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山水画自唐代创始后, 经过历代传承发展 形成比较程式化的表现方法 但想要画好难度却很大 历代留存下来的青绿山水画 都极其珍贵 下面我们来欣赏 历代精彩青绿山水图 ![]() 隋·展子虔·《游春图》 东风一样翠红新,绿水青山又可人。 料得春山更深处,仙源初不限红尘。 ——(元)张圭题展子虔《游春图》 《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 开宗立派之作, 地位举足轻重。 图绘山水春景,远山有勾无皴, 施以青绿,白云升腾,江树吐绿, 游人欣欣,或泛舟或伫立,祥和美好。 ![]() 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江帆楼阁图》, 传为大李将军之作, 图绘江边一角,陂陀密林,远舟扬帆。 松树、坡石以青绿重施重染,极具装饰效果。 ![]()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皇幸蜀图》, 绘唐明皇一行人马 正行走于崇山峻岭之间, 山崖有勾无皴,青绿设色, 云气缭绕,人物生动。 ![]()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千里江山图》, 近12米的长卷上,绘尽山川之壮丽, 江河之秀美,青绿重色, 历尽沧桑至今仍灿烂夺目, 意境之高,无法揣测, 实为大青绿山水最杰出的作品。 每当故宫博物院展出这幅国宝时, 玻璃窗前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一睹天才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唯一传世之作。 ![]() 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江山秋色图》, 又一幅大青绿山水巨制,气势恢宏。 全卷群山巍峨,碧水萦迴, 缀以村舍楼阁,人物活动。 青绿赋色,较之《千里江山图》, 颜色稍淡雅, 可以从中体味赵伯驹之“士气”。 ![]() 宋赵伯驹仙山楼阁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鹊华秋色图》, 是元代全能大家赵孟頫的代表作, 图绘华不注山和鹊山, 山形奇特,呈青蓝色, 其余平沙洲渚,红树芦荻, 暖色调运用与山的冷色调相得益彰, 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清丽脱俗, 令人难忘的韵味。 ![]() 元钱选《山居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山居图》, 元代钱选小青绿代表之作, 碧峰江渚,林木杂间, 青色、绿色染得明净古朴。 徐邦达先生过眼这件作品时留下按语, 道:“生平所见钱玉潭所作山水,都大青绿设色, 惟此卷以墨青渲染,特觉清幽,允推绝品。” ![]() 明-沈周-青绿山水轴(局部) ![]() 明代仇英莲溪渔隐图轴 ![]() 明代仇英仿明皇幸蜀图轴 ![]() 明代仇英枫溪垂钓图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船风雨看潮生。 ——(唐)苏禹钦《淮中晚泊犊头》 ![]() 明代仇英南华秋水(局部) 醉翁酣墨如酣酒,白云乱负青山走。 临泉气岸倾王侯,子久胸襟叔明手。 ——(明)李日华 ![]() 桃源图卷(局部)仇英明代 ![]() 桃源仙境图(局部) 仇英明代 ![]() 浔阳琵琶(局部)仇英明代 山色空蒙翠欲流,长江清澈一天秋。 茅茨落日寒烟外,久立行人待渔舟。 ——(宋)钱选 ![]() 浔阳送别图(局部) 仇英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 ![]() 捉柳花图(局部) 仇英明代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薇。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唐)李白 ![]() 陆俨少青绿山水 ![]() 张大千1931年作山水人物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渲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溟》 ![]() 张大千1934年作巫山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缜 ![]() 张大千1934年作巫峡清秋 ![]() 张大千山水画 ![]() 张大千山水画 ![]() 张大千山水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 张大千山水画 ![]() 张大千金璧双辉—巫峡清秋 ![]() 张大千李检法定林萧散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