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读经明义丨《荀子》:这样做 让你通达一生

http://www.newdu.com 2018-06-26 腾讯儒学 姚海涛 参加讨论

    文/姚海涛
    义利之说,乃儒家第一要义。儒家向有“安贫乐道”的思想,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主张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理性态度来对待义利。
    
    对待利益与道义的关系,儒家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时至今日,义利观已成为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今天,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有一个健康的义利合一的金钱观。
    义与利的准确定位是儒家抵御物欲的法宝。道义与利益是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的两个层面。
    荀子说:“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在做事情时,我们要考虑到光荣和耻辱的主要区别和安危利害的多种情形。如果将道义放在利益之前,得到的就是光荣。相反,如果将利益置于道义之上,得到的就是耻辱。光荣的人常常通达,耻辱的人常常穷困。
    
    现代社会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我们仍然需要秉持健康的价值观(资料图 图源网络)
    义与利二者有时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纠缠在一起。荀子说:“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道义和利益,是人们同时需要,共同兼有的东西。
    即使是尧、舜也不能完全除掉民众追求私利的欲望,但是能够让人们将道义置于前,私利放于后。即使是夏桀、商纣也不能去掉民众对道义的爱好。但在他们的统治之下,民众对私利的追求超过了对道义的爱好。
    《左传·襄公十五年》曾讲到子罕不以玉为宝,以“不贪”这种廉洁的品质为宝的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子罕位列六卿,担任司城一职,主管土木建筑之事。国人得到一块精美的玉石,想献给他。子罕拒绝接受。献玉之人以为子罕怀疑玉石是假的,便打包票说:“这块美玉请玉匠鉴定过了,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敢拿来献给您。”
    子罕回答说:“你以玉为宝,我却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收了你的玉,你我都失掉了自己的宝。所以,我们还是各存其宝为好。”
    
    子罕以廉洁的品质为宝(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子罕以不贪为宝,以义为宝。他的行为给后世的官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也给义利关系做了最好的注脚。
    《后汉书》中记载了杨震暮夜却金的故事。杨震在升官赴任的途中,遇到了昌邑县令王密。王密曾受过杨震的举荐之恩。到了晚上,王密怀揣十斤金子,送给杨震以报恩。
    杨震很生气地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你这是干什么呢?”王密说:“天色已晚,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的。”杨震厉色道:“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很羞愧地退出去了。
    杨震与子罕都是清廉之人,注重道义而不是私利,值得后人学习。
    
    坚守廉洁品质,才能在光明的人生大道上一直前行(资料图 图源网络)
    看一个社会治理的好坏,就要看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道义胜过私利还是私利胜过道义。
    道义胜过私利的社会是治理得好的社会,私利胜过道义的就是混乱的社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