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琴棋书画 > 其它 >

诗书咏明月 水墨话中秋

http://www.newdu.com 2018-09-26 书画界艺术 newdu 参加讨论

    
    资料图
    中秋圆月,
    曾照亮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灵,
    使他们感慨万千,并付诸于笔墨之上,
    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书画精品。
    时值佳节,
    书画君也带大家一览
    那些记录在宣纸上的“水墨中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来自书画界艺术00:00 04:01
    1、王献之《中秋帖》
    
     草书
    此贴与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珣《伯远帖》三帖,
    被乾隆皇帝誉为“三希”,
    意为此三帖乃希世珍宝。
    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如何断句,不禁令人遐想。
    帖用竹料纸书写,
    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
    约到北宋时方出现。
    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
    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局部
    2、宋徽宗《闰中秋月》
    
     楷书
    此贴为“瘦金体”的典型作品之一,
    用笔劲健挺拔又不失妩媚,
    加之紧密而婀娜的结体,
    不但衬托出诗句本身的意境,
    也让人体会到浓艳而优雅的气氛,
    是“瘦金书”中偏于柔美的风格。
    闰中秋月
    桂彩中秋特地圆,况当余闰魄澄鲜。
    因怀胜赏初经月,免使诗人叹隔年。 
    万象敛光增浩荡,四溟收月助婵娟。
    鳞云清廓心田豫,乘兴能无赋咏篇。
    
     局部
    3、米芾《中秋诗帖》
    
     草书
    《中秋诗帖》即《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
    是米芾中秋登海岱楼所作。
    海岱楼位于江苏涟水,
    是许多文人登览赋诗的旅游景点。
    在诗的后半,
    米芾引“吴刚伐桂”的典故,
    谈到若非吴刚日复一日,不停地砍伐桂树,
    快速生长的桂枝,必定撑破月轮。
    以此暗喻自己的仕途常为人所阻,
    无法充份施展。 
    释文: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
    信书亦一难事。
    
    局部
    4、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局部
    “有竹庄”,为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
    此卷为沈周晚年杰作,
    整卷由画面与书法两部分组成,
    画面描绘的是沈周在“有竹庄”内的平安亭
    与友人中秋饮酒赏月时的情景。
    书法部分则是沈周满怀激情,
    以七言律诗的形式,
    抒发其与浦汝正等友人中秋赏月时的心情。
    画作格调疏简,意境高旷,
    书法沉着稳健,苍劲老练。
    整卷书画诗文相映成章,
    堪称诗、书、画三绝。
    
    
     局部
    
    
    
    局部
    5、陶成《蟾宫玉免图》
    
     明陶成蟾宫玉兔图
    传说月中有蟾蜍而得名。
    图中桂树枝繁叶茂,湖石、巉岩岌立,
    树下绿草如茵,群芳争艳,
    这可能就是作者想像中的蟾宫景色。
    6、唐寅《嫦娥执桂图》
    
    《嫦娥执桂图》 
    画中嫦娥裙带飘拂,神形温柔,手持挂花,
    似非才子莫得。
    线条圆和流畅,勾染得当,
    面部敷白色晕染,如月色清凝,皎洁典雅。
    右上自题:
    广寒宫阙旧游时,鸾鹤天香卷桂旗。
    自是嫦娥爱才子,桂花折与最高枝。
    7、五代《浣月图》 
    
    《浣月图》 
    庭院深处,枝叶苍郁欣茂,花卉竞吐芳香。
    奇石上盘踞的蟠螭,正低伏泻水,
    池中波纹荡漾。
    盛装妇人,手捧明珠,
    欠身欲取水涤珠,对月祈福。
    此作或与古代的拜月风尚攸关。
    图中妇女穿着
    以及焚香女侍腰间所戴的长柄宫扇等物,
    确有五代北宋遗意,
    不过背景林木描绘
    则透露出南宋后期的风格,
    推测可能是南宋或元代时人据旧稿所绘,
    但画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眼神表现,
    让人看了不禁回味再三。
    
    局部
    8、金农《月华图》
    
    《月华图》
    此图是金农晚年画赠友人之作。
    传统作品中,
    月亮往往被赋予神话色彩,
    内有嫦娥、玉兔、桂树等,
    在文人画中,更多的是作为补景出现。
    而此图的构思则别出心裁,
    以写实的手法直接表现月亮的光华,
    以奇致胜。
    只有一轮满月,
    外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光芒。
    此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9、张大千《嫦娥》
    
    《嫦娥》
    月桂树下,
    嫦娥怀抱玉兔,神态安然,
    没有翻版古人样式,给人以亲近之感,
    属于张大千早期仕女人物之典型特色。
    此图由于非闇题签。
    中秋节,
    秋水清漪,金风玉露,桂香熏透。
    酥饴小饼,河蟹正黄。
    湖上泛舟,窗下抚琴。
    举杯邀月,千里与共。
    愿最耀眼的明月,照亮你的团圆美满,
    望最清雅的书画,丰富这个喜庆佳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