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大明张天师评传丨张宇初:张三丰始末

http://www.newdu.com 2018-08-28 腾讯道学 贾来生 参加讨论

    文/贾来生
    其实,对张三丰产生浓厚兴趣的绝非成祖一个,他的老爸朱元璋,还有后来的皇帝以及湘王朱柏都曾发此奇想。史载,明代前期诸帝寻访张三丰的活动共经历了两个朝代,前后达26年之久。据樊光春教授考证,其中实质性找寻的工作共计八次,分列如下:
    
    张三丰(资料图)
    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首次下令寻访张三丰,“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有张玄玄可请来”(《明书》)。只是因为张三丰不愿再步唐代赵归真和宋代林灵素之后尘而不得善终,所以“终求不得”。
    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首次展开寻访张三丰的活动。当时有淮安人王宗道自称与张三丰相识,所以被国子助教王达善举荐给明成祖朱棣,他奉旨出访前后达10年之久,足迹遍于全国,“无遇而还”。
    永乐五年(1407),明成祖为了搜寻失踪的建文帝,分遣郑和、胡濙分水陆两路进行暗中调查。给胡濙的任务中,则以寻访张三丰为主。胡濙偕同内侍朱祥及詹事府主簿张朝用(用遆)同赴武当山所在地均州,又沿汉水西上,对传说张三丰隐居之处的金州香溪洞(今安康市南)、洋州(今洋县)酆都山和城固洞阳宫进行了详察。雍正年间《陕西通志》卷九十七还记载道胡濙在金州香溪洞题有《奉命访张三丰到香溪祠》一诗:
    
    香溪洞(资料图)
    枝头小鸟语间关,野径无人自往还。
    扶杖香溪临绝壁,石桥空听水潺潺。
    此诗流露出仙不遇的惆怅心情。而民国《洋县志》卷八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
    永乐间,命礼科给事胡濙遍诣名山访求三丰,至酆都山。三丰正趺坐古柏下,咫尺不见。至今树下蝼蚁不生。
    
    洋县风光(资料图)
    永乐六年(1408),明成祖命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寻访张三丰。
    永乐七年(1409),再次敕命张宇初寻访张三丰。
    永乐十年(1412)二月,成祖召见据说是张三丰弟子的武当高道孙碧云,除赐诗委以寻访张三丰的重任外,又亲自撰写了致张三丰的《御制书》:
    
    武当山香火(资料图)
    皇帝敬奉书真仙张三丰先生足下: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尝遣使致香奉书,遍诣名山虔请。真仙道德崇高,超乎万有,体合自然,神妙莫测。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敬再遣使致香奉书虔请,拱俟云车风驾,惠然降临,以副朕拳拳仰慕之怀。敬奉书。
    同年三月,成祖又令孙碧云在武当山为张三丰创建道场,让他对张三丰旧居遇真宫“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其规制,意来闻,朕将卜日营建”。
    1417年(永乐十五年),折腾了13年之久的明成祖仍不甘心,再度遣宝鸡医官苏钦及龙虎山道士分途四处寻访,结果无功而还。
    1459年(天顺三年),为了纪念这位两代皇帝梦寐以求而终未谋面的遗世真仙,明英宗追封张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并亲自撰写了制词予以颂扬,在五当山和宝鸡金台观,分别刻立有英宗书制碑文:
    
    宝鸡金台观(资料图)
    朕惟仙风道骨,得天地之真元;秘典灵文,集阴阳之正气。顾长生久视之术,成超凡入圣之功。旷世一逢,奇踪罕见。尔真仙张三丰,芳姿颖异,雅思孤高,存想专精,炼修坚定。得仙家之玉诀,饵金鼎之灵膏,是以名隶丹台,神游玄圃。去来倏忽,岂但烟霞之栖;隐显渺茫,实同造化之妙。兹特赠尔为通微显化真人,锡之诰命,以示褒崇。于戏!蜕形不老,永惟物外之逍遥;抱道绝伦,益动寰中之景慕。尚期指要,式惠来英。天顺三年四月十三日。
    那么,张三丰到底是何方神圣呢?让我们来看《明史》的记述:
    张三丰,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尝游武当诸岩壑,语人曰:“此山,异日必大兴。”时五龙、南岩、紫霄俱毁于兵,三丰与其徒去荆榛,辟瓦砾,创草庐居之,已而舍去。
    太祖故闻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觅之不得。后居宝鸡之金台观,一日自言当死,留颂而逝,县人共棺殓之。及葬,闻棺内有声,启视则复活。乃游四川,见蜀献复入武当,历襄、汉,踪迹益奇幻。
    
    鹿邑太清宫(资料图)
    永乐中,成祖遣给事中胡濙偕内侍朱祥赍玺书香币往访,遍历荒徼,积数年不遇。乃命工部侍郎郭桓、隆平侯张信等,督丁夫三十余万人,大营武当宫观,费以百万计。既成,赐名太岳太和山,设官铸印以守,竟符三丰言。
    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然皆不可考。天顺二年,英宗赐诰,赠为通微显化真人,然莫测其亡也。
    

作为正史的《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交代了张三丰的籍贯、道术、主要经历、朝廷寻访等基本事实,但仍然有很多地方疑点重重。张三丰确实是一位著作颇丰、思想深刻、行为怪异、诙谐幽默的旷世隐仙。他有学道的老师,也有得其精髓的得道弟子。华山道士孙碧云,据传为张三丰的亲传弟子。孙碧云(1345—1417),冯翊(今陕西大荔县)人,13岁入华山为道士,学陈抟之内丹术。后居华山半截山,后世建孙碧云庵。史载“孙碧云道庵,庵下溪中有巨石大窝,世传孙碧云受张三丰仙人之道术,驭鹤引凤。”
    
    华山(资料图)
    同样是被命令找寻过张三丰的任自垣编写的《太岳太和山志》将他列为张三丰的亲传弟子,应该比较可信。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明太祖因梦召孙碧云至南京并问其“三教优劣”。孙碧云依据全真道三教合一的基本认识回答朱元璋说:“于道言之,则无优劣之辨。教虽分三,道乃一也……此三教之说,途虽殊而归乃同矣,虑虽百而致乃一也,本无优劣之辨。”明成祖继位后,在遣使寻访张三丰的过程中,于永乐十年(1412)召孙碧云至京,并赐诗。此诗今载于雍正《陕西通志》卷九十五:
    太华山高九千仞,幽人学道巢其巅,
    云边一卧知几年,缘崖铁锁尝攀缘。
    世间万物无所累,饥食琼芝渴乳泉。
    炼龙还丹握化权,三关透彻玄中玄。
    高奔明月呼紫烟,绛宫瑶阙长周旋,
    玉华灵芽植丹田,明珠一点方寸圆。
    只今邂逅契心期,青瞳绿发烟霞姿。
    福地洞天游欲遍,逍遥下上骖虬螭,
    若遇真仙张有道,为言伫俟长相思。
    
    武当山建筑(资料图)
    朱棣向孙碧云赐诗,显然是为了让孙碧云帮助寻找其师张三丰。明成祖为了得见张三丰,真是费尽了心机。
    未完待续……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获作者授权连载发布,文/贾来生,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作者本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