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绝美青铜器:三重美,三重天!

http://www.newdu.com 2018-07-06 亿山古玩 newdu 参加讨论

    青铜器(Bronze Ware)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
    
    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
    
    青铜器很美,我觉得,至少有三重美:
    
    其一,青绿色美!
    
    其二,纹饰独美!
    
    其三,形式繁美!
    
    一重美,一重天,美的东西,是一种感觉,一种令人莫名奇妙,喜欢的感觉。
    
    当你看到 “它” 的时候,你会觉得,一样的灵魂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 青绿的青铜器
    
    
    
    

    
    
    
    

    
    
    
    

    
    
    
    

    
    
    
    

    
    
    
    

    
    ▽ 青绿的五花海
    
    
    
    

    
    
    
    

    
    
    
    

    
    △ 青绿的画
    
    
    
    

    
    
    
    

    
    △ 青绿的矿石
    
    
    
    

    
    
    
    

    
    △ ▽ 青绿的设计,青绿的自然
    
    
    
    

    
    绝美~
    
    
    
    

    
    
    
    

    
    最美,不过大自然。
    
    绝美青铜器:三重美!三重天!
    
    
    
    

    
    
    
    

    
    1. “ 青绿 ” 色美!
    
    青铜器,创造之初并非 “青绿色”。
    
    它身上的“青绿色”,是经过3000多年的地下掩埋, “氧化蜕变” 而来,是历史的风霜与沉淀,洗砺了它的美,考古学家,美其为 “青-铜-器”。
    
    青铜器的原料,最开始的时候,是 “红铜”。红铜这种矿石,是先祖们在烧制陶器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红铜的特点:软、易造型、亦易变形。
    
    在岁月的长河中,先祖们在红铜中,加入了 “锡” 的成分,从此,青铜哥,硬气起来!
    
    青铜器正式取代陶器,这个漂亮的动作,距今3000-4000年。
    
    关于青铜器中,铜与锡的比例,因用途不同,有所区分:
    
    其一,生活器用,比如锅碗瓢盆之类,硬度要求没那么高,红铜 : 锡 = 6 :1;
    
    
    
    

    
    

    
    
    
    

    
    

    
    铜鬲(lì)= 锅 铜簋(guǐ)= 碗
    
    
    
    

    
    

    
    盘 = 接水 匜(yí)= 瓢
    
    其二,战争器用,比如斧钺刀戟之类,硬度要求会高一些,红铜 : 锡 = 3 :1。
    
    
    
    

    
    

    
    △ 商 嵌松石兽面纹直内铜戈
    
    
    
    

    
    

    
    △ 春秋 越王勾践剑
    
    据科学检测,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其主要合金成分为 “ 铜与锡 ” ,其它成分还有, “ 铅、铁、硫化铜 ” 。
    
    
    
    

    
    

    
    △ 剑身铭文 “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铜,性格稳定,不易生锈;
    
    锡,可提高金属硬度;
    
    硫化铜,可以防锈;
    
    铅与铁,微量不会生锈。
    
    这就是越王勾践剑,地下掩埋2000多年出土后,依旧原样如新的原因。
    
    
    
    

    
    

    
    
    
    

    
    

    
    2. “ 纹饰 ” 独美!
    
    青铜器上的纹饰,唯我中华独有。
    
    
    
    

    
    

    
    
    
    

    
    

    
    △▽ 商 “皿而全”铜方罍(léi)
    
    
    
    

    
    

    
    
    
    

    
    

    
    ▽ 商 妇好鸮(xiāo)尊
    
    
    
    

    
    

    
    
    
    

    
    

    
    
    
    

    
    

    
    
    
    

    
    

    
    青铜器上的纹饰,是怎么来的呢?
    
    对此,有四种不同的说法。
    
    我个人比较喜欢第2种和第4种。
    
    昨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讲解员为我分享了她的第5种说法,大家也可以感受一下。
    
    青铜器纹饰起源
    
    1. 原始伪装
    
    原始人的面部伪装,是为了防止野兽攻击,艳丽的涂色与夸张的神情,以驱赶内心的恐惧,正如早期青铜器,狞厉的的动物纹饰,极尽原始与野蛮。
    
    
    
    

    
    

    
    
    
    

    
    

    
    
    
    

    
    

    
    
    
    

    
    

    
    △ 土著人夸张色彩与装扮
    
    青铜器纹饰起源
    
    2. 上古战神 “蚩尤”
    
    黄帝时期的蚩尤,为上古战神,铜头铁额、发如剑戟,性情凶悍,尤为威猛,黄帝根本打不赢,后来联合炎帝,依靠九天玄女,最终打败蚩尤。之后,为了更快征服九黎部落,黄帝出征的时候,军队高挂九黎首领,蚩尤头像的战旗,以杀鸡儆猴的效果,震慑四方,统一南北。
    
    也就是说,蚩尤的头像,有“辟邪”的效果。
    
    
    
    

    
    

    
    
    
    

    
    

    
    左图:上古战神蚩尤; 右图:饕餮纹(牛首)
    
    
    
    

    
    

    
    △ 饕餮纹(牛首)
    
    青铜器纹饰起源
    
    3. 图腾信仰
    
    早期先民,以渔猎为生,于是,鱼、鸟、龙、蛇、虎、牛、羊等动物图腾,成为其生活重要部分,久而久之,作为其精神信仰,延续后世,这些图腾标志,就像类似国家国旗和企业品牌LOGO。
    
    
    
    

    
    

    
    
    
    

    
    

    
    △ 夔龙纹 羊首纹 ▽
    
    
    
    

    
    

    
    
    
    

    
    

    
    ▽ 其它 “动物纹”
    
    
    
    

    
    

    
    
    
    

    
    

    
    
    
    

    
    

    
    
    
    

    
    

    
    青铜器纹饰起源
    
    4. 守护祭品
    
    早期先民,对大自然中 “风、雨、雷、电” 的惧怕与敬畏,继而发展为对上苍的崇拜与信仰。
    
    另外,他们认为,逝去的祖先具有通天的力量,能庇佑后人。于是,他们非常虔诚地铸造青铜器,作为祭祀 “大神器”,又在祭台,摆放 “猪牛羊”三牲,以此来“孝敬”上苍与祖先的神佑 。
    
    更可爱的是,3000年前的商周大佬们认为,怪力乱神和游魂野鬼,会偷吃祭品哦~,于是,他们就在青铜器上,铸造了凶神恶煞的“饕餮纹”,以此来吓唬那些坏家伙!
    
    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饕餮纹中的怪兽眼,特别大,又有神,就像时刻凝视着你,虎视眈眈之下,谁敢动祭品!
    
    这样的猜想蛮可爱的,我还挺喜欢。
    
    
    
    

    
    

    
    
    
    

    
    

    
    
    
    

    
    

    
    △ 饕餮纹(一对辟邪的大眼神)
    
    青铜器纹饰起源
    
    5. 警示贪吃
    
    “饕餮”,源自 “龙生九子”的传说。饕餮,以贪吃著称,其最终,把自己的身体都吃掉,成为了一只有首无身的怪兽。
    
    所以,青铜器上出现 一圈圈的“饕餮纹”,就是要警示人们:不要吃了,不要吃了,不要吃了,不要吃了...... 你喜欢这种解释吗?
    
    
    
    

    
    
    
    

    
    3. “ 形式 ” 繁美!
    
    商周时期青铜器,造型粗犷,有一种原始冲动与狞厉之美,这样一种潮流时尚,曾风行1500年。
    
    许多人去博物馆看展,常记不住那复杂的鬼名字,还有它们的用途。
    
    很简单,时刻记得,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挂钩,无论它长什么样,无非就是锅碗瓢盆、盘盘罐罐,仔细观察,或用心猜一下,你就会秒懂其妙。
    
    商周青铜器,主要有三类:食器、酒器、祭器。
    
    青铜器的种类
    
    1. 食器之用
    
    食器,也就是煮饭的锅和吃饭的碗。
    
    举例说明。
    
    比如三足器: “鼎、鬲( lì )、甗(yǎn)”。
    
    鼎、鬲、甗,三者关系,好比爹、妈、儿。
    
    怎么说?
    
    1. 鼎=爹:屁股小、腿笔直,穿直筒裤;
    
    2. 鬲=妈:屁股大,腿八字,穿连裆裤;
    
    3. 甗=儿:上半身爹,下半身妈,看图。
    
    
    
    

    
    
    
    

    
    左图:鼎(爹);右图:鬲(妈)
    
    1. 鼎,我觉得最早是用来烧水的。
    
    因为它的锅底相对平弧,且烧水不像煮饭那么难,一烧就开,不会像米饭那样夹生或粑锅。
    
    2. 鬲,煮饭的锅。
    
    注意哦,它三个性感“大屁股”里边,是可以煮饭的哦~,大家想想,火苗在下方燃烧,碰到锅底后,火苗会朝四方散,所以,鬲下部分的“连裆裤”造型,更适合均匀地加热锅中米饭。
    
    3. 鼎和鬲 “生下” 的儿子 “甗”,如下图。
    
    上半截,遗传了爹鼎的样子;
    
    下半截,遗传了妈鬲的样子。
    
    
    
    

    
    
    
    

    
    
    
    

    
    
    
    

    
    △ 甗(儿子和爹妈的对比图)
    
    鼎,有圆形,有方形;鬲,有三腿,有四腿
    
    
    
    

    
    甑,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设计,在上部鼎和下部鬲之间,有一个 “箅bì子”,中间有孔,相当于蒸锅里的隔板,上面可以放鸡腿或其它食物,利用锅内升腾的水蒸气,蒸熟美味, 好聪明的发明!
    
    那个发明家,一定是一个吃货!
    
    青铜器的种类
    
    2. 酒器之用
    
    酒器,就是喝酒用器皿。
    
    举例说明。
    
    比如三足器:“爵、斝(jiǎ)、角”。
    
    都是喝酒的酒杯,只是从地位上看,爵与斝尊贵,角卑微。更细一点,王室贵族用爵和斝,卑微的贵族和地方官用角。
    
    三者外形区分:
    
    1. 爵=鸟:有流、有翅、三足、短柱,有耳鋬;
    
    2. 斝=杯:无流、无翅、三足、短柱、有耳鋬;
    
    3. 角=鸟杯:无流、双翅、三足、无柱、有耳鋬。
    
    晕,对不对?
    
    不要晕,只要在杯口找一找,有没有鸟就好!
    
    比如下面这只 “爵”:
    
    重点1: 左边尖尖的屁股,是鸟尾巴;
    
    重点2: 右边长长的流口,是鸟脑壳;
    
    重点3: 左右两根短柱子,是鸟的小翅膀。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那就是爵!就是最高身份的象征!
    
    
    
    

    
    

    
    △ 爵,有学者形容为一只飞翔的鸟雀
    
    再来看这只 “斝”:
    
    杯口是圆的,俗称喇叭口或敞口,既没流口,又没尖尾;
    
    杯口,有两只像天线一样的“小耳朵”,俗称短柱,这个有讲究。
    
    众所周知,商王朝因贪杯纵欲亡国,有学者说,爵和斝口沿上的小短柱,就是提醒人们,喝酒的时候,小短柱一旦碰到了鼻子,就要 “适可而止,莫贪杯 ”
    
    
    
    

    
    

    
    △ 斝,喇叭口,无流,有短柱,三足,位尊者饮
    
    最后,来看 “角”。
    
    杯口左右都是尖尾,上面有盖,没有短柱,没有流,没有看见鸟在飞~。
    
    好吧,认命吧,这只 “脚气杯” !颜值决定了它卑微或没落的贵族地位!
    
    
    
    

    
    

    
    
    
    

    
    

    
    △ 图左:斝,位尊;图右:角,位卑
    
    青铜器的种类
    
    3. 祭器之用
    
    祭器,就是祭天和祭祖先的用器。
    
    鼎,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青铜器皿,更是祭祀里的重器,中国从商周开始,一直到北宋灭亡,2500年历史,都是用青铜器作祭器。
    
    所以,鼎在中国含义重大。
    
    比如: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钟鸣鼎食,大名鼎鼎等等,鼎,自古就有尊贵、有份量的意思。
    
    
    
    

    
    

    
    △ 商 司母戊鼎
    
    
    
    

    
    

    
    △ 商 人面铜方鼎(湖南省博物馆藏)
    
    此鼎是中国目前唯一以人面为纹的方鼎,珍贵罕见,腹内有“大禾”铭文,意为庆祝丰收。
    
    
    
    

    
    

    
    关于鼎的小贴士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
    
    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 “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
    
    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
    
    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 “定鼎”。
    
    鼎,为商周时期的贵重金属,唯帝王与贵族方可使用。
    
    
    
    

    
    

    
    
    
    

    
    

    
    4. “ 内容” 纯美!
    
    商周时期,只有帝王和贵族阶层才可以命工匠铸造和使用青铜器。谁的家里有青铜器,那就是权利、身份、地位的象征。
    
    所以,在贵重的青铜器上铸刻图画式符号,也就是族徽,那是一件很傲娇的事。
    
    青铜器上,出现得最早的图纹标志是 “族徽”;
    
    其次,才是纪念父兄或祖先的图文;
    
    一直到商晚期,才出现一些纪事的文字。
    
    帝王或贵族,将自己的战功和所得的荣誉、利益,以文字形式铸刻在青铜器上,一方面告慰祖先,一方面将荣耀传给子孙后代分享。
    
    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西周时代 “毛公鼎”。
    
    器内刻有500字,是现存青铜器中,文字最多的一件,所以,名气很大,也很宝贵。
    
    
    
    

    
    

    
    △ 毛公鼎(Duke Mao Tripod),西周晚期青铜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内,记载了什么故事呢?
    
    
    
    

    
    

    
    毛公鼎铭文大意
    
    西周时代的一个帝王,封他的叔父(名叫毛公)做了大官,并对他说:“现在国家正处在危急时刻,希望你掌理国政以后,好好治理国事,对王室衷心,时时刻刻记得跟我合作......,我们国家的各项政令,都能和谐顺利地进行,要奉公守法,不要酗酒,不要荒废了你的政务......”
    
    洋洋洒洒500字,天子最后还赏赐了毛公很多贵重礼物,有香酒、瑞玉、马匹、用青铜装饰的车子等等。
    
    毛公为了感谢天子的恩惠,也为了个人的荣耀,就把这件事,用文字铸刻在这件鼎上,传给子孙后代......
    
    因为有了这些珍贵的文字记载,我们的文化没有因为历史上的纷乱而断代,相反,地下考古的发现,让我们的文化得以薪火相传。
    
    青铜器很美,美的不仅是形式,而是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曾如此勤劳与智慧,又力求完美!
    
    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你我不知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在这3000年掩埋与打开之间,透射光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