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大山 俗话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所以沉默是金。但是不问情由,一概沉默,就一定对吗? 阳明先生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阳明有一个朋友叫梁仲用,见识高远,意气豪迈,中了进士之后,更是意气风发,有澄清天下之志。但直言快语得罪了同僚,受到了一些挫折。 一天忽然说,我太急躁了,自己还没管好,怎么管别人呢?开始沉默寡言起来,并以“默”命名自己的书斋。 一日见到王阳明,他便请教沉默之道。王阳明说,我也是话多的人,哪里知道沉默的方法!但以我的经验,心浮气躁的人话多,没有远大志向的人话多。心浮气躁的人喜欢炫耀,没有志向的人容易自满从而放纵自己。 但不问情由,一概沉默,不一定正确。王阳明说,有四种似是而非的沉默:疑而不问,受蒙蔽而不分辩,这是愚蠢的沉默;用不说话来达到目的,这是狡猾的沉默;担心别人看清自己的底细,用沉默来遮掩,这是玩弄人的沉默;深知内情,假装糊涂,这是害人的沉默。 孔子曾说:“不耻下问。”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年轻的时候,到鲁国太庙帮忙,每事必问。有人奚落他,谁说这个“鄹人之子”懂礼呢?一入太庙,什么都问。孔子说,这正是我知礼的地方啊。 孔子每事必问,正是知礼的表现(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种碍于面子,不懂也不向别人请教,遇到困难也不发问,可以说是愚蠢的沉默。 东晋时王敦攻占建康,总揽朝政,问他的兄长王导:“周顗乃大才,可位列三司。”王导对周顗有误会,不回答。 王敦又问:“如果不列三司,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于是王敦下令杀了周顗。王导的沉默可以说是狡猾之极了。 郑武公的妻子武姜生下庄公和共叔段。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但武公没有答应。武公去世后,庄公即位,武姜就让庄公封公叔段于京邑,公叔段营造京邑,城墙的高度、厚度超过了规定,庄公不管;公叔段又把边境的两个城霸占,庄公不管;公叔段不断扩大地盘,庄公不管。 最后,公叔段招兵买马,修整武器,准备偷袭国都,而武姜在城内作内应,庄公这才采取行动,把共叔段打败,并把他赶跑了。 庄公对弟弟的错误做法一再沉默,目的是引诱他造反,然后一战解决他。庄公的沉默是玩弄人的沉默。 郑庄公之前的沉默,都是为了最后一举解决共叔段(资料图 图源网络) 西晋的何曾,位列三公,享尽了荣华富贵。他经常参与宫廷宴会,有一次回来后告诉儿子们:“我参加宴会,从未听到皇帝谈论治国的方略,只谈一些日常琐事。这样看来,他的太平基业也仅就他一身罢了,他的子孙令人担忧呀。你们尚可无事。”又指着几个孙子说:“他们这一辈恐怕要遭殃了”。 后来爆发八王之乱,何曾的一个孙子被诛杀,另一个孙子哭着说:“祖父真是大圣人啊!”何曾明知国家面临的危险,却从未向司马炎进谏,这种沉默害人啊。 就政治而言,选择说话还是沉默,是生存策略和斗争工具,但是这样的作派,明显不符合儒家的价值观。以儒家理念来看,说还是不说,关键内心要真诚。内心真诚的话,该说就说,该沉默就沉默,不能出于个人的算计,该说时装傻,该沉默时谄媚。 王阳明在说明了沉默的四大假象之后,还谈到善于沉默的人有八诚。知耻,而后才懂得沉默;言语迟缓,行动敏捷,就会不事张扬,持守沉默;有仁德的人,说话常有所忍耐而不轻易出口,不求沉默而有沉默。 学习时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没有意见和疑问,这是沉默中有所识;学习之后能够有所发挥,这是沉默中有所成;君子内敛,时间越久越会彰显光芒,这是沉默中的积聚。 真正的君子,会在沉默中有所成就(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这是沉默的大成境界;天地无言,造化万物,领略其中奥妙,就会充分了解沉默之道。由此看来,只要内心真诚,或出或处,或语或默,皆了然无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