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是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运动,足球界的顶级赛事“世界杯”更是受到全世界足球粉丝们的狂热追捧。眼下,正是这一赛事的举办期,虽然我国又一次无缘进入世界杯,但国人对足球的热情、对世界杯的喜爱和世界其他国家人民一样高涨、热烈。在兴奋看比赛的同时,您有没有关注到足球运动的内在文化呢?比如,足球起源于何时何地,它在我国古代是什么样子的,是如何一步步传承到现在的?本期,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的足球有多牛! 足球运动源自我国古代的蹴鞠 "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汉代的《西京杂记》《盐铁论》《蹴鞠新书》《别录》中都有关于蹴鞠的记载。 刘向在《别录》中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传说是黄帝为训练武士而发明的游戏。还有一种说法:公元前三〇七年,战国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为模拟马群间猎兔的情形,便发明以球代兔、不出宫门便足以天天“畋猎”,于是足球运动就诞生了。 汉代的“踏鞠之戏”及“球迷”皇帝 汉代已有女子足球。南阳汉画馆曾展出的画像石上就有一幅蹴鞠图,画面上一个头挽高髻的女子,身穿长袖衣,踏弄双鞠,翩翩起舞。这叫“踏鞠舞”,即在音乐伴奏下,表演者一边踢球,一边舞蹈。 汉代另外一个“踏鞠之戏”叫“白打”,即比赛踢球的花样,可以两人对踢,也可以两队对踢。 还有一种是“鞠城”比赛。鞠城,又叫“鞠域”或“鞠室”,球场的意思。当时的球场分为有球门的和没有球门的两种。不设球门的球场比赛时双方各派六人,以连人带球进入对方底线为胜,球场设裁判员一人。有球门的球场,仿照一年十二个月,共设十二个球门,在球场东西遥相呼应,每个球门设守门员一人,比赛双方人数相当,有裁判长和副裁判长各一人执法。 史书记载,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把父亲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为使父亲开心,专门建新城组织斗鸡、蹴鞠等在家乡时常玩的游戏。汉武帝在宫中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的“鸡鞠之会”,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类似于今天的球星)。 汉朝,蹴鞠还是军事训练的重要手段,以提高身体机能,增强心理素质,磨练意志品质。由于蹴鞠运动的兴盛,汉朝还出现了研究这项运动的专著——《蹴鞠二十五篇》,并列为兵书。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体育专业书籍。 唐代的女子足球 唐代的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门,以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称为"白打"。唐人康骈写的《剧谈录》中记载了一个女子踢球的故事:京兆府的小官吏王超,有一天走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有一三鬟女子,年可十六八,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看渐众"。这个三鬟女子能够接住军中少年踢漏的球,而且穿着木屐,一脚把球踢了数丈高,可见其踢球技术的不一般。 唐代的球在前代的基础上,由两片皮合成的球壳改为用八片尖皮缝成圆形的球壳。球的形状更圆了。在踢球方法上,汉代是直接对抗,分队比赛,"僻脱承便,盖象兵戍",双方队员身体接触就像打仗一样。唐代分队比赛,已不是直接对抗,而是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以上是单球门,还有一种双球门。球场一边一个,队员使劲儿向对方球门里塞球。这已经接近现代足球的特点了。 唐代若干皇帝都喜欢看和踢足球。唐文宗,为避免大臣和后宫的鄙视,只能偷偷爬上“勤政楼”,观看广大子民踢球、摔跤。唐僖宗,典型“三好生”———好斗鸡,好斗鹅,还好踢足球。他亲自加入足球队,冲锋在前。 宋代出现世界首个足球俱乐部 宋代,足球运动进入黄金时期,出现世界首个足球俱乐部,球星辈出。 宋代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样,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 宋代民间还出现了专门的蹴鞠组织——齐云社,又叫“圆社”,负责组织蹴鞠比赛和宣传推广。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北宋时期的球星高俅就出身于圆社。 宋徽宗赵佶是个足球迷,他看了宫女踢足球后写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文献通考》介绍:"宋女弟子队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中山诗话》则记载了另一个因踢球而扬名的人。秀才柳三复球技出众,他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为了升官,他天天等候在宰相府球场的围墙外。有一天他终于等到球飞出了墙外,柳三复捡起球以还球为名进了相府,在拜见丁谓时,他把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头、肩膀、后背等部位巅球,球一直未落地,丁谓见此大悦,给了柳三复一个官职。 宋朝还组建了全国最专业的“皇家足球队”,有专门机构教坊主管,配置二十四或三十二名球员,平时生活在左右军,属于军事编制,类似今天的部队文工团。宋徽宗赵佶规定:凡朝廷有大型宴会,必须有足球表演赛;喝到第六杯酒时,足球运动员必须上场!当时对皇家足球队员的礼仪要求挺高,统一着装,赛前奏乐,赛后赢球要身披皇帝赏赐的锦缎拜谢皇恩。每逢国家重大节日和重要事情发生都搞足球比赛。足球比赛也用于接待外宾。 元明清:足球运动日渐衰落 元代,踢球已不再是节日的活动内容,也不再是宴会上的节目,而是和放荡行为相联系的娱乐。关汉卿等人的散曲中记述了男女对踢足球的情景。但这种男女对踢,已不是双方寻求自身的娱乐,而是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他人欣赏。 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足球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汪士秀》中,有较长的关于踢球活动的描写。该书中说:汪士秀是庐州人(今安徽省合肥市),南游洞庭湖,夜泊湖畔,忽见湖水中出来五人,拿出一个晶体透明的球来踢。汪士秀见那会踢球的老者像他父亲,便坐起在舟中观看。这时,恰巧那球落在他的身旁。汪士秀一时技痒,便起脚踢了回去,那老者见状惊呼道:"这是我们家传的流星拐踢法。”谁知汪士秀一脚踢的太猛,把球踢破了,霎时间湖上人球俱杳。原来那四人是鱼精。他父亲溺水被鱼精拯救留作仆役,踢的球是鱼膘做成。蒲松龄在写球被踢破下落时,用了这样一句来形容:"中有漏光,下射长虹,犹如经天之彗,直投水中,滚滚作沸泡声而灭。"如果把这一句话移来形容我国古代足球发展的过程,是再恰当不过了。 从以上可知,足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足球事业虽然有过停滞不前的时期,但总体来说,它还是在不断前进的。尤其是前两年,国家几部委联合印发的《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对足球教育、人才培养、设施建设都做了规划,传递出国家重视发展足球事业的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足球运动一定能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