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教育的底线:让孩子拥有生活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

http://www.newdu.com 2018-10-16 腾讯儒学 余柯嘉 参加讨论

    文/余柯嘉
    近年来,高校学子在学校出于各种原因自杀的案件屡见不鲜,这是值得每个人反思的现象。
    
    部分高校研究生承担繁重的科研压力(资料图 图源网络)
    接受高等教育的天之骄子,人们眼中的精英,社会未来的栋梁,却选择以这样轻率的方式草草结束了生命。
    这究竟是谁的错?难道丰富的知识却不足以转化成智慧、勇敢、坚强、乐观等美好的品质吗?难道教育不能使我们变的更聪慧,更坚强,更美好吗?那我们接受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如此悲剧,既有个人的责任,也有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但同样地,作为承担了绝大部分教育工作的学校,也应对此反思。
    法律中规定了教育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给予了每个人能够接受教育的机会,可法律却没对教育的具体内容作出规范。
    也许因为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它需要一代代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但可以肯定的是,学校教育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
    从古至今,学校都在同时承担着灌输知识和促进人格修养的作用。在孟子大同社会的建构中,学校作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承担了传播人伦教化,六艺之学的责任。
    此后,学校还逐渐发展出了不同的等级,为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相对应的教育内容。但它的两大核心却一直都没有改变。
    
    不管在哪一阶段的教育,老师都必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古老的学则《弟子职》中,就曾对学生入校后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态度,道德修养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平日里,学生除了在生活上要尊敬师长、温柔孝悌,在学习上要谦虚恭心,互相扶持;与人交往还要做到正直仁义。
    此外,书院规定实施五教,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来纠正当时官学中“务记览、为辞章、钓声名、取利禄”的为功名利禄而教学的流弊。
    中国最早的“校规”,由朱熹亲自拟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提出了包括行“五教”,传为学之法、讲修身之法以及训练待人接物之要等等教学内容。可见,知识与德性,一直是中国学校教育的两大主题。
    直至今日,学校教育的核心也始终围绕着“求真理”与“发良知”展开。从各个学校的校训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北大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教我们爱智慧,爱自由。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不惧困难,勇往直前。山大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则告诉我们君子应凛然正气,坚持不懈……
    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在知识上要求进步,更要求精神上的强大,思想上的深邃,品质上的高尚。
    学校一直教我们要做个有文化的好人,但似乎忽略了教我们如何去面对坏人,去面对打击与灾难。又或者,我们只学会了去观察,却忘了去经历。
    
    我们要学会适度解压,不能一只承担很重的责任(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我们走出家庭的庇护,融入社会,我们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民。
    我们的公民身份决定了我们必须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必须学会处理各种难缠奇怪的问题,也必须接受随之而来的各种意外和挑战,有时还有令人恐惧的恶意冲击着我们良知的的底线。
    因此,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心脏,使我们有勇气;一个健壮的身体,使我们有力量;一个智慧的大脑,使我们有办法。而这些,并非天生就具备,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去获得。
    因此我们在学习,从课程里,从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里,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更好的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如何在知识增长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坚强的意志和更乐观的心态。
    学校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课本里的理论,我们得到的,也不该只有一份毕业论文。我们在学校学的,是为今后的人生做好铺垫。知识是为了使我们更充实,更了解生活的意义,也更能体会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仅仅被使用。
    在学校学习,并不是一个完全被动的过程。我们应该主动去体验,也要学着自我消化。在道德与知识之外,或许我们应该更多的去了解自己,感受真实的生活。
    
    我们需要感受自然,不能一直忙忙碌碌(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要习惯生活中一定有的喜怒哀乐,接受生活中起起落落是一种常态,然后锻炼出强大的意志力去迎接未来的日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