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话说全真教在东北之初传

http://www.newdu.com 2018-06-11 腾讯道学 行苇 参加讨论

    文/行苇
    俗语说:不忘前事,后事之师。意即从前之事,能够为以后提供经验、参考等。在宗教中尤其如此,前辈大德的行止,即是后来者的修行活生生的榜样。
    
    东北道教名山——铁刹山(资料图)
    然而不少祖师大德的事迹,由于年代久远,渐渐不为今人所熟知,或者仅存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乃至有不少说法甚至来自小说家言,不堪为听,也无以为修行取法,这是十分可叹的。
    提及东北道教,如今耳熟能详的事迹是郭守真祖师曾在铁刹山苦志修行,道脉广传,但郭祖之前道教也曾在东北兴盛多时,这却是今人较少了知的。
    据史料可知的是,在汉唐时期统治着东北部分地区的高句丽政权,因其隶属于中原王朝,受到内地影响,有不少人信奉道教。
    唐高祖听闻此事,曾于武德七年派遣道士送天尊像到彼,并宣讲《道德经》。次年高句丽荣留王就派使者入唐“求学佛老”。贞观年间,高句丽宝藏王又向大唐请受道教,太宗遂派遣道士叔达等八人携《道德经》前往布教。
    
    自少时慕道,见道士则喜(资料图)
    此后东北地区道教一直存有流布,如渤海国有道士名李光玄,著有丹经留世。
    辽代的各京都也都建有道观,甚至皇族也不乏奉道者。史载,景宗之子耶律隆裕“自少时慕道,见道士则喜”。又如1025年,辽主耶律隆绪加封道士冯若谷为太子中允。
    金代奉道更甚,帝后曾多次临幸天长观,并选拔高道住持,修撰《玄都宝藏》等。太一道、真大道的祖师大德也曾经活跃于金朝统治地区,但促进东北道教大繁荣的,则是全真道。
    虽然重阳祖师未曾到东北行化,但全真教门树立不久,就流入了东北地区,且在金元时期都十分兴旺。许多祖师大德曾在东北地区苦志修真,传经布道,度化有情。
    最早到东北地区传道的,当为广宁郝宗师。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编》所载,郝祖曾云游辽宁一带传道:“后至咸平,与高士王绘贤佐游,贤佐相从亦常十数人······”,宗师的道行碑也记载了此事。
    
    传经布道,度化有情(资料图)
    元好问则曾为这位王贤佐写过传记,证明咸平实有此人。咸平,即是今辽宁开原县一带。不过相关资料虽提到郝祖受当地人敬服,却没有提到建立宫观度化弟子之事。
    为全真道在东北传播立下坚实根基的,是丹阳马祖的门人郎然子刘真一。此位刘尊师为登州人,世代业儒奉道,自幼读书甚勤,曾中解元,后入道为丹阳马祖门人。
    祖师临化前告以缘在北方,遂北行至平、滦、抚宁等地,即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度门众数千余辈,创宫观大小仅三百区。北方道风洪畅,先生阐扬之力居多”。后于泰和丙寅岁(1206)羽化。
    刘师在河北辽宁一代传教达二十余年,收徒数千人,建立宫观数百处,这一业绩并不逊色于同时期其他地区全真道的发展规模(参见《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北方道风洪畅(资料图)
    稍晚于刘师,其同门真光子于通清奉长春宗师之命,也北来传道。于师为河东人,自幼奉道,后随一云游道者同入关中礼丹阳为师,曾久居终南山祖庭修炼。
    尊师云游至北京路大定府,“环居三载,其神光屡见,僚庶敦请出环。参玄问道者不可胜记,莫不虚往而实归。厥后道缘日兴,度门弟子逾千人”(见《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
    尊师在北京路(今内蒙古宁城县)建立了华阳观,门人中有著名的卢柔和尊师,后来曾任全真掌教大宗师的淳和真人王志坦即其高足。尊师的弘道成绩得到了向上师真的认可。
    大安元年(1209),玉阳宗师来到北京,即居于华阳观,并“挈先生至燕都,保赐紫衣师号”。后师为长春宗师召回栖霞,但其门人弟子依旧在东北一带四处弘道。前述卢尊师即继任华阳观主持,并担任北京路道录之职,华阳观也升号为华阳宫。
    
    莫不虚往而实归(资料图)
    在郝、刘、于三位尊师弘道于东北之后,玉阳宗师也先后多次到达该地区传教。如前述大安元年,宗师受参政孛术鲁之请,至华阳观祈雨。地方官员从外地邀请全真宗师前来建立道场法事。这一事件充分说明全真道在当地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以至于朝堂上已为之倾倒。
    次年,玉阳继续在河北东北交界地区游化,所到之处,大显灵异,引得沿途官民顶礼膜拜。当地高官参政孛术鲁、按察副使乌林答等都相继皈依。另外还有昌黎县某县蔚大施钱财修建高真观,并化导城中数百家奉道。
    不过,这一时期全真道主要流布于辽西地区。此后,清和尹尊师、洞真于尊师、谷神张尊师、淳和王尊师、云峰康尊师等进一步推动了全真道在东北的弘传。
    1233年夏,年过六旬的掌教清和尹公尊师,应北京运使侯进道的启请,前往东北地区游化传道近一年之久。期间尊师巡视了不少东北地区的宫观,史料有记载的即有十多处。
    
    古人成败,世之善恶之事,道无不存(资料图)
    每到一处,尊师不顾年迈劳顿,必与弟子道众讲说经教义理、勉励修持。此行的教导由门人段志坚等记录为《清和真人北游语录》,而尊师《葆光集》中也存有不少此行的教诫诗词及相关记录。
    其中有云:“众集夜坐。师曰:自今秋凉,夜渐长,不可早寝,莫待招呼,即来会话。不必句句谈玄是道,至于古人成败,世之善恶之事,道无不存。凡称人善,己慕之,称人之不善,己恶之。慕善恶恶之念既存于心,必自有心去取者。”
    “行之有力,则至于全善之地,言之有益,兼听者足以戒,亦有所益。若存心悠悠,不择人之善否,凡己之所行,亦必不择,因循苟且,流入恶境,终不自省。谈成败善恶,虽未尽学者之道,犹有所益,不贤于饱食终日纵心者哉。”
    有学者据此推论,清和等宗师在当时教内创立了“夜坐”讲习之制,用于谈论经教、开示后学、答疑解惑,以促进道众的文化水平、精神觉悟与修真正念等。
    
    终南祖庭重阳宫(资料图)
    由于清和宗师的巨大德望,此次北游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乃至奸盗之徒,无不望尘罗拜,在弘道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数年之后,北京留守乌德亨又建全真观,亲备车驾,迎请洞真真人于善庆北行弘法。尊师与丹阳宗师同乡里,宗师东归后,举家入道,先后亲近丹阳、长春、长真、玉阳、灵阳李公、崔羊头等祖师大德,为当时三教异人之冠。
    尊师北行之日,燕京道众与士绅云集,“相与开宾馆,设祖席,作歌诗饯送,以宠其志”。年余后,尊师移驾入关,提点修复终南祖庭重阳宫。
    当地官员又迎请谷神子张志素尊师北行弘法。尊师为长春宗师门人,曾随侍宗师左右四十年之久,“既而应北诸侯之聘,演教白霫,门徒琳宇灿然,改一方之观”。可见尊师在当地弘道之功绩。
    
    作歌诗饯送,以宠其志(资料图)
    而后来继任掌教的淳和王志坦尊师,其早年一直在东北地区修道弘教。尊师年及弱冠,即礼丹阳门下法孙卢柔和尊师为师入道,卢尊师平素锤炼徒众极为严厉,多有不堪忍受者,而王尊师却毕恭毕敬,久而不懈,遂得乃师认可。
    后又“行化兴中、义、锦间,日丐一事,虽蚊蚋嘬败,亦不屑弃······径入金坡坐而炼化,穷深抵幽,木茹涧饮,人莫见其面。”其所活动的兴中、义、锦即今天辽宁朝阳、义县、锦州。尊师这种长达十余年的苦行对民众起到了巨大的感化作用,“无贤不肖皆曰:金坡王先生,有道之士也”(见其道行碑所记)。
    另一位对东北全真道发展有重要贡献的高真是云峰真人康泰真尊师,尊师为今辽宁喀左县人,二十多岁时遇异人指点而弃家入道,“于长寿山悬壁之半石窟之中,下志修真”数年之久,后又居环堵静修六年,遂得了道。
    此后随缘应世,“教化劝诱,接物利生,千百方便,无不周矣。其道价籍甚,闻于四方。四方之人,踏门受教者,无虑亦不啻千数。”当地官民纷纷皈依,其名震天下,朝廷特下旨赐“含真体道至德真人”之号。
    
    教化劝诱,接物利生(资料图)
    尊师却不喜虚名,朴素自守。其羽化后,“恸哭者数千众,声振山谷”,在其道行碑上尚能见到来自东北各地的官员、士绅、平民组成的信众名录,可知云峰尊师道望之高及当时全真道在民众中影响之巨。(道行碑参见《金元全真道石刻新编》)
    除以上诸位大德祖师外,其门人弟子中也有许多道高德重之士,他们继承祖师苦志修真、济世利人的家风,使得全真道在金元时期遍布于东北大地,终金元之世而不衰。
    相关记载在道藏文献及地方史料中所在多有,值得后辈学人重视。
    前辈高真曾亲近祖师大德,尤恐天长时久,其德风沉沦不为后人所知,遂常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寻请名家撰写道行碑铭传记等,希望其嘉言懿行能为千秋万代所了知、仰慕、继踵。
    
    不喜虚名,朴素自守(资料图)
    然而时移世易,玄纲不振。后来人如今再见这些文字记述的过往之伟岸、辉煌,心中不免五味杂陈。愿玄风永振,道化兴行。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行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