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去权威化,即平等性 尼葛洛庞帝将此比喻为“沙皇退位、个人抬头”。张筱荣则认为,去权威化的网络特性表现在网络政治文化当中便是对权威的颠覆,个性的张扬。{20} 他们立足于文化主体政治地位的特点,参照前网络时代政治文化形成的过程,诠释了网络技术赋予网民的身份平等、表达自由的特征。毋庸置疑,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开放性等特质,打破了前网络时代政府对政治社会化的管控与监督,使得不同的政治观点得以自由表达。这不仅导致网络政治文化的多元化,而且致使主导型政治文化难以形成,甚至使得在现实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在网络社会中也显得“无能为力”,致使网络政治文化体系内部呈现出主文化缺位与亚文化多元并立的态势。相比前网络时代的政治文化而言,网络政治文化确实具有显著的去权威化特征。然而,目前各国政府作为垄断技术的持有者,依然对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引导力。它们通过出台相应的网络准入制度和网络治理法规,依托网警、电子部队、网络管理员及黑客等部门和人员,通过断网联网、网速设置、信息过滤、发表评论及信息炸弹等手段,达到控制信息的种类、数量及性质的目的,以期重新占领网络的意识形态阵地,引领网民的政治文化发展方向。 5. 高速性,亦称高时效性、时代性等 网络政治文化作为一种依托网络发展起来的文化,内化了网络技术的高时效性,这主要表现在形成、传播、“终结”及内容指向等四个方面。首先,网络创设了大规模网民政治生活的“大广场”,提供了大量的政治认知素材、便利的接入渠道及强大的交互模式,使得网民政治生活实现了随时随地、轻松便捷的革命性转变,致使网络政治文化形成的时间跨度得以极大地缩短。其次,相比现实政治文化利用报纸、广播及电视等政治社会化工具而言,网络政治文化的网络介质使其实现了跨地域、超国家的“光速”传播。再次,网络新词汇、流行语忽盛忽衰的现象,在印证网络文化生命周期短暂的同时,也佐证了网络政治文化同样的命运,只是表现为形式的“终结”而非本质的改变。网络政治文化的对抗型、合作型及服从型等性质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相比现实政治文化而言,易变性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在表现形式上的变化却较为明显,直言不讳的批判逐渐让位于调侃、讽刺与挖苦,义正辞严被幽默风趣等形式所取代。最后,网络社会实现了对现实社会适时、同步的“映射”,使得政治文化不断更新,体现出较强的时代特征。可以说,网络政治文化的这一特征离开了网络的高效、快速与便捷等优势是无法实现的。但相对于现实文化而言,网络政治文化确实呈现出较强的时代性与高速性。 此外,网络政治文化还具有表达真实性、直观可视性及形成过程的双向选择性等特征。网民借助虚拟的身份直接表达出来的政治态度,比通过问卷、观测等社会学或心理学手段得出的结论更为真实;这种表达不是通过无形的语言和行为,而是通过能够直接观测的文字、图像及表情等可视符号,盡管这些符号都是虚拟比特的编码,但却以虚拟“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其形成过程中,网民对政治信息的消费和网络媒体对信息的供给都存在明显的选择性,网民依据兴趣爱好而选择信息浏览,网络媒体则出于网民消费的需求而选择性供给。{21} 三、网络政治文化的影响 网络政治文化的影响可以辩证地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丰富网民的政治知识,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以及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等方面;消极影响主要涉及到网民个体的政治心理,社会政治文化的体系结构,以及政治体系运行的顺畅与绩效等等。 1. 网络政治文化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网民政治知识的扩容。网络政治文化对网民政治知识的扩容功能,源于其形成之初虚拟的政治认知实践。网民消费的网络政治信息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电子政府提供的“知识型”信息。这些信息涵盖了政治本质、政治价值、政治体系结构、政治运行机制、政治参与渠道、政党制度、行政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及政治领导人等方面。这类信息因其权威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得网民政治知识的激增成为了可能。二是意见领袖传播的“引领型”信息。此类信息的生产者大多是具有政治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或资深媒体人等,他们针对特定的政治事件发表专业性的解读,从而对广大网民进行特定的政治价值引导,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后者对政治的了解。三是网络新闻媒体发布的“事件型”信息。网络媒体出于“点击”经济利益和网民“猎奇”心理需求的双重考虑,更加注重对政治事件的及时报道,在政党选举、政策评议、行政监督、社会管理及民生民情等信息中夹杂着相关的政治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民的政治认知。四是普通网民发表的“零散性”信息。网络媒体提供了网民互动的渠道与平台,在类似新闻评论栏目中积聚着大量网民的政治意见,在“评论胜过报道”的情况下,此类信息也将极大地重塑网民的政治知识结构。 网络政治信息生产者的多元化、性质的多样化、渠道的多重化、形式的趣味化及受众的群体化等,共同决定了网络政治文化具有对网民政治素养的涵化功能。然而,各类政治信息所传播的政治价值和网民的选择偏好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政府输出的信息往往政治价值导向明确,意见领袖则以专业、客观及公正著称,网络媒体秉承价值中立的立场,而网民的评论则充满了挑剔、诟病与嘲讽。普通政治型网民在信息选择上更是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热衷于网络媒体发布的信息和网民的一般性评论,而疏忽了政府的权威发布和专业人士的深度分析。总体而言,裹挟着网络政治文化的各类政治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对网民政治知识的积累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即便是那些感性、虚假和偏激的负面信息,也有助于增强网民的辨别能力。 政治知识的不断扩容,提高了网民的政治认知水平,增强了网民对海量信息的识别能力,有助于网民理性、健康的政治心理的发育和参与型政治文化的培育,也将对网民整体政治素养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公民政治参与水平的提高。政治参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22},“是普遍吸引所有的劳动者来管理国家”{23}的过程。公民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其政治行为取决于政治社会化所缔造的政治文化。在网络时代,网络政治文化蕴含的政治参与功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主要表现在:首先,网络政治文化极大地激发了网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政治生活程序的繁琐、利益的纠葛及时效的迟滞等,严重压制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而网络创设的虚拟环境和网络政治文化的群体效应,将现实政治生活中压制的政治热情“引爆”,出现了网络政治参与胜于现实政治参与的态势。其次,网络政治文化借助不同主体通过不同渠道发布的不同形式的政治信息,将政治参与的知识、技能、渠道、方式、技巧和经验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给网民,使其不断增强对政治参与的了解,规范政治参与的行为。再次,网络政治文化强大的同化能力不断整合网民政治心理结构,“突破了网民的阶层局限与信息局限,进一步增强了网民的力量”{24},从而实现了对政治参与行为的引导,致使政治行为趋于统一。最后,网民通过电子邮件、评论、在线交流及参与网络调查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既是对特定政治价值取向的反映,又是对现实政治参与的实践检验。在虚拟政治实践过程中,网络政治文化得以不断调适,政治参与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也为现实政治参与积累了经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