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赟秋 崇祯十年岁末,张英出生在南直隶桐城县的一个读书人家庭。此时,明王朝大厦将倾,时局就如同这隆冬的气候,晦暗不明,寒气逼人。 明朝末年,时局动荡,人心惶惶(资料图 图源网络) 接下来的几年里,大伯山东左布政使张秉文战死济南,明朝覆灭,曾任浙江巡抚的堂叔张秉贞被多铎带到北京,前途未卜。张氏一家老小避乱南京,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煎熬。 即便是颠沛流离,父亲张秉彝、母亲吴夫人仍勤于督学。母亲每晚都要隔着窗户,听张英兄弟的读书声,如果深夜不倦,母亲脸上就会挂着微笑。父亲则出题数百,放在大斗里,定期取出测试,文章写不完,绝不许睡觉。 就这样,经过严格训练,加之天资聪颖,张英自然文采华章,与众不同。桐城知县邬汝楫像是预言家,夸他“文笔瑰奇,行谊端洁,翘然负公辅之望”,意思是张英德才兼备,必能当辅国重任。 是啊,国家改姓了,可天下还在,老百姓还要穿衣吃饭,江山还得读书人出来指点。 皇帝的讲师 康熙六年(1667年),张英考中进士,钦选翰林院庶吉士。皇帝说:“今欲于翰林内选择博学善书者二员,常侍左右,讲究文义。”于是,大臣们海选了一番,推荐了张英和高士奇。精湛的儒学功底,让他成了皇帝的讲师。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张英就要出发,走到宫门,看门太监们都还提着灯笼。排队进宫,到了南书房,抬头一望,殿角还隐隐挂着几颗星星。 张英以自己深厚的儒学修养成为康熙讲师(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英比康熙大十八岁,从康熙十六年到二十年,他们都朝夕相处,寒暑不辍。课程都是经史典籍,如《尚书》、《通鉴纲目》、《易经》,统统一句句地过,让儒家仁者爱人、治国理政的思想滋养着年轻皇帝。 他们有时讨论前朝兴亡。康熙说:“古来朝代变更,像夏桀商纣,都是暴君,亡国咎由自取。而像明朝崇祯,没有大的过失,却亡了国。根子在于大臣都背公徇私,混淆是非,少有公忠体国之人”。 张英分析道:“明末之弊,莫大于朋党之争。大臣各立门户,彼此倾轧,置国事于度外,以致溃败不可收拾”。 康熙又言:“明朝中期,皇帝治国宽厚,这是好事,可是过于放纵。”张英一边肯定,一边引导:“皇上说得在理。明朝前期,治国过于严苛,所以后来转为宽仁。但从来都要宽严相济,这才是治国的大道”。 康熙有时会问到百姓生活,张英就不失时机地反映民间疾苦。有天,康熙说:“朕听说江北、湖广一代久旱无雨,老百姓没有收成”。 张英忧心忡忡地回道:“我的家乡桐城六月以后就没有雨水,收成不过往年的十分之一。现在谷价贵到和京城一样了,不知道冬春之际,老百姓怎么生活,估计不少人都会饿死了。皇上操心于此,真是万民之福。”不久,朝廷便免去安徽一带的赋税,百姓额手相庆。 张英并没有让皇帝埋首故纸堆,而是找机会让康熙了解百姓的真实情况(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英去世几年后,康熙还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这次对话。他说:“当年,张英曾说桐城县米价一两银可得三石”。 寒士的伯乐 隋唐以来,朝廷选拔人才都靠科举,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大比。多少人寒窗苦读,只期望有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层层突围,接受挑选。 康熙十二年(1673年),张英第一次担任会试考官,却遇上了有人行贿,送的银子还不少,足足千两。面对诱惑,张英一口拒绝了。 他回家告诉妻子姚夫人,姚夫人很是赞同。姚夫人说:“穷人家有人送个三五两银子的,柴米就充足了,一家老老小小都知道,欢天喜地的。现在,突然来个千两白银,一夜暴富,又有何颜面向家人、孩子交代?” 可是,京城生活成本高,张英一个穷翰林,薪俸微薄,家中实在窘迫。张英踏进考场阅卷,就封闭了起来。 张英书法(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家里没了经济来源,一家人靠着几斗面粉,吃了将近一个月的面汤。后来,身为副主考、也是桐城人的姚文然听说此事,感叹良久,说道:“张英能清廉如此,实在难能可贵!” 其实,张英能这样,一方面是自己品行高洁,另一方面也源自他对人才的爱惜。他饱尝过赶考的种种艰辛,曾写诗道:“十年犹记行人苦,风打篷窗雨似丝”。 因此,面对能决定命运的一张张试卷,张英倍加体谅,反复掂量,生怕有什么疏忽,辜负了考生的良苦用意。他说:“敢负昔年辛苦地,杏花曾见泪痕来”。 每当录中一份试卷,他总要手抚卷面,喃喃低语:“希望你珍惜机会,勉成正直之士,以报效国家。”仿佛考生就站在他面前,聆听着他的叮嘱一般。 张英担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后,就更加爱护翰林们,注重鼓励他们的锐气。康熙需要用人时,张英总会推荐那些勤于读书、洁身自好的年轻人。 推荐之后,张英从不透露半个字。在他看来,选人用人就是公事,是履行院长义务,而非个人恩情,以至于那些因张英进言得到提拔的人,一辈子都不知道是谁推荐的。连康熙都说:“张英每有荐举,从不令人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