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历史与未来:儒道思想与中华文化的“生气不息”

http://www.newdu.com 2018-07-13 腾讯道学 李明 参加讨论

    文/李明
    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先生在其文章中指出儒道两家在中国思想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对于陆会长的这一观点,是比较赞同的。因此此处笔者拟就这一点,即儒道思想在中华文化历史上的主流地位与在中华文化未来发展上的巨大潜力略抒鄙见。
    
    儒家和道家构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用行舍藏是兼具儒道的传统士大夫价值观的体现(资料图)
    一般提到中国思想,论者习惯于列举“儒释道”三家汇通之说,但实际上三家在思想史上的先后和主次是有所区分的。佛教思想的传入大概是在东汉末年,而儒道两家是中国本土固有的思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在世界文明“轴心时代”的先秦时期即已成熟,并持续发挥影响。儒家的“九经”、“十三经”、“四书”构建了历代士人知识世界的主体架构,礼、义、廉、耻成为中国人的主要价值观。道家思想则为中国人提供了通达的生死观和壮丽的空间想象力。对于一个典型的中国古代士人来说,儒家“致君尧舜上”的理想往往成为他强烈的入世动力,而一旦在政治生活中收到挫折,道家的隐逸生活则成为他的精神归宿。
    佛教尤其是禅宗当然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只能算是“增上缘”,而终究不能说是主体和本质。佛家对中国古代思想史最大的影响莫过于促进了宋明理学心性论的体系建设。因为佛教思想有着精密的逻辑和庞大的体系,所以曾一度“儒门淡泊,收拾不住”,人才都被佛教吸引了去。而宋明理学家借鉴佛教的佛性论建立了儒家的心性论之后,也形成了精微的体系,足以与佛教媲美。但归根结底,佛教只是在思想体系上刺激的本土儒道思想的完善,而并没有夺其壁垒。
    
    相对于中国原生的儒道思想,佛教在东汉年间才由印度传入(资料图)
    因为自始至终,中国思想中儒道之主流与佛教思想在宇宙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在世界观上,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认为,宇宙间充满着生生不息的“气”,万物都是由“元气”或“阴阳二气”化合而成。道家系统中,如《庄子》即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淮南子·天文训》也说:“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儒家思想系统中,孟子强调:“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宋明理学家中,如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张载《正蒙·太和篇》云:“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儒家的气是“浩然之气”(资料图)
    但佛教思想却反对儒道二家的“气”论。佛教大师圭峰宗密曾在《原人论》中反驳儒道的“气”论。宗密先总结儒道“气”论云:“儒道二教,说人畜等类皆是虚无大道生成养育,谓道法自然,生于元气,元气生天地,天地生万物。”宗密则认为“元气”乃是心所变现的“境界之相”:“心外的无别法,元气亦从心之所变,属前转识所现之境。”“彼云元气,如此一念初动,其实但是境界之相。”(《原人论·斥迷执第一》)
    可见,佛教认为“气”是次一级的、虚假的范畴。进而,佛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空”的,是寂灭的。而儒道两家则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生气不息的。
    
    道家养的是“自然之气”(资料图)
    由这样的世界观的不同,就造成了人生观上的不同。对于佛教徒来说,解脱之道在于顿悟到世界之空寂,破除一切尘世的“执着”。而对于儒家和道家信仰者来说,天地自然之气乃是人生之归宿。只不过儒家和道家有所不同。儒家认为天地间除了自然之“气”,还有与“气”难以区分的“理”,即孝悌忠义的儒家之道。由此,儒家所修养的“气”更多是一种含有道德意味的“浩然正气”。而相比之下,道家反对人为的设施,因此道家修炼者所要冥合的“气”,则是一种自然无为之“气”。但不论何种之“气”,与佛教所主张的“空寂”之道迥然异趣。
    正因为儒道的世界是生气不息的“有情”世界,因此才开出了中国文学中的“抒情传统”。中国古代诗学的本源与儒道二家“气”的思想密不可分。中国诗学讲究“气感”。南朝梁代钟嵘的《诗品》是中古诗学的重要文献,当中有一段著名的文字:“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就是说,诗的产生是世界万物之气与人身之气互相感应而产生的。这种诗学观只有在秦汉以来盛行的儒道“气”论思想中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种诗论在佛教思想世界中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可以说,正是儒道思想对生命有情之气的强调,造成了中国古代诗学繁盛的局面。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和儒道二家“气”的概念息息相关(资料图、)
    下面再就儒道文化为当代中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作一浅略的陈述。晚清以来,“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中国人革新思想。清末民初的很多人转向了佛学,如梁启超、谭嗣同、欧阳竟无、太虚大师、熊十力等人,可以说佛学在清末民初成为一股重要的思想潮流。但这股潮流渐渐消歇,能够持续至今的,是“新儒家”、“新道家”等儒道思想。
    本文不欲对这两派思想的具体主张作更多评论,而是仍只就儒道思想中的“气”论在当代思想中的意义略作浅论。因为若论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点,莫过于“气”的思想。因此若论儒道二家思想在当代的意义,也就是谈中国传统上“气”的观念对当代思想建设的意义所在。
    民国以来的“新儒家”多强调“心性”的传统,如牟宗三、唐君毅等先生。但最近很多学者能够逐渐突破这一传统,转而强调儒家中“气”的传统。这种儒道共有的“气”的思想实在是具有当代意义的。从世界哲学的发展来看,“主体性”是西方近代哲学以来占据主流的概念。而二十世纪以来,哲学界逐渐对“主体性”产生怀疑,从而发展出“主体间性”。而儒道二家“气”的思想实际上就具有“主体间性”的品质。
    
    现代西方对主体性的强调造成人际的隔阂,而儒道传统发展出的“主体间性”有助于和谐沟通(资料图)
    “气”是流动于万物之间的,也是流动于主体与万物之间的,更是流动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传统的主体性哲学对于人和人之间、人和万物之间的和谐和互动有所忽略,而这正是“气”的思想能够提供为世界的。由此,生态哲学的旨归和儒道的“气”论不谋而合。
    另外,如当代学者所论,对于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哲学而言,“气”的思想也具有现代性的意义。从根本上来说,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中,人与人之间、人与万物之间是和谐互动的,而这正可以弥补西方传统思想的不足。这种和谐互动的儒道思想,也因此可以成为中国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特约独家稿件,文/李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