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听到两位文化界的前辈在讨论书法核心,其中一位前辈提出量化欣赏思维、科学书法等,六甲番人愚钝,觉得太深奥了,听不太懂,耐着性子琢磨了良久,最后觉得还是按自己的理解更好。 六甲番人认为,传统的艺术包括书法、诗歌、绘画等,其美俱在神韵二字。 何谓神韵,用大白话讲,就是你看的时候,不觉得矫揉造作,觉得开心,看过一次,还想看。 ![]() 一、书法的神韵 缺乏神韵的字,即便是写得如印刷字体一般,也是如同现代科技生产的美人,五官精致,初看每个部位都没毛病,但还是不够耐看,您看了第一眼或会喜欢,也就喜欢一回,看多了就腻烦。 而有神韵的书法作品,是将简单的笔画融合在一起,不会有拼凑的痕迹,也就是所谓的浑然天成。书法的神韵,是有血肉的丰满,是有筋骨的硬朗,是有灵魂的生动。 ![]() 二、诗歌的神韵 历代诗评家都提过神韵,至清初王士禛的《神韵集》才力倡以神韵论诗,笔者认为可行,不过王士禛认为只有空寂超脱才是神韵的境界,笔者则持保留态度。 还是和书画一样,诗歌的神韵在于浑然天成,在于血肉丰满,在于筋骨硬朗,在于灵动隽永。读一首好诗,如饮一杯好酒,会让你体会再三,回味无穷,所以,不妨以“是否耐读”来检验一首诗是否具备神韵。 ![]() 三、虽不完美,也可有神韵 有时候,我们看一幅书法作品,或读一首诗,明知笔法还有缺,明知词句有些平淡,但还是喜欢,这或许就是因为这诗书有了神韵,如同古龙小说《绝代双娇》中的女主角苏樱,五官分开看很平淡,但合起来看,却是绝代风华。 ![]() 当然,脱离基本的笔法、结构、章法去谈书法的神韵,脱离基本的字义、韵律去谈诗歌的神韵,也是不成立的。一位美人可以皮肤不怎么白,但也不能像黑猩猩一般吧。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