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诚 唐代有位大诗人,他以小学课本中的一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让每位学子熟知。他就是有“诗魔”之称的白居易。 江州司马青衫湿(资料图) 作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写下了三千多首脍炙人口的诗歌,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其诗歌中有一首是关于道家老子的,反映出他对老子和《道德经》的看法。 白居易在《读老子》中写到:“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这是讽刺老子自相矛盾。 因为《道德经》中第五十六章有一句话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白居易有此问,老子本人为何留下这五千多字的经文呢?老子自己是知者吗? 白居易画像(资料图) 白居易的看法正确吗?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因为道无法以具体的形象展示给世人,又很难用语言文字描述,所以即使是圣人,也无法像拿出一个具体的东西一样,拿出道来给众人看。 众人能看到的,要么是道的作用,要么是事物本身,而不是道。所以许多先哲都主张不立文字,如道家老子、禅宗慧能等等。 老子西出函谷关(资料图)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不立文字”和“不用文字”是两回事。“立”是执着,“立文字”就是执着于文字。让你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月亮,你不去看月亮,却死死地盯着手指头不放,这就是执着于文字。 分析这首诗,实际上白居易没有看懂老子的思想,就是执着在了文字上,盯着老子指月的手指不放,而没有领悟老子的本意。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真正懂得道的人明白很难言表,很难精确地用语言文字来描述道,所以不夸夸其谈。那些夸夸其谈之人不是错的,就是不懂道的。 望月手指,渡海筏舟(资料图) 在这里,老子自己承认,他写的《道德经》也未必能那么准确地描述道,只不过是试着大概描述,勉强为之。他在《道德经》里也有说明。况且,也不是他自己要留下这五千言,是别人不让他走,不准过关卡,所以才写下此书。 而非要勉强老子留下这本《道德经》的,正是尹喜,也就是关尹子。他是先秦天下十豪之一,属于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流派,曾担任过周朝大夫、大将军、函谷关令。 道家始祖老子,看到周朝将衰,便归隐而去,骑青牛出函谷关。此时是公元前485年,算起来老子大约已经86岁了,但他还是精神矍铄、沉静如水。 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资料图) 函谷关的守关关令尹喜慧眼识英雄,知道他是当今世上具有大智大慧的圣哲,所以见到老子后欣喜不已。同时,他也担心其归隐后宝贵的思想从此被湮没,所以不肯放行,请老子在归隐之前为其写书。 《史记》记载“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留下五千余言,尹喜记录并整理成书,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巨著《道德经》由此问世。 对尹喜的行为,我们不但不会责怪他,反而会感谢他。如果不是他对老子的勉强,就不会留下《道德经》这个中华文化的宝藏、虽然“圣人竟不能出道以示人”,老子本人也认为是勉强为之,但是《道德经》终究给了后人一个“指月之指”。 《关尹子》书影(资料图) 更何况,尹喜本人还留下《关尹子》这本音韵丰厚的道家著作,所以说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他是功不可没的。 老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将《老子》中“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一句挂于墙上。德国哲学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不知道诗魔白居易在真正明白了老子的思想后,是否会重新为他写一首诗呢?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道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