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讲坛 >

从细节来阅读故宫历史——周乾研究馆员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http://www.newdu.com 2018-06-25 国学网 周乾 参加讨论

    演讲人:周乾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时间:2018年5月
    
    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前广场。新华社记者 才扬摄
    
    图1 石别拉 资料照片
    
    图2 午门北金水桥上的望柱头,这是实心的 资料照片
    
    图3 石别拉使用示意图 资料照片
    
    图4 故宫熙和门以东石别拉 资料照片
    
    图5 太和殿基座 资料照片
    
    图6 三台近照 资料照片
    
    图7 乾清门广场值房台基无须弥座做法 资料照片
    
    图8 坤宁宫高台基无须弥座做法 资料照片
    
    图9 故宫中设置的铜缸,上有椒图兽面,缸体下部为生火台 资料照片
    
    周乾 1975年生,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主要从事馆藏文物防震保护及文物建筑科学保护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10余项,承担并完成古建筑安全评估30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专著有《故宫古建筑的结构艺术》等。
    故宫旧称为紫禁城,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由外朝、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为两翼,是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外朝的后面是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以及东、西六宫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我今天讲的题目与故宫的建筑和陈设有关,应该说故宫本身就是我国明清两代众多历史事件的见证,大家也都很了解。我在这里向各位介绍的,实际更多是一些比较细节的东西,尤其是故宫的一些保存至今的室外陈设,可能平时不太受人关注,但是它们同样见证了历史。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这些细节,阅读历史。
    不引人注目的古代警报系统
    紫禁城在古代设有安全警报系统,这类传递警报的信号有多种。比如,白塔信炮报警。信炮修建在紫禁城西北侧的白塔山上,只要接到紫禁城内出现危险的放炮令牌,炮手便会立即冲着天空开炮。驻扎在京城的卫士门听到炮响声后,就会迅速集合,各就各位。又如,紫禁城设有腰牌与合符,上面刻有允许进入紫禁城的人员身份信息。紫禁城四个大门的守卫人员会及时检查。
    但是如果有人越过了这些外围防御系统,侵入了故宫里面,那么古代人士如何快送把警报传递给故宫内外的警卫人员呢?这就是我们重点要说的,紫禁城内一种特殊的警报装置——石别拉,或称石海哨(图1)。
    石别拉是一种快速的报警装置,能够迅速把危险信息传递到故宫各处。部分石别拉存留至今,只不过如今不太引人注目。
    这种石别拉,材料比较简单,实际是利用了故宫大量使用的栏板的望柱头改造而成的,而且它只使用一种莲瓣形状的望柱头。望柱也称栏杆柱,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桥梁栏板和栏板之间的短柱,其材料可为木造和石造。紫禁城的望柱一般为汉白玉石材制作。望柱分柱身和柱头两部分,有的望柱头是莲花瓣形状,上面有二十四道纹路,象征二十四节气,因此又成为“二十四气望柱头”(图2)。
    普通的莲瓣望柱头,本质上就是一块瓷实的石头,但是拿去加工成用于警报的石别拉的时候,就把莲瓣望柱头里面给挖空了,就像一个空心葫芦。那么,这种石头的空心“葫芦”,怎么就能成为报警器了呢?当时的人们,一旦发现故宫内有侵入者,就会使用一个3寸(约10厘米)长的牛角状喇叭,插入石别拉的洞内,使劲吹喇叭,喇叭发出的声音,会通过石别拉的放大,飞快传遍四周。(图3)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同时跟故宫室外一般陈设非常接近的石头产品,构成了故宫紫禁城内的警报网络。
    据史料记载,清朝顺治年间,侍卫府奉命在外朝、内廷各门安设“石别拉”,分内、外、前三围,需要报警时,侍卫将三寸长的“小铜角”(一种牛角状的喇叭)插入石孔内,三围的“石别拉”就先后被吹响。每当遇到外敌入侵、战事警报或是火灾,守兵便用牛角吹石别拉上的小孔,石别拉便会发出“呜、呜”的类似螺声的警报声,浑厚嘹亮的声音传遍整个紫禁城。
    在故宫里,很多地方都有石别拉。朋友们去故宫参观的时候,只要稍加注意,细心观察莲瓣形望柱头,若里面是空心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石别拉了。
    那么,紫禁城哪些地方设置有石别拉呢?根据我们的统计,太和门广场、乾清门区域、坤宁门区域、东华门区域、西华门区域(图4)。一言以蔽之,这种石别拉几乎覆盖了整个紫禁城。
    需要说明一点,由于历经数百年沧桑,目前故宫内,很多石别拉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洞口可能被各种杂物堵上了,或者在修缮过程中被新的石材替换了。
    最后,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古代紫禁城内的警报系统的传递路线,并对其警报效能进行简单的评估:
    我们假设,有外敌从故宫的午门入侵。
    第一步:午门阙亭的守卫会敲响阙亭里面设置的警钟。钟声会传至太和门广场。
    第二步:太和门广场的守卫听到警钟,就会吹响石别拉。设置在不同区域的石别拉,会把报警的声音次第传至东华门、西华门、三大殿、乾清门等重要区域。
    第三步:乾清门的警卫听到警报声,继续吹响石别拉。报警音传至景运门、隆宗门、坤宁门等处。
    第四步:坤宁门的警卫听到警报声,继续吹响石别拉。报警音传至神武门。
    根据估算,完成以上四步,需要时间不超过1分钟。也就是说,如果发现午门有入侵者,那么在1分钟内,紫禁城所有位置的守卫都能听到警报声。
    紫禁城的石别拉,巧妙地利用了紫禁城各个庭院内的栏板望柱头作为警报装置,兼有欣赏和实用的双重功能。一方面,这些望柱头形状和纹饰未受到改变,在紫禁城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部分二十四气形式的望柱头开孔,使之成为警报器,这些望柱头又起到实用性功能。石别拉在紫禁城的应用,可以说是紫禁城建筑艺术与建筑技艺结合的一个典范。
    故宫须弥座,见证明清历史变迁
    在座的朋友们如果去故宫参观,会看到很多重要的建筑、门洞,尤其是中轴线建筑,它们都是立在一层层石块堆砌而成的基座上的。这种古建筑的基座,我们称之为“须弥座”。
    须弥座是古建筑的底座,也可以说是古建筑地上的基座。无论古建筑的体量多大,当它坐落在石砌的须弥座上时,就会给人以厚实、稳重之感。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建筑功能极其重要,其底座大量采取白色石质须弥座形式,既满足了建筑承载力需求,又在建筑艺术、建筑色彩等方面与建筑整体形成有机的统一。
    须弥座是在东汉初期(约公元一世纪)随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最初用于佛像座。“须弥”一词,最早见于译成中文的佛经中,也有译为“修迷楼”的,实际就是“喜马拉雅”一词的古代音译。从现存唐宋以来的建筑及建筑绘画来看,须弥座用于台基已非常普遍。而建于明代的紫禁城中轴线的建筑,其基座几乎全部采用了须弥座的形式,如太和殿基座(图5)、神武门城台基座等均为须弥座形式。这两种须弥座形式属于单层须弥座。
    如果仔细查看,我们还会发现,对于故宫三大殿而言,不仅它们自身的建筑底座是须弥座形式,甚至其下面的高台也做成了三层须弥座形式,我们称三层须弥座为“三台”(图6)。这种须弥座形式,只限于用在极其重要的建筑上。紫禁城只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须弥座高台为三台形式,这是皇宫最高等级的高台。
    前朝三大殿下的须弥座,所有部位都刻有纹饰,是所有须弥座中最为华贵的形式。由于建筑等级不同、功能各异,三大殿虽然在同一台基之上,但其雕刻纹饰亦有所区别。太和殿须弥座的上、下枋都刻有卷草纹,上、下枭都刻有莲花瓣,束腰有椀花结带;而中和殿、保和殿在下枋均刻有较为活泼的八宝图案。这种细微的纹饰变化,不仅区别了三大殿的功能与等级,同时还彰显了太和殿的庄严与肃穆。
    相比这些重要建筑,那些分布于紫禁城中轴线两侧的、不那么重要的值房之类,它们的基座就没有采取须弥座形式,仅为普通的台基(图7)。这种台基是用砖石砌成的突出的平台,四周压面包角。台基虽不直接承重,但有利于基座的维护与加固,而且有衬托美观的作用。
    但是,须弥座在故宫的设置中,有一个巨大的例外。这就是在故宫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之一的坤宁宫,它的基座并没有采取须弥座的形式,而仅仅采取高台形式(图8)。高台台基中心部位为夯土,四周用砖砌筑以进行维护。高台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建筑防潮,而且扩大建筑使用者的视野,提高建筑的安全防护性能。
    坤宁宫的独特高台基础,与其在历史上明清交替时期的功能变化密切相关,从而关联到一件历史事件:清朝入关。
    在明代的紫禁城中,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但是公元1644年清朝入关后,坤宁宫的功能就随之发生了变化。清朝入关后,进入了北京的紫禁城,清朝皇室有一个习俗就是萨满祭祀,这种由萨满主导的活动,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于一体。
    公元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清朝的顺治皇帝在皇宫中为萨满祭祀活动选址,他看中了坤宁宫,于是对坤宁宫进行了相应的改造。从此,坤宁宫的建筑格局被做了针对性的修改,变成了清廷祭祀的场所。而在坤宁宫的改造过程中,施工人员参照了沈阳(当时的盛京)的清宁宫的建筑格局。——沈阳的清宁宫与其他四座建筑,共同坐落在一个高3.8米,长和宽均为67米的高台之上。满族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建筑台基很高。建筑学者认为,满族把建筑及院落整体做成台基形式,可能源于远古时代对安全及瞭望的需要,到了后来,这种台基形式逐渐演化成为古代满族贵族民居的身份象征。相应的,坤宁宫在当时的改造过程中,它的台基很可能为模仿清宁宫做了改动。坤宁宫因此就没有沿用其他故宫建筑的须弥座,它的台基做得很高,体现出了满族建筑的某些特点。
    紫禁城中水缸的遭遇
    我们都知道,紫禁城中轴线上分布的建筑群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前朝区有代表皇帝执政地位的三大殿,而在内廷区有帝后生活场所的后三宫。伴随着这些重要见诸的室外陈设,最常见的,就是广泛设置的各类大缸。
    如果我们从午门进入太和门广场,很快就注意到太和门两侧有铁缸。一直到故宫的北门(神武门),我们才看不到大缸了。这是因为神武门广场靠近筒子河,取水方便,因此不设水缸。
    据《大清会典》记载,清宫中共有大缸308个,其管理部门为内务府营造司。
    仔细查看这些大缸,可以发现,故宫中的大缸具有几个主要特点:缸体普遍比较大,里面可以盛放比较多的水;两边一般都有兽面和拉环,以方便搬运。其中,兽面的名字叫做椒图,是龙的第5个孩子(图9);缸体普遍被石块支起来了,就像灶台一样,下面可以生火。这是用来在冬天生火、以防止缸内存水结冰。
    这些大缸,在明清时期又被称为“门海”“吉祥缸”“太平缸”,主要用途就是执行防火任务。这些大缸,不仅是故宫火灾历史的见证,同时也多次亲历了其他的历史事件。
    比如,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8月28日,来自8个国家的侵略者,穿着各自不同的军服,吹着不同的号角,进入紫禁城。他们顺走了宫里大大小小多件文物,如项链、勋章、玉玺、钟表等。三大殿台基上的8口鎏金铜缸也成了他们的目标,8国联军进宫后用刺刀在上面疯狂地乱刮,直至缸体的鎏金层严重剥落。这些刺刀伤痕,成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伤痕的一部分。
    此后,故宫的水缸再次遭灾是在1917年。1917年6月,张勋借口调停段祺瑞、黎元洪之间的矛盾,率领5000“辫子兵”开进紫禁城,逼迫黎元洪解散国会,随后谋划请废帝溥仪重新登基,恢复帝制。张勋复辟引起举国声讨。7月11日,南苑航空学校奉国务总理段祺瑞之令派飞机出动轰炸张勋。飞机是法国制造的双座教练机。此机除了教学外只能作观测用,需要乘员从机舱里用手往外投掷炸弹。轰炸目标是辫子军在丰台的阵地、张勋在南河沿的住宅、紫禁城乾清宫。
    12日下午3时,航校飞行教官潘世忠亲自驾驶该校最大马力飞机,由学员杜裕源担任投弹手,载着小型炸弹3枚,飞临紫禁城。飞机在紫禁城内距离地面300米高度超低空飞行,既无投弹仪器,又无瞄准机。杜裕源手持炸弹,先以牙齿咬掉炸弹保险针,然后寻找合适的地面目标,伺机投下。杜裕源后来有这样的回忆:我校于12日下午3时奉令参加作战,先派飞机1架去炸皇宫,带炸弹3枚。第一枚爆炸,炸死太监1人;第二枚炸毁大缸1个;第三枚炸弹未经爆炸而溥仪已大为恐慌,曾命世续与我校之临时司令部通一电话,说:“请贵校飞机不要进城,我们皇帝是不愿做了”等语……炸过皇宫后,继又派飞机1架,带炸弹2枚炸南池子张勋住宅。第一枚毁炸大鱼缸1个;第二枚炸毁张勋住室,砖瓦尘土乱飞。张勋惊恐万分,不知所措,随即由荷兰使馆派汽车一辆,同秘书长万绳栻逃入荷兰使馆……
    故宫水缸遭受的最大一次劫难,是在1945年。此时为日本侵华战争进入失败阶段。由于武器的供应严重不足,为了扩大生产武器弹药,日军在中国占领区内疯狂搜刮铜、铁等金属资源,以供其制造枪炮之用。据档案史料记载,1942—1945年期间,侵华日军在北京共发动了三次“献铜运动”,即号召北京市市民和各个机构捐献铜类材料。伪北京特别市政府为了完成“献铜”任务,1942年专门成立了“大东亚战争金品献纳委员会”,负责搜刮公有和民间的铜品、铜物。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到了最后阶段,日军对华掠夺也更加疯狂。3月29日,日本北京陆军联络部又致函伪北京特别市政府,要求在北京开展“献铜”运动,随即侵略者就把目光盯在了紫禁城上。12月7日,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报告回顾了这一次日军掠夺的情况:“案查本院被征用之铜品2095市斤,计铜缸66口,铜炮1尊,铜灯亭91件外,尚有历史博物馆铜炮3尊。本院之铜缸及历史博物馆之铜炮,系由北支派遣军甲第1400部队河野中佐于三十三年六月十九日运协和医院,该部队过磅后,运赴东车站。”
    如今的紫禁城,现存大缸231个,分布于紫禁城中轴线上的铜(铁)缸,其主要功能已经不再是防火,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这些水缸作为紫禁城的一个组成部分,向人们诉说着它们所经历的历史变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