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洋 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镜与道有着不解之缘。古代道门多有铸镜之举。道士所造之镜,其形状往往与普通圆镜不同,或为钟形,或为仙桃状,有的还以符箓为装饰,总之都极富道教色彩,算得上是“道教之镜”。有些铜镜装饰以仙人楼阁图,也可归入此类。还有一部分铜镜铸有八卦、四灵、十二生肖等,是道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产物,或可称之为“道俗之镜”。此外,另有一类镜子反映道家思想,正是本文的主角——“道家之镜”。 天津博物馆藏唐代“弈棋人物故事”铜镜(摄影/赵洋) 天津博物馆藏有一枚唐代的“弈棋人物故事”铜镜,工艺特殊、内涵丰富。值得一提的是,镜子背面的图案并非铸造而成,而是以“减地平雕法”先在镜上划出纹饰的大致区域,剔除区域之外的部分,最后在区域内阴刻出人物表情、山水景观等细节,铜镜纹饰就此诞生。这一类镜子因制造工艺独特,其视觉效果也与众不同,看起来凹凸有致、生动传神,如同绘画一般。 “弈棋人物”是晚唐铜镜中的常见主题。天博馆藏的这面铜镜,镜形为圆形,镜钮为常见的半球形,钮座为一圈莲瓣纹。纹饰不分内、中、外区域,而以作画的思维统一构图,比较少见。镜背图案设计得饱满而繁复,气势凝一:上部雕琢彩云仙鹤,是道教理想中的仙境;中部左侧刻“黄帝问道广成子”之事,右侧有老子青牛图及静心听溪图;下部为商山四皓弈棋图。 彩云仙鹤自回还 铜镜上部描绘了朵朵祥云中两只对望的仙鹤。 铜镜细节:彩云仙鹤(摄影/赵洋) 鹤,是道教艺术里重要的意象。全真大师丘处机曾说“三界十方功德备,彩云仙鹤自回还”。这缘起于丘处机斋醮时一群白鹤的不期而至,用到这里也十分恰当——“弈棋镜”中的两只仙鹤在彩云缭绕中翩翩起舞,呈对望之态。这种动中有静的美学处理也体现了道家“载营魄抱一”的内修旨趣。 必静必清 弈棋镜中部左侧錾刻“黄帝问道广成子”图。广成子宽袍大袖,在山洞里盘膝而坐,虚静自守。黄帝亦着礼服,在山洞之外肃穆而立,身后一侍者为其张罗伞盖。 铜镜细节:黄帝问道广成子(摄影/赵洋) 这段典故出自《庄子·在宥》,《神仙传》等亦有记载,反映了道家“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主张。黄帝初见广成子,不问修身,而问治国之道,这一舍本逐末的行为遭到了广成子的呵斥。经过几个月的反思和沉淀,黄帝再次来到广成子面前,询问修身之道,这才得到了广成子的赞叹和传授。 广成子所授的“至道”心法对人们的修养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 窈冥之意,是说大道微不可见、深不可测,昏默是深静之意。广成子提醒人们,要减少虚妄的分别之心,心神清静,精气神也自然会饱满。在道家看来,外务之本在于修身,修身之本在于清静。老子曰: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青牛图与听溪图 铜镜右侧雕刻有老子青牛图和听溪图。右侧上部,一老者潇洒伫立,牵一老牛,牛亦回首与老者对望。凝一之势在局部构图中再次体现,这就是老子青牛图。 铜镜细节:老子青牛图及听溪图(摄影/赵洋) 青牛身旁,流出一条小溪,曲折绵延。一人头戴冠冕,身着广袖,跪坐于地,正在侧耳静听溪水之声。这幅画面表象上虽无相凝之处,然而静静观赏,自觉神凝,正是此图的妙处。 商山四皓弈棋图 铜镜最下方为商山四皓弈棋图。在花草环绕的山间设一棋盘,四位老人环坐于棋盘周围,谈笑风生。 铜镜细节:商山四皓弈棋图(摄影/赵洋) 商山四皓是指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甪里先生周术和绮里季吴实等四位耄耋宿德。此四人原是秦博士,因躲避焚书坑儒而逃上商山遁世隐居。刘邦统一天下后,多次邀请而不出山。晚年的刘邦曾想废掉太子,经张良周旋,请来四皓,打消了刘邦之意。之后四人不慕名利,重归商山,直至老死。 宋人王禹偁认为四皓的睿智和无私是千古美谈,他说: 先生避秦,知亡也;安刘,知存也;应孝惠王之聘,知进也;拒高祖之命,知退也。四者俱备,而正在其中矣。先生危则助之,安则去之。其来也,致公于万民;其往也,无私乎一身。此所谓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千古四贤而已! 此外,李白、吴筠等人也都有诗作颂扬四皓。 淡泊名利(资料图) 总的来说,人们之所以敬佩四皓,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因为其淡泊名利,功成身退;其二是在关键时刻帮助了仁厚的刘盈,稳定了时局和社会,有功于百姓,具有一种“济世”精神。四皓虽是儒生,但他们身上的品德与黄老之道的价值观比较相符,因此也出现在镜中。又因四皓之事主要集中于德行的层面,未涉及形而上的宇宙大道,故而较广成子和老子为低,故置于画面的下方。 见微知著,“弈棋人物故事”铜镜虽是小物件,却反映了古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取向,这都与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息息相关。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赵洋,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