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阿敏 白鹿洞书院为天下四大书院之首,理学名区,名教乐地。 闻者倾心,过者起敬,稍知中国传统文化者无不想亲临鹿洞,追慕先贤流风遗韵,想见当日弦歌不辍,寻孔颜乐处,续洙泗宗风。 白鹿洞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朱子开辟,书院典范 白鹿洞书院立基于唐,开辟于宋,绍隆于明,衰败于清。唐贞元中,李渤与其兄涉,隐居读书于此,养白鹿自娱,李渤后任江州刺史,在白鹿洞创建台榭,环以流水,杂植花木,为一时之胜。 南唐时,朝廷在白鹿洞建立庐山国学。北宋初,白鹿洞建有书院,学生常有数百人。宋神宗熙宁五年之后,白鹿洞荒废。直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军,三月到任,十月重建白鹿洞书院。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名为修旧,实同创始,书院规制至此始完备,白鹿洞书院也就成为天下书院之标准。 朱熹因公务亲到其处查看,见白鹿洞四面山水环绕,无市井喧嚣,有泉石之胜,真是群居讲学、隐居著书的好地方。 又感慨庐山一带,释、道等宗教场所以百十计,废坏之后无不修复,至于儒家书院,只此一处,既是前朝名贤古迹,又蒙太宗皇帝赐给经书,作为教养一方士人的所在。而今却废弃多年,无人复兴,吾道之衰实可哀悼。 作为地方官,朱熹亦难辞其咎。于是在荒凉废坏之上,重为兴建,置学田,聚书籍,招生员,聘洞主,立教条。又奏请皇帝赐额匾,一时文风士习,彬彬大盛。 二、历代兴废,斯文不绝 由唐至清,书院屡废屡修,千年学府薪传不尽,晦蚀重光。是什么因素支撑著历代不断重修书院?通观历代复兴之举,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当今书院复兴方兴未艾,但不少先贤讲道之地依旧得不到重视关注,观此前言往行,足资今人复兴书院者思考与借鉴。 书院礼圣门,明弘治六年提学副使邵宝以颜体书“正学之门”(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后人重修书院时,最常见也最重要的理由即是书院为朱子一手缔造,非其他场所可比。 明代李龄认为:“是洞山川之胜,非若禅宫、道院徒为游观具,而圣贤遗像在是,朱子教人成规在是,先儒之遗风流泽在是,一郡之教化盛衰在是,诚为政之首务也。” 为政以教化为先,白鹿洞书院为儒家圣地,岂能任其荒废。今日传统文化复兴势头正好,儒学作为传统思想的主流,其传播弘扬需要基地场所,书院作为历代大儒讲学宣道之区,人文荟萃之地,正是当今复兴传统文化的绝佳载体。 其影响力与号召力,亦非新建之场馆所能比拟。弃旧图新,使先贤圣域沦为游览观展之景点,实属不该。有志于道者,亦当奔走呼号,奋其智谋,重光圣域。 书院屡经废兴,重修复建的有政府官员,有众人之力,也有捐修一两处建筑的,但是以一举之力独修全部的少有。 仅见清道光十八年,都昌贡生余泰捐修书院,废钱一万余缗,新造改置颇多。官方主导的修缮工作固然为主体,但民间的力量亦未可轻视,对于一些尚未受到有关部门重视的书院,应当允许民间力量前去兴复。 传承不是使之成为博物馆,而是让它活在我们的生活中。 建设只是一时之举,书院若要正常持续维持运转,则需要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学田就是保证书院开支的主要经济渠道,毕竟依靠上司拨款,不是长久之计,容易受到有司个人意志及财政收入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有长短不足。 学田的所得均归书院使用,即使年成有大小,亦能长期经营。 明朝张居正下令毁天下书院之前,白鹿洞书院山塘田地达到二千七百余亩,这就为书院的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参天古木的掩映之中(资料图 图源网络) 历代在复兴书院时,清理学田都是一项重要任务,学田之用在于养贤救不足。 此项最足供现代兴复书院者借鉴,若无稳定持续之经济基础,书院恐难以久远。再者,书院有独立经济来源,亦可养贤,不使学者有绝粮之忧,能专力于正学。 三、精神所在,希贤希圣 物质的基础固然重要,精神的一脉相承才是书院的生命线。清代程含章说:“朱子之教条具在也,陆子之讲义犹存也,诸生童处名区而希前哲,其毋以学术为钓具也哉。” 书院是明经修行,希圣希贤,正心诚意的地方,不仅是为了记诵词章,应付科举而已。陈宝琛以为:“陆子之说,其犹今日学者之第一义乎!” 当年朱熹邀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陆九渊取《论语》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开讲,主旨在于以义利判别君子小人。所讲明白恳切,听者莫不动心,在座甚至有人为之哭泣。讲学之深入人心,可见一斑。 朱熹当日留下的是《白鹿洞书院揭示》而不是学规,朱子觉得学规只是一些浅层的约束,学子读书明理,各种规则难道还需要他人来指教才去实行吗?所以只取圣贤教人为学的格言,大家共同遵守学习。 而圣贤教导人的办法都存于经典之中,熟读深思,自然有得。 反观当今的学校,将学生管的太死,处处设防,一举一动,都在掌控之中,对待学生如同犯人,更不用说培养学生希圣希贤了,根本就是低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朱熹的教育思想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基础(资料图 图源网络) 前人已经认识到书院是学校的补充和提升,今天的书院定位也应当在此,而不是完全取代学校教育。 正是有历代儒者的坚守与传承,才使斯文不绝,胜地长在。今天的白鹿洞书院,依旧山翠透窗,流云绕户,徘徊其间,想见朱陆当时咏歌弦诵,不觉心梦皆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