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的榜样 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注重家风传承,以延续美德。张英也不例外。 他和姚夫人从小青梅竹马,一颦一笑间,都心意相通。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身为礼部尚书的张英主持纂修《平定朔漠方略》,连日住在畅春园,无暇回家。 家中秋兰开放,姚夫人一面惋惜“兰花盛开,未得共赏”,一面又安慰丈夫“寄语主人莫惆怅,秋花烂漫待君回”。 张英回家后,虽然兰花已谢,但他仍满怀热情地给妻子写诗:“携手偕为仙侣去,芙蓉岛在白云端”。希望日后一起回桐城,在龙眠山芙蓉岛做一对神仙伴侣。 张英既是体贴的丈夫,也是位细心的父亲。对于孩子,他懂得欣赏,懂得及时鼓励。有次退朝回家,六岁的小廷璐缠着他,讨要宫中水果吃。 张英重视家风家教,著有《聪训斋语》一书以教育子女(资料图 图源网络) 面对懵懂的小儿,张英并不嫌烦,写了一首《嘲璐儿》,其中有句:“娇痴索问朝回日,窃得官盘细果无”。名为嘲讽,实是怜爱,这其中是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和耐心。 张廷玉幼年也依偎父亲膝下,接受张英亲自教导。十岁时,小廷玉就能背诵《尚书》《毛诗》,张英高兴地写诗道:“已通典诰兼风雅,远胜尔翁十岁时”。希望孩子胜过自己,这正是做父亲的殷殷期望。 张英一门和美相处,对外也是扶弱济贫。他每个月都要积余点钱,攒在一起,专门用于接济贫寒。他说:“能多作好事一两件,其乐逾于日享大烹之奉多矣!但在勉力而行之”。对他来说,能长期坚持做好事,比每天吃大餐还要快乐得多。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腊月,张英六十大寿。别人家向来是请戏班子、大宴宾客,但张英夫妇却赶制百件棉衣,安排家人走上街头,将棉衣送给路边受冻的流民。 因此,这样一位时时以宽仁为怀的人,又怎会为了三尺之地与人对簿公堂呢?他以和为贵,带动邻居吴家共让六尺之巷,不仅方便了路人,也为子孙作出了榜样,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六尺巷”的故事便足见张英的胸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官场的清流 张英不贪恋官位。他担任大学士才两年,就急流勇退,辞官回家,过起了隐居生活。 他不愿与名利中人往来,认为“大约门下奔走之客,有损无益”,却对平民百姓很亲近。他在桐城龙眠的双溪园林,没有围墙栅栏,“任樵者取径”,以方便过往乡民。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南巡途中对张英说:“汝历朝三十余年,日侍左右,从无过失。今闻居乡亦极简静,可谓善到极地”。 就是这样一位喜爱清静的老人,遇事却不回避矛盾,还和在朝时一样,有着爱国惜才的公心。就是康熙这次南巡,江宁知府陈鹏年不愿阿谀逢迎、加重百姓负担,遭人构陷,以至于被皇太子胤礽告到康熙面前,要杀陈鹏年。 正巧张英到来,康熙便征询他的意见。张英一脸沉静,中肯地说了一句:“吏畏威而不怨,民怀德而不玩,士式教而不欺,廉其末也”。 意思是陈鹏年做官,下属敬畏他的威严,却不私下埋怨他;老百姓感恩他的仁德,却不轻视他;读书人争相效法他,却不欺瞒他。 虽然晚年隐居双溪,却仍有惜才之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么,至于清廉呢?那只是陈鹏年的小优点。听到这里,康熙扭头问胤礽:“那还要杀他吗?”胤礽一时竟无言以对。陈鹏年后来官至河道总督、兵部右侍郎。一代治河能臣,就这么着被张英救了下来。 其实,正是一秉至公、心底无私,才让张英心境平和恬淡,进退得体,无争无畏,犹如纷扰的政坛中的一股清流。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深秋,张英在桐城去世,享年七十二岁。此时,国家安定,黎民生息,世上少有乱离之人。康熙皇帝御赐碑文,对张英盖棺论定:“如止水之常澄,素怀淡定;若春风之自蔼,善气冲和”。 像澄澈的清水,像和煦的春风,这就是张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