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诚 卫国蘧伯玉与孔子一生为挚友。 孔子选择朋友非常严格,“友直,友谅,友多闻”(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有两次住在蘧伯玉家,前后达九年。蘧伯玉的思想、言行对儒家学说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孔子曾称赞蘧伯玉是真正的君子:政治清明,则出仕辅政治国;政治黑暗,则归隐山林。 《论语·宪问篇》记载,有一天,蘧伯玉派人来拜望孔子,孔子向来人询问蘧伯玉的近况,来人回答说:“他正设法减少自己的缺点,可却苦于做不到。” 来人走后,孔子对弟子说:“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啊。”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力求使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岁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过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更何况是善于发现己失的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谓“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蘧伯玉,这个富于自省精神的人,每一天都在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和不足,力求使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到五十岁那一年,依然在思考前四十九年的过错。 这种五十年如一日的自我反省、自我改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 《易经》之复卦告诉人们,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所犯的种种失误,要有所作为,必须根除错误,改过自新,重新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顺应时代,调整自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复卦的下卦震为雷为阳,上卦坤为地为阴,象为雷在地下。阳气在下方生发活动,自然上升使阳刚返回,使万物生生不息。 因行动顺应自然,所以出入无疾,朋友相助,没有灾咎,无往不利。七日来复,是阴阳消长、天地循环的周期。利有攸往,是因阳刚之道渐长的缘故。 由此可看出天地生生不息、养育万物的意志。此卦揭示了改过迁善,往复自新,复归正道,周而复始,是天地运行之正理。 自我革新,这需要“智慧”,善于反省,发现自我的错误不足;这需要“勇气”,不固着旧我的错误不足,坚决摒弃弥补;这需要“仁德”,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生生不息创新不已。智、勇、仁,缺一不可。 儒门四教:文、行、忠、信(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正是因为我们不断地省察发现、摒弃纠正、建设创造,才使得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才使得生命不断地成长与壮大。在不断的自我革新中,保持着生机和活力,来度过每一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