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江 天生众人,气质不一,性情各异。 没有绝对相同的倒影,也没有绝对相同的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也许你可以做到“天下谁人不识君”。可真实的情况可能往往是“相识满天下,知心有几人”。孤独已然注定,只是每个人的境遇不一样,遭遇的程度有所不一样。 如果有幸得遇知心的朋友,固然是幸甚至哉。如不幸无人理解,造物主亦别有慧心,使之与物相交。 正所谓“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花无蝶则寂寞开无主,山无泉则无生趣,石无苔则无意趣,水无藻则无生气,乔木无藤萝则无幽趣,人无癖则无所寄托。无寄托则满怀情义向何处倾诉。 千古之音,伯牙和子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即感慨:“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遇上一个真正能理解自己的知音是何其困难,知己难逢,可人总是有这个需求。 正因为每个人实际上是寂寞孤独的,这孤寂又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人类才不得已而发明产生了众多游戏与兴趣爱好,聊以寄托内心难以排遣之情。 《幽梦影》曰:“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鹅以右军为知己;鼓以祢衡为知己;琵琶以明妃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若松之于秦始;鹤之于卫懿;正所谓不可与作缘者也”。 得一知己,此生无憾。此又谈何容易,故而人中知己难寻,转而寄情于物,亦不失君子之风。 历代都有收藏大家,专收各式古玩(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渊明独之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情远致,悠然自得。林和靖梅妻鹤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之姿与人物之清,表里合一。 王徽之爱竹成癖:“何可一日无此君!”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无不是一种精神寄托与表见。 张竹坡曰:“人中无知己,而下求于物,是物幸而人不幸矣;物不遇知己,而滥用于人,是人快而物不快矣。可见知己之难。知其难,方能知其乐”。 读书品茶,亦是文人佳趣(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间没有知己,转从物中求之,是物之大幸,幸其得人赏爱;这也是人的不幸,不幸世间竟无一人理解与欣赏自己。由此可见得知己之难,知其难,才更见知己之可贵与可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