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大山 俗话说,自古艰难惟一死。对于死亡,人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死亡之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谁也不知道,但濒死之人经历的种种挣扎和痛苦却是人所能见。在活着的时候,有兄弟姐妹,要好的朋友,死亡之后,阴阳两隔,即是百年之后,也不知道能否再见。如果是一个人孤零零地面对牛头马面,或是处于无边的黑暗之中,想想都可怕。 自古艰难惟一死(资料图) 道家对死亡有什么看法?有什么高招化解对死亡的恐惧?老子谈到生死的时候,说:“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对于这句话,通常的解释是说,那些对人类有过重大贡献或者品德高尚的人物,虽然他们死了,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千秋万世被人怀念,所以是长寿的。 但这样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老子不求名不求功,怎么死了还要留一个虚名让后人怀念?老子的一生闪闪烁烁,云里雾里,难道不是他不希望被世人所知才造成的吗? 再仔细分析这一句,“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不失其所”之“所”是什么?从老子整体的思想来看,只能是道,人不失道,故能久。死而不亡,是否可理解为肉体虽然死去,但悟道的话,与道同在,道不亡,精神亦不亡。 “不失其所者久”,“所”就是道(资料图) 老子对于死亡的问题闪烁其词,对于死亡的讨论,也就落在了庄子的身上。庄子喜欢以寓言故事来说明高深的道理,对于死亡,庄子的故事讲得特别精彩。 晋国国君巡察边疆的时候,得到一个美女叫丽姬。丽姬是晋国边疆地区地方官的女儿,离开父母的时候整日哭哭啼啼,等到了王宫,吃着山珍海味,睡着锦被大床,不由得后悔当初为什么哭。 讲完了这个故事,庄子说:“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我怎么知道死亡的人不后悔来到这个世界呢?好像死亡之后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还好。他又说:“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我怎么知道那些厌恶死亡的人就像那些流落异乡,长大了不知道回家的人呢?庄子把死亡当作回家,这个家,就是道。死亡不过是回归于道而已。 死亡不过是回归于道而已(资料图) 有了道作为依归,庄子对死亡没有恐惧。庄子的妻子死了,朋友惠施前来看他,他发现庄子有节奏的敲打着盆子,还一边唱着歌。惠施生气了:“尊夫人和你生活了这么多年,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现在她去世了,你不难过也就罢了,你竟然敲着瓦盆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妻子刚离去的时候,我何尝不难过,只是细细想来,她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也没有气息,就在若有若无恍恍惚惚之中,一种原始的东西变成了气息,又变成了形体,又变化成了生命。如今又变化为死。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那样循环不止。现在她静静的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这不是太不通达了吗?所以我鼓盆而歌,送她一程。” 对于道而言,生死是一个整体,有生就有死,有死才有生。 以另一种形式存在(资料图) 《庄子·大宗师》讲了一个寓言。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之与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于是结为好朋友。 子祀等四人是隐士,他们看穿了生死,在互相讨论的时候达成共识,无是头,生是脊椎,死是尾巴。“无是头”指生命之前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生是脊椎”指生命的过程;“死是尾”,指死是生命的结束。从无到生到死亡是一个整体,在整体里面,生还是死又有什么可抱怨,可恐惧的呢? 所以,庄子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安时,指生命的过程中随遇而安,处顺,指在人生的终点,顺应死亡的到来。有了这样的觉悟,那么,哀伤还是快乐都不能损害内在的精神。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资料图) 生死皆随顺,因此,庄子对人生的态度是“知之莫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知道世间的事无可奈何,就坦然接受为自己的命运。这与儒家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儒家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两种人生态度并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如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去追求自我的完美;以“知之莫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平静,去面对世俗的生活。 (编辑:灵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