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其它文化 >

蒙曼谈亲子阅读:家庭是美育德育最好的基地

http://www.newdu.com 2018-05-31 凤凰网国学 蒙曼 参加讨论

    编者按:六一儿童节到来了,在这个属于小朋友们的节日里,我们特意为大朋友、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篇中国诗词大会评委蒙曼老师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在全国妇联谈亲子阅读和自己童年阅读经历的演讲,分享给大家。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爱,而让小朋友们喜欢上阅读,家长们更是不可缺席。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机会在这样一个场合跟大家讲读书的事情,今天是什么样特殊的日子呢?世界读书日,全世界都为我们论证了一句话,春天正是读书天。过去我们逃学的孩子喜欢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等。不对,今天全世界要论证这句话,春天正是读书天,这是一个好日子。
    接着进入我的话题,既然是亲子阅读,我就想用这句话,“课子课孙先课己”,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这句话从哪儿来的?其实后面还有半句,“成仙成佛且成人”,这是清朝的一幅对联,清朝有一个书画家陈洪绶写的一副对联,跟亲子阅读的主题正相吻合。上联“课子课孙先课己”是什么意思?教孩子读书,教孙子读书,莫若自己先去读书,下联是“成仙成佛且成人”是什么意思,想到成仙,想要成佛,想入非非,想得美了,都可以,但是在这之前先得学会怎么好好做人。
    我觉得这两句跟我们亲子阅读的主题是最最吻合的,吻合在哪儿,先说“课子课孙先课己”,这是讲亲子阅读的阅读主体,我们提倡阅读,提倡亲子阅读,这个主体究竟落在哪儿,阅读的人到底是谁。其实谁都知道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也是民族的希望,所以我们特别容易把这个阅读的主体落到孩子这儿,你跟我说,今天到底读了没有,读了多少,我检查检查你背下来没有,这是很多家庭的做法。但是陈洪绶说得非常好,课子课孙先课己,您问孩子今天读书了没有,你敢不敢问问自己,今天我读书了没有。你问孩子,这个书这么好,你背下来没有,你敢不敢问问自己,这个书这么好,我到底明白了多少,记住了多少,咱们记忆力不能跟小孩比了,但是理解力一定比小朋友高一些,敢不敢这样问一下自己。
    其实这是中国特别讲究的一个事情,就是父母跟孩子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讲父慈子孝,这是一个道德关系,家长要慈祥,慈爱,孩子要孝顺。但是父母跟孩子之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关系,父母是榜样,孩子是有样学样的这样一个正在塑造中的人。我们讲很多事情,中国人都讲要从家长做起,中国人讲仁义礼智信,信从哪儿做起,当然也要从家长做起,咱们小朋友里面都知道孟母和孟子之间因为一块肉产生的信用故事,买肉啖子,买猪肉给儿子吃,什么事情呢,孟子是一个大儒,雅圣,孟母是四大贤母之一。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看见他们东边邻居家正在杀猪,孟子问他妈妈,邻居杀猪干什么?孟母说了,杀猪给你吃啊。孟子很高兴,可是他妈转念一想,我这不是诓孩子吗,人家邻居杀猪首先要自己吃,然后要卖钱,可是我跟我儿子说,邻居杀猪要给他吃,过一会儿儿子嚷嚷要吃肉的时候,岂不是我要骗他。我一生希望我孩子成长为一个讲信用的人,我自己怎么能骗他呢,怎么办?孟母不是一个有钱的妈妈,但是她仍然拿出了微薄的那点积蓄,到邻居家给孟子买了一块肉,回来证明自己说的话是讲信用的,邻居家杀猪,果然你吃到肉了。
    其实你说这个道理和读书是不是一样的?讲信用这个方面,家长要做出榜样,读书仍然是要做出榜样,您做出榜样了,家庭纠形成一个爱读书的氛围了,有这个氛围,孩子才能沉下去,这是第一回事,课子课孙先课己。
    第二句,成仙成佛且成人,这是讲什么?刚才我讲课子课孙讲的是阅读的主体,成仙成佛讲的是阅读的目的。中国人传统上也有不好的东西,比如说关于阅读,我们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呢?有时候我们容易把阅读功利化,可能小朋友也都知道这个事,宋真宗写过一篇劝学诗,当时的皇帝写了一首劝学诗,劝什么呢?那几句话可能大朋友知道的更清楚,“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大朋友都知道,书中有这个,有那个,书中都有好东西。而且我们给小朋友教的诗里面也都是挺功利的,比如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家都接上了,说明深入人心,但是这个事太功利了,你说读书就是为了成名成家吗,就是为了到最后能够得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吗,就是为了高人一等吗?如果读了书,最后没有成为高人一等的人怎么办,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大家会觉得读书的价值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陈洪绶说得非常好,读书到底为了什么,读书不是为了这些事情,不是为了一定要做人上人,读书就是为了做人,成仙也罢,成佛也罢,都得从成人开始,什么样的人叫成人?怎样叫成人?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我们过去有一个说法,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人和动物,和鸟和兽的区别是不是能说话,能说会道?不是,是不是能认字?也不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什么?明理,读书明理,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明理,一旦人明白事理了,那就成人了,明白什么事理?很多事理,比如说刚才宋主席讲的,我们读书不是为了哪一个小朋友,也不是为了哪一个家庭,我们是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本身就是一个道理。但是话又说回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么一个宏大的神圣的责任,确确实实要落实到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本身就是循环往复的道理,就跟我们讲大河涨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是一样的,这是一个循环的道理。
    很多人说我不同意,小河没水了,大河难道有水吗?对呀,一个人要是不成长,国家能成长吗?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这条大河都干枯了,黄河都干了,你说之前的小清河也好,渭河也好,想要从外界补充一些水量的时候,还有依托吗?也就没有依托了,所以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事情,这个就是理。
    读书除了明理之外,读书还能干什么?读书还能让人增加情智,如果你要是不读书,你看见外面花开了,开就开呗,没看见。你读书,看见外面花开了,你首先能想到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你能想到跟花有关的诗,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就是能想到的一句诗,有一片花落了,你没读过书,你的心智未开,比较混沌,没有读过书的时候,一片花落了是什么?落了呗。读过书了,能想到什么跟花有关的,落下去的,有些人说“花落知多少”,还有“一片飞花减却春”,花只要飘走一片,春天就减少了一点点,就像小朋友,有一个小朋友没有读书,书香飘万家的计划其实就损失了一点点一样,这是一种心情,如果没有教育的话,你的道理可能懂得少,你的心情被激活的能力也会小一些。这是我们说的第二件事,成仙成佛且成人,读书有助于成人,成为一个知情达理的人。
    因为这个事情还引发一个话题,我们倡导大家读书,到底读什么书,而且那么多书摆在那儿,今天一推荐书单,都有二百多种,怎么个读法,先说读什么,我碰到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着急,跟着孩子读课文,孩子的课文他先读,读得很通,小孩读一年级的时候,家长把二年级的课文都预习了一遍,三年级,四年级,要读的书还越来越多。还有一个,家长愿意陪孩子上辅导班,辅导班出的教材,钢琴一级,钢琴二级,钢琴三级,家长都先在家里演练一遍,这个对不对?读书读什么书,我觉得这是不大好的选择。因为今天的社会已经不是古代社会了,今天是当代社会,古代教育的社会统统是在家庭完成的,学什么都得跟家里学。
    现代社会是什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实是有分工的,比如说课文,这是知识教育,那应该在哪儿读?在学校读,依托着老师去读就很好。社会教育,比如说很多教育其实是才艺教育,技能教育,比如说钢琴一级也罢,九级也罢,这是才艺教育,技能教育,跟着谁去读?跟着社会教育的老师去读就可以了。
    家庭教育教什么,跟孩子一块儿读什么书,我个人一点小小的意见,读审美,读道德,美和善是一个人成人的基础,一个人要是不知道美,能不能知道善?不知道,一个人要是不知道花是美的,他怎么能说把花摘下来踩在地上是不对的,没有美和丑的分别,就没有善和恶的分辨,美是善的基础,家庭恰恰是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最好的基地。因为我们家中就是教孩子成人,成人先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成一个道德上的人,看你站在那儿,不管你有多少知识,多少技能,大家先说这个人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可靠的人,家庭就要教这样的事情。
    教审美教育,道德教育,读什么书?推荐一下,审美教育,真要是亲子阅读,小朋友的话,我第一推荐读诗,为什么推荐读诗?诗里面有最符合的美。举一个例子,现在是春天,怎么描述春天?相信小朋友都知道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个美美在哪儿?先说颜色美不美,两个黄鹂鸣翠柳,黄的和绿的,这个颜色搭配是最娇艳颜色的搭配,要讲春天,还有比嫩黄和娇绿搭配在一起更娇艳的吗?没有,所以你看《红楼梦》里贾宝玉让莺儿打络子,莺儿说打什么颜色的,贾宝玉说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莺儿说葱绿配柳黄是我的最爱,贾宝玉说什么?说没错,这个搭配最娇艳。那好,一行白鹭上青天,白和青搭配是什么?最干净,大家想想,蓝天白云是不是最干净的一种色彩,春天是什么?春天就是干净之中有娇艳,所以这首先是颜色美。
    还有什么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什么你们能背下来?音节好,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是一个有节奏的感觉,所以中国人的平平仄仄交相辉映的搭配。
    那好,颜色美,音律美,还有什么美?意境美,两个黄鹂鸣翠柳,中国小朋友一听到翠柳,那感情不一样,“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一说到六条我们想到春天,一说到柳条我们还能想到什么?有些人想到《折杨柳》,还能想到什么?柳絮飞舞的样子,未若柳絮因风起,不信你去问美国的小朋友,你看到柳树想到什么?想不到什么,柳树就是柳树,对不对?这是中国创造的特有的审美意境,一看见柳,春天来了,情丝来了,而且春天又美丽,但是又有点伤感的那种迷蒙的情绪,意境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后面两句是什么,“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除了有颜色美,音韵美,还有意境美之外,还有什么美?道德美,价值观美,知道为什么吗?杜甫这首诗写在什么时候?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是一场大战争,这个战争把全国的交通都给截断了,所以那个时候如果船不过来的话,老百姓就知道战争还没有打完,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络还没有恢复。但是你看现在怎么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在哪儿?杜甫草堂在哪儿?成都,在四川,他看见从遥远的东吴来的经由万里而驶来的商船,客传过来了,意味着什么?战争结束了,交通恢复了,所以才有这样,像春天一样,蓬勃的情感。所以你看这是不是一个好诗,这还是一个爱国主义诗篇,不仅仅是一个讲春天的诗,讲诗人对国家有深刻的感情,这个感情也蕴含在诗里面,所以你看他是什么?颜色美、音韵美、意境美、价值美。
    所以如果给小朋友推荐审美的书,我真的愿意推荐诗。
    那好,我们讲家庭教审美,教道德,道德是什么样的书,最提供给人道德成长的能力。中国古代书分四类,经史子集,这当中哪一类书最可能提供道德指引呢?经书,儒家经典,“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就是儒家的经典,教我们很多很多的道德,其实中国古代有一个文人叫涨潮,涨潮有一本书《幽梦影》,这里面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读书的顺序,我觉得现在也不妨这样照着试试。他说读经应该在什么时候?冬天,为什么?冬天的心最静。读史应该在什么时候?夏天,夏天的天最长,中国的史书很多很多,天长才能读得过来。秋天应该读什么书?读子书,就是儒家经典之外其他各路了不起的人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思想往往跟儒家思想是有区别的,秋天是别一样的颜色,别一种风情,比如说春天,让人觉得特别开朗,特别明媚,秋天就别有一种伤感,同样是红的,春天花红柳绿,秋天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同样一种红,秋天有一种别样的风情,所以秋天读子,诸子就是别一样的思考。春天应该读什么,读集,诗集,文集应该在春天读,这个时候正是人生机勃发的时候,和诗,和文正相吻合。所以我想,家庭亲子阅读,也可以这样想一想,给孩子规划一些什么样的书单呢?什么时候适合读什么样的书呢?古人有一些见解,经历了好几千年,传到今天,有他的道理,这是一个话题,要读什么书。
    最后一个话题,怎么读?我们刚才说了,阅读的主体应该是谁?大人别把自己排除在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当官,不是发财,是要做人,我们说读什么书?我希望家庭能够读审美,读道德,让孩子在家庭之中有一种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一样的成长。最后一个话题,怎么读?我们家庭爸爸妈妈拿一本书,跟小孩子一块儿读,有人说这是做不到的呀,为什么?我家小朋友刚刚两岁,读绘本,我一看,真烦啊,两分钟翻过去了,你让我陪他读两个小时,真困难啊。妈妈基于亲情,这个耐心好像多一点,爸爸会觉得,尤其不明白这么一本书翻来覆去能看什么。
    我想到我的家庭当初是怎么做的,我爸爸妈妈,我是县城长大的孩子,我是春生于70年代县城长大的孩子,可能大朋友差不多理解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时候,反正中国图书市场还比较凋零,大家刚刚可以买到一些书,我们家不停的买书,买来买去,县里的新华书店一个店员,当时我印象中是一个老头,现在想想人家可能也就是50上下的中年人,很感兴趣,老是跟我父母去交流书。到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每次新华书店有了新的书单之后,他自己手抄一份,直接寄到我们家,让我父母勾书,他勾完了第二天也罢,第三天也罢,他有工夫的时候,下班再路过我们家,就给我们家送过来,然后聊几句再走,我觉得这是特别特别感人的事情,现在想想真感人。为什么呢?我父母是普通教师,没多少钱,拿这么点的薪水,花不少的钱来买书,很感动。
    还有一个,书店的店员多送一份书除了增加自己的负担之外,能得到什么?得不到什么,但是他愿意交一个读书的朋友,愿意给我们家送书,不得了,更感动,但是这个还不重要,重要的是后来我想到的事情,现在回想一下,我爸爸跟我一块儿读书的时候,有一件事我印象最深,还真不是书店的店员送书,是我自己主动到书店去,让我挑书,我挑什么呢?我小时候挺喜欢诗的,当时有一本书,《清诗选》,手指头这么厚,我就要买,我爸爸就让我买了,给我钱,我交钱。出来之后,走在街上,我爸爸说了一句,“诗必盛唐”,你要读清诗不是不好,但不是最好,我记住了,“诗必盛唐,文必秦汉”,不是我爸爸发明的观点,明朝人就这么说,但是我爸爸把他教给我了,我就记住了,诗是盛唐的好。然后再比较一下清朝诗和盛唐诗,后来我自己看,确实盛唐诗好,盛唐诗有元气,盛唐诗感情丰厚,盛唐诗能够打的这个社会的面广,清朝诗要收一些,往回缩一些。
    我就从这件事得到指引了,这件事是什么事呢?我觉得这是一个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方法,叫领跑,你领着孩子跑一段路,你知道的更多一些,前几年我做一个,也是知识类的节目,有一位母女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这个小姑娘读《论语》,我们问她考不倒,无论说什么,小姑娘都能够答上来,七八岁,我们就很感慨,我们就问妈妈,您怎么教的,妈妈说我跟她一块儿读《论语》,她读注音版,我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我说这个妈妈伟大,孩子也读《论语》,她也读《论语》,她比孩子进一步,孩子读最简单的注音版的,但是孩子一定会遇到问题,与此同时妈妈在读《论语译注》,中国《论语》解释的权威版本,妈妈一定能告诉她道理,这就是领跑。孩子小的时候,亲子阅读,领跑很重要。
    再讲一个方法,还是怎么读,还是从我们家里讲起,我们家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大方向上来讲,我跟我爸爸更像一些,我妈妈是一个英语教师,她特别敬业,因为敬业,她愿意找很多的英文读物来读,就是80年代能够找到的英文读物,包括后来的新概念英语的第一至多少册,我自己都忘记了,反正她喜欢读英文读物,我其实语言能力不强,我不太喜欢读英文读物。但是每天晚上我看到我妈妈在读一些英文读物,读一些简写本的英文的小说,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她没有那么高的水准,但是她读那种简写本的《简爱》,她从这个角度读,我跟她读不到一块儿,但是我感受到什么?精神的陪伴。老太太,当时还不是老太太,年轻的妈妈也在读书,我也在读书,这是精神上的一种相互的激励。我觉得这叫什么呢?叫陪跑,孩子稍稍长大一点,您再领跑,说实在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时候,处处冲在孩子前面,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只要您在阅读,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领跑也罢,陪跑也罢,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家庭成员承担起来,就能够得到一种最好的阅读方面的成长。
    我说了四个小的话题,第一个,阅读的主体是谁,第二个,阅读的目的是什么,第三个,读什么,家庭教育有家庭教育的侧重,第四个,怎么读,我希望能够有领跑,有陪跑,共同缔造一个全家一起读书的氛围。
    最后我要说什么?最后我要说,现在特别流行的一句话,叫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大朋友频频点头,这是一个鸡汤体的说法,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点错都没有。但是想想看,在孩子成长阶段,家长不陪孩子做的事情有多少?也没多少,您陪着孩子跑,很快就跑不动了,陪着孩子去看电影,根本看不到一块儿去,陪着孩子去旅游,一旦孩子上了中学,他有自己的朋友圈了,他可能就不太希望跟家长在一起了。能够亲人之间始终陪伴在一起做的事情是什么?阅读一定可以,而且阅读是什么?只要你做了,一起做,就能够一起成长的事情,又能又好,所以这是一个最正面的事情,真的值得推广。读书真的有乐趣,这个乐趣在哪里呢?大家看到没有,这是一块红的舞台,是一个地毯,假设这是一个房间,假设我现在身处一个房间,看到没有,红的前面是什么?是绿的植物,你设想一下,假设我这儿不是一个舞台,是一个房间,假设我推开窗子看到一些绿色的草,绿色的植物,然后再跟读书联系在一起,能想到一句诗吗?“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什么意思?读书的乐是生机勃勃,绿满窗前,窗前长满了春草,没人去除它,春草就更行更远,一直可以生生不息的走下去,就像我们这颗爱读书的心,今天读一遍,明天读一遍,乐趣永远在那里,而且会生生不息的走下去,“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谢谢!
    
    推荐阅读:《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入选江苏省2018年年度好书。全国妇联亲子阅读主题推荐书目首位推荐作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