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修道这些事儿:道人究竟应该信仰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18-06-27 腾讯道学 武当玄拙 参加讨论

    文/武当玄拙
    一提起道人,人们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不外乎有二:
    一是认为道人是不问世事的山中隐者,这其实与中国古典文化中对隐逸之风的追求和对神仙境界的向往有莫大关系;
    二是总要和封建迷信、风水算命等内容联系在一起,这与近现代以来的特殊文化语境以及不少文艺作品的刻意扭曲有关系。
    
    道人(资料图)
    这两种不同的理解,却和道人的真实生活有天渊之别。之所以会出现偏差,说到底还是源于人们对道人的不熟识、对道教的不了解,甚至连老子所言之“道”也不甚理解,于是难免出现种种尴尬的误解。但其实,道教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
    在特殊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人坚信自己是无神论者,认为宗教信仰只是社会维稳的特殊方式,认为道教对神鬼的祭祀完全是迷信心理在作祟。孰不知,当他在着力于批判道教的时候,自己在每年清明节也会去祭奠先祖,生活中出现无法跨越的难关时也总会在心中祈求神仙护佑。
    道文化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子里。来源于道教中的财神、药王、灶君、土地等等神仙信仰,不但可溯源于上古时期的巫蛊鬼神崇拜,即便时至今日也依然在百姓之中深有影响,所以就无法单纯地以是否向道、是否拥有道教神仙信仰来判断某个人与道教的关系。
    
    神仙信仰(资料图)
    论及道教信仰,必然绕不开神仙话题。早在秦皇汉武出海寻仙之时,人们对神仙世界就已经存在着无限向往。在那一理想的境界中,没有现世中的苦难,没有生老病死的局限,没有种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烦忧。对神仙的向往,表达的正是人们对生活的不如意、不满足,从而才由最初的寻仙,慢慢演化成要用具体方术去证道成仙。
    在道教信仰中,神仙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不问世事的泥塑胚胎,而是人人皆可以通过修证实现由人至仙的飞跃。信仰一词,在道教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激励作用,是在告知后学者善用前人成仙的方式、方法来敦促自我的修行。哪怕现实中充满再多的苦难,只要还存有一颗向往之心,对神仙的信仰就可以具化为真修实行的法则,从而使道教修行有路可循。
    神仙,本是道教的专有名词,但道教的信仰对象却从来不限于道教内部的修真有成者。正相反,凡是那些能够著书立说,立德立言,如孔子、朱熹等;以身报国而流芳万古,如岳飞等;以忠义双全而德行永沛,如关公等,最终都会被道教追奉为神仙,并受万世香火供养。
    
    济世利民(资料图)
    进到道观中烧香拜神仙,祈求的不只是得到神人保佑,更在于瞻仰前人救死扶伤、济民利世的不朽精神。道教信神仙,便要求道人们去学神仙、做神仙,以一颗成真成圣的心,行自度度人的功德。修真路需要神仙信仰做明灯,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践行。
    中国人历来便有崇敬先祖、先贤的传统,一来源于对先人的敬重,二来则强调圣贤之人格的指导作用。百姓家中的祭祖,与道教对神仙的供奉,概同出于一源,并且二者之间存有不断融合的趋向。
    自炎黄至今世,道教的神仙谱系在不断丰富完善,这说明道教信仰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地越来越紧密,对日常的一切行为也更具有指导价值。当百姓信奉的神仙愈多,愈说明神仙信仰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仰不单单强调信,更强调行。归根于底,是要把所信奉的理念转化成自我的功行。当信仰可以成为生活的指导,修行者便找到了成就仙真的梯蹬。
    道教之所以能够成为“教”,着重点在于教化二字。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以“道”为最高的信仰准则。道的法则是“自然”,道教倡导每个人都能在修证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自然”,即独属于自我的修真法则,亦曰“自我本然”。
    
    道法自然(资料图)
    对历代仙真有所信仰,是因为他们都曾经以身证道,学习他们走过的路、修过的道,可以更好地洞明自己修证过程中的得失。这也是祖师们要留下万卷经言的原因。
    然而,正如那句哲学名言所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信仰在于使人不迷惑,修行要使人找得到自我。唯有把祖师的谆谆教诲内化成与自身相合的法则,才能把信仰演化为真实生活的内涵,此即谓之“与道和真”。若一味强调盲信盲从,则距离迷信的路程也将不远矣。
    充分尊重每个人的不同,这是道教中最具有人性化的教理内容。道生万物,其理皆通。不同人对神仙及其教诲的信仰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不同的只是各自修证的法门。若把问题再回到道教信仰之上,再追问道人究竟应该信仰什么时,第一回答是神仙,第二回答是自己。
    神仙本由凡人做,每一个凡人的胚胎也都具有成仙的可能。看似相悖的两个极端,却在道的统化下完美地合二为一,这正达到了道之玄玄妙也。
    (编辑:西铭)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武当玄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