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宋代有无名词人作《阮郎归》:“门儿高挂艾人儿,鹅儿粉扑儿。结儿缀着小符儿,蛇儿百索儿。纱帕子,玉环儿,孩儿画扇儿。奴儿自是豆娘儿,今朝正及时。”咏的是端午,词句清新质朴,几乎句句涉及节俗之物,可亲可爱。 在古人的观念中,五月是恶月,夏至阴气萌作,万物不成。初五是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在这个登高顺阳之日,遏制邪气入侵自然是节俗中最重要的事。记得年幼时,端午节前夕,大人总会把一把艾草挂在门前,说是可以避邪。古代不同于今日,驱邪时要将艾草扎成小人的形状挂在门前,谓之“艾人儿”。女子鬓边钗头缀着彩色缯帛剪成的小符,亦有人佩戴蜈蚣、蝎子、蛇、蟾蜍、壁虎之类的“五毒”图饰。 百索也是端午习俗之一种。自汉代始,时人以红丝彩帛连以桃印,文施门户,称为朱索。至宋,装饰门户的朱索变成了系在手臂上的五色丝,称为百索。五色丝结纽而成,编织成各种形状,日月星辰、飞鸟走兽,佩戴于臂上或胸前,古人认为不仅可以驱邪,还有延年益寿之功。 古人过端午节,并非只在五月初五那一日。农历五月初一至端午前一日,街头四处有人叫卖鲜桃、柳枝、葵花与佛道艾等节物。端午那日,家家户户都把这些东西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等置于门前,用以供奉神灵。端午时节,需置办的东西很多,不光有粽子、百索、艾草,还有银样鼓儿和花花巧画扇。粽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吃食,用竹叶或是苇叶包糯米,馅荤素皆可。古代粽子品味繁多,肉粽、蜜饯粽均屡见不鲜,不像今人吃粽子,有咸甜二党之争。“时于粽里见杨梅”,文豪苏轼还品尝过杨梅粽,特意写诗记之,想来必是风味独特。 不独粽子,别的香糖果子也讲究。据《岁时杂记》记载,汴京人买来菖蒲、生姜、杏子、青梅、李子与紫苏等,切成丝后入盐曝干,称之为“百草头”。也有人酿梅子,以蜜糖渍之,纳梅皮中,称之为“酿梅”。古人也喜食木瓜,此木瓜非今日常见的橙红多籽的番木瓜,而是我国原产的蔷薇科果实,暗黄色,味芬芳,将之切丝,佐以香药,制好后用梅红匣子盛着,也是端午果子之一种。 菖蒲酒属节庆之酒。菖蒲这种香草,历来为古人所喜爱。早在南北朝,楚人已知如何制菖蒲酒,《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至后世,端午饮菖蒲酒已为固定节俗。五月榴花红似火,菖蒲酒新酿,“纵饮何妨入醉乡”。 端午这一日,古人要以兰草汤沐浴去污,汉代《大戴礼》中记“午日以兰汤沐浴”,因此端午节也称“浴兰节”。至于今日随处可见的划龙舟,早于南北朝之前便已成端午节俗,南朝人宗懔说,此举是为了纪念屈原。某年端午,苏轼在岸边见人划龙舟、投食江中,不禁感慨,“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当年江边长吟的苏轼一定不知道,900多年后,他的诗文也成为端午文化的一部分,让后人知晓古代中国的节物风流。 肉身易朽,而精神永存。端午节沉淀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今天的我们,从节俗中窥知先民的精神世界,延续着民族的文化基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