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棻(1909—1977)生于苏州,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程千帆(1913—2000)生于长沙,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中学,随即考入金陵大学中文系。1934年9月1日,汪铭竹、孙望、程千帆、沈祖棻等一批文学爱好者组织“土星学会”,并创办了刊物《诗帆》。程、沈二人在交往中擦出爱情火花,毕业后不久抗战军兴,遂于1937年9月1日在安徽屯溪仓促成婚。1944年秋,程千帆任教于四川大学与成都中学,1945年秋季任教于武汉大学。沈祖棻1944年秋季任教于华西协合大学,1947年养病待产,一直赋闲在家。1947年底分娩时,庸医将手术巾缝入其腹内,长期病痛不愈,先后做了八次大小手术,才找到病根。这次医疗事故严重损害了沈祖棻的健康,以致她长期在家养病,直到1952年秋,方在苏南师范学院任教,后转入南京师范学院,与丈夫两地分居。1956年6月,沈祖棻被武汉大学聘为中文系副教授,方与程千帆团聚。1975年12月,沈祖棻奉命退休。1977年初,程千帆的户口终于从沙洋农场迁回,当年4月25日,他们赴宁沪探亲访友,6月27日,在返回武昌离家只有500米时,发生车祸,沈祖棻不幸罹难。此后,程千帆以整理沈祖棻遗著来寄托自己的哀思。程千帆1977年7月退休,1978年8月被匡亚明聘为南京大学教授,从此他和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都翻开了新的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