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多了书法大家遗留的名作佳品, 总会让人有一种高山仰止,难以攀登的错觉。 但书法是需要持久的练习才能进步的, 没有人一出生就能书的一手好字。 下面收集了一些 古人初学书法的字帖文本, 大家慢慢品鉴。 ![]() 上图是唐朝时期一个敦煌残纸, 唐朝十分推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 学《兰亭序》的很多, 这个残纸估计就是某个人想临摹兰亭序, 不好看。 ![]() 上图右边的小字,是左边图画的注释。 ![]() 这个兴许也是在练字, 看来方法与现代一样, 重复,不断重复。 ![]() 雇人抄的佛经, 大概也是唐朝时期的, 这字水平也是很一般了。 ![]() “今天高兴,写个兰亭序。” 第一行还没写完,实在写不下去了, 丑的自己都看不进去了…… ![]() 敦煌曲子词, 这也顶多是个抄字的水平。 ![]() 也是唐朝的曲子词, 不好看。 ![]() 这个不知道写的什么,章法也很奇怪。 难道是纺织教程? ![]() 依然是临摹《兰亭序》的, 虽然我写的丑, 但是我有一颗向往美的心啊。 ![]() 篆书写到这份上也没谁了, 无论是结构上还是笔法上,毛病都不少, 放在今天也是个初级学习者水平。 ![]() 对于书法来说, 临帖是掌握技法、把握规律的必由之路。 大凡名家都做到终生临池, 如吴昌硕、林散之、沙孟海、邓散木等, “未尝一日不临池”。 人天分有差异,但离开了勤奋, 天分再高的人也难以成材。 其实, 古代除了书法,画也有很丑的, 只不过大家目前看到的都是审美留下来的。 比方说,敦煌出土的一批画作, 作者用心勾勒了一个头像: ![]() 怎么样? 尽管古人躺在毛笔杆子里长大, 但在习书练字之初,也是很丑的。 看完你是不是也瞬间找到了自信呢! ·文章来自网络,书画界艺术整理 ![]() · 点击图片,鉴读历史好文 ![]()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