩覆载。报日月照临之德。报国王水土,丰荣快乐,报父母恩怜爱。上谢祖师圣教,丹阳师父传派。红尘普度,全真大教,丘王长在。太古居宁海。共三人暗合法界。愿皇王万岁,千秋臣宰。请门人拜。 最后,祝愿各位同修大道与兴,四恩俱报,与道合真,慈悲,慈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