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开放是相对封闭而言的。章法的开放性主要是指:一方面,一件作品的章法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自我的完整性,其在构成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种完整与和谐。但是,任何作品一旦置身于一定的展示空间,它就成为了整个空间的一部分,而要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空间,就需要保持一种对待外部空间的开放性,通过对自身形式的调整来适应不同展示空间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章法的内部,每一个层次的造型元素,点画、结体、组、行、区域、空白等也应该是开放的。它们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其他造型元素或者更高一级的造型元素,在相互开放和依存中实现整体章法的构建。 在整体关系的构建中,书法的点画、结体和章法,都同时具有两重性。点画一方面是起笔、行笔和收笔的组合,是个整体,另一方面又是结体的局部;结体一方面是点画的组合,是个整体,另—方面又是章法的局部;章法一方面是点画、结体的组合,是个整体,另一方面又是展示空间的局部。不仅如此,它们的表现形式也都是双重的。当它们作为整体时,强调的是各自独立的审美价值,努力营造的是内在结构的平衡、和谐与完美。当它们作为局部时,就都处在一种配合状态下,具有开放性、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它们的任务和目标是要融入到周边及整体的空间关系之中。古代书法主要是文本式的,首先关注的是可识可读,从一点一画的书写开始,追求点画和结体的精到,强调局部的完美。今天的书法是图式的,最关注的是整体图式的视觉表现力,因而特别强调造型元素的变化与对比,强调局部的开放与相互的配合,要求将点画放到结体中去表现,将结体放到章法中去表现,将章法放到展示空间中去表现,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去追求整体的组合关系之美。 就点画来看,它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是笔法上的开放性。点画是笔法的组合,原则上都有“起行收”的用笔过程。但是,为了实现点画与点画之间笔法上更好的对接,有时候要求打破这种固有的程式,相互之间可以放弃单独存在时的规定动作,各自都做出新姿态来。比如,永字八法“勒”与“弩”的对接,“勒”的起笔、行笔都是正常的笔法要求,而收笔却是开放的,类似于右尖横,收笔时不实施完整意义上的回锋、顿笔等,只是以“行”代“收”,这样就为下一笔的衔接奠定了更为顺畅的基础。其二,是造型上的开放性。任何一个点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造型,但是,这个造型的意义不在于封闭的自我形象,而在于其以组合者的姿态参与到点画与点画之间的衔接与配合之中。强调点画造型的开放性就是强调对这种相互配合关系的主动营造,尤其是上一字的末笔与下一字起笔之间的造型承接关系,等等。对于篇章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点画的开放性是使得全篇有机变化的基础。 结体的开放性与之类似。每个结体都在章法中占有一个位置,面临着左邻右舍的多边关系。结体的开放性强调在空间关系的相互开放和互动之中完成各自的造型。一是通过加强结体与结体之间的大小对比、左右倾侧,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实现造型的变化与和谐;二是要求在结体与结体之间留下相互衔接配合的接口。这尤其要发挥空白的作用。一个结体的空白处往往是下一个结体或者周边相邻结体笔墨造型的接口处,下字之于上字,左字之于右字,在空间的避让与衔接中打成一片。三是由于篇章造型及整体变化的需要,结体与结体之间或长或短、或正或斜、或收或放、或方或圆,造型是变化的,也是开放的,这种开放性可以在通篇的呼应关系中得到更大范围的印证。另外,结体的开放性还表现在,减少笔墨对结体内空间的封闭,使结体内空间与结体外空间相互沟通,形成一个运动着的网络。 就章法来说,作为一个整体,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连贯和呼应,追求通篇的平衡和协调。同时作为一个局部,放在展示空间之内,要想融入到环境中去,获得最大的审美效果,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幅式,因地制宜地变成匾额、条屏、中堂、对联、横幅、手卷等。并且根据不同幅式去做各种各样的应变,例如横幅式应该取纵势,纵幅式应该取横势,斗方幅式应该取斜势,然后再根据纵势、横势和斜势去处理章法、结体和点画的各种变形。 另外,对于章法内部,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四边的开放性问题,这也是今天进行书法创作可以着意经营的方面。这里所说的四边,指的是位于作品最外围的字所组成的四条边廓线。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是直观存在的,并作用于观者对于整个章法图式的视觉感受。以右边廓线即作品的第一行为例,如果这一行中有留空的处理或者存在比较强烈的摇摆,它的边廓线就打破了笔直的、封闭的形态,就因为参差不齐而运动起来,活跃起来,因为有了缺口而使内部外部沟通一气,互通有无。依此类推,其余各边也是如此。特别是作品的上边和下边,进行“打开”处理,是促进章法生动、丰富章法空间造型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书法中,人们很少主动关注作品四边形式的变化,因而四条边廓线往往呈现为“上下垂直、左右齐平”的方整形态。如王献之《中秋帖》,不仅对于四边的形式处理较为单一,而且每条边廓线基本上都是封闭的,章法的整体氛围因此而显得比较生硬和沉闷。而正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谈到的,传统书法中的手札、手卷等样式在实用情境下由于文本体例等原因所造成的行列错落的情形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章法空间形式美的启示。这种启示主要就在于上下边的开放,通过这种开放,使得空间上形成了错落的美感,并丰富了上下空白造型及整个章法图式的形态。但是,因为手札的错落和上下边的打开并不是出于主动的审美追求,因而从形式美的眼光来看,其在打开的样式及错落关系的处理上往往并不是很完善。如米芾《宗至帖》及八大山人的手札,作品中有的行字数很多很密集,有的行却只有一两个字,长短行的分布及空白的大小、位置等都不尽合理。总之,这种实用情境下产生出来的形式美感是有限的。今天,我们进行书法章法的探索,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四条边廓线打开的重要性,也要使其和行造型、空白造型、篇章造型相配合,实现四边打开后各种造型关系的和谐。 从样式上看,四边的打开方式是变化多端的,每一种不同的处理都会带来不一样的空间关系与审美情调。我的这几件作品,它们对四边尤其是上下边的打开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呈现出丰富的形态,也活跃了整个章法图式的造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