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海涛 高考成绩的公布,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古代科举考试发榜。现在的高考,随着录取率的提高,虽说光环在褪色,但之于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即将迎来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读大学还是复读?读哪所大学? 要去什么样的大学、要选什么专业都是高考生们这几天关注的问题(资料图 图源网络) 科举制从唐代开始,从此以后,寒门学子有了一条通达的学而优则仕的路径。唐代有三大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 让后人惊讶的是,李白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记录。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非常早慧,读书相当刻苦,小时候有“铁杵成针”的故事流传至今。 如果李白参加科考,登第还不是轻而易举、如探囊取物一般?为什么李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学者们猜测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李白恃才傲物,根本看不上这等“被选择”的考试,所以不屑于参加。二是李白的祖上曾经犯过罪,被贬谪到西域,所以李白的出生地是中亚碎叶城,也就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在神龙年间李白的父亲李客才带着全家,回到四川江油。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是罪人之后。 李白才思敏捷,其诗篇获得无数赞誉,但是他并没有参加科举(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是李白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李白是商人之子。按照唐代的规定,无论是罪人之后还是商人之子,李白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因为资格审查这一关就过不了。所以李白没有参加科举,也就顺理成章了。 诗圣杜甫倒是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不过可惜的是,他都没有考中。但这不是杜甫才学不行,而是他生不逢时的缘故。 杜甫家族是一个重儒重宦的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曾为《左传》做过注。他的祖父杜审言是位诗人,父亲杜闲也曾当过兖州司马。 杜甫的《壮游》诗中有“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的句子,可见杜甫从小也是才思敏捷,出入于各种文人沙龙,耳濡目染,自然学识不凡。 开元二十三年,杜甫二十四岁,信心十足地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科考。现实是残酷的,杜甫落榜了。这时杜甫年轻,对于这样的挫折还是能够承受的,以后机会多的是,因为科考不可能一蹴而就。 二十多岁的杜甫,如初阳照耀下的挺拔树木,朝气勃勃(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天宝五年,杜甫来到了长安。第二年,他又一次站在了考场之上。当时李林甫弄权,搞了一次前无古人的考试。此次科考,竟无一人被录取。当然杜甫也就再次落榜了。而事后,玄宗竟然也相信了李林甫“野无遗贤”的荒谬说法。 与前两位不同的是,白居易的科考之路异常顺利。白居易祖籍是山西太原,他的曾祖父迁居到陕西渭南。祖父白湟十七岁就中了进士,其父亲白季庚也是进士出身,外祖父陈润也是位诗人。白居易的家庭称得上是学霸家庭了。 白居易六七个月就识字。白居易天赋好,又特别努力——白天作赋,晚上温书,课余作诗,休息时间很少,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由于时势动荡,白居易二十九岁才进士及第,比起王维十九岁中状元足足晚了十年。他没有进前三甲,而是考了第四名。两年后,他参加书判拔萃科的考试,考中。四年后,又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考试,又中。 白居易的长相、言语、书法、判文都是极其优秀的,所以他考试接连成功,也在情理之中。 白居易的成功,离不开那些发愤苦读的日日夜夜(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从三位诗人的科考经历来看,李白由于当时的资格审查限制而无法入围考试;杜甫则遭遇了科考黑幕而落榜。但这丝毫不影响二人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可以参照李、杜,放平心态,平静面对。因为人的一生不可能被一场考试决定。 如果有考生像白居易那样,成绩理想,在此也送上我真挚的祝福。记住,努力才是所有成功最重要的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