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远国 李黎鹤 东王公,又称东君、木公、东王父、扶桑大帝、东华帝君。他与西王母并称,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真,后经道教增饰成为男仙之领袖,全真道则奉为祖师。 东君 清代(资料图) 究其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时楚地信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此即为东王公之前身。延至两汉,东王公已与西王母齐名,成为东方之大神。 其后,题名葛洪《枕中书》中称之为扶桑大帝,文曰“元始君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扶桑大帝。” 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则将其排在上清左位,号曰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显示了东王公由民间信仰的日神逐渐演变为道教尊神的历史过程。至金元之际,全真道兴起后,即奉为创教的始祖。 秦志安《金莲正宗记》卷一《东华帝君传》赞曰:“全真之道,酝酿久矣!自太上传之于金母,金母传之于白云,白云传之于帝君。”此“帝君”指东华帝君,即东王公。 从早期的太阳神,到道教男仙之首领、全真道之教主,东王公的神格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形像亦依其神格而演变。 太一出行图(资料图) 楚文化发祥于湖北,形成和成熟于先秦时代。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华夏文化的重要来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其中独具特色的巫道内容和神仙观念,则是道教信仰的直接渊源。 从《楚辞·九歌》中的“东君”,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太一出行图》,反映了楚文化中崇拜东君、太一等神灵的巫道风俗。所谓“东君”,亦即后来道教神系中的东王父、东华帝君。 正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道教信仰中的诸多神真得出塑造、完善。 (资料图) 据史籍记载,楚人信鬼好巫,楚地巫风盛行,人们崇拜多神,信仰万物皆有灵性。《汉书·地理志》曰:“楚人信巫鬼,重淫祀。”王逸《楚辞章句·九歌序》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 在众多的神灵中,东皇太一当为楚人信仰的最高神。屈原的《九歌》中涉及楚地信仰的神祇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及国殇等十种,而东君正是楚人崇拜的太阳神。 (资料图) 关于这位东君,自东汉王逸以来,历代注家皆认为是东方之天帝,即太阳之神。陈梦家《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认为,殷墟中己有关于崇拜日月之神的卜辞。 他们被称为“东母”“西母”,后世演变为东王公、西王母。他说:“《山海经》及《穆天子传》并记事,其地在西土昆仑之虚。 东母未见载籍,惟《史记·封禅书》《楚辞·九歌·东君》并有东君之神,《广雅·释天》曰:东君,日也。疑即东母,殷人尊母系,祀典与男系等,故称日神为东母,殷以后男系专权,遂锡日神以君名。”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中》亦指出:“东母即日母羲和。由于月生于西,两周的王公,都是祭月于西,而称月神为西皇或西王母。 日出于东,《礼记·礼器》则说大明生于东,因此春朝,天子拜日于东门之外,或祭日于东,而号日神为东皇,或曰东君。月神之为女性,从西王母的母字,可以确定;那幺,甲骨文所常见的东母,当然是日神的别名。” 天神 岩画 内蒙古乌兰察布(资料图) 商周时期奉祀的日月天神,在《山海经》、楚帛书等文献里都有记载。在商周时期人们的观念里,日月之神就是上帝明神,也是人君的象征。 《国语·周语上》载:“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视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韦昭注:“上帝,天也。明神,日月也。” 郑玄《礼记·郊特牲》注:“天之神,日为尊。”孔颖达《诗·小雅》疏:“日者,太阳之精,至尊之物。”这就是古人把日神视为上帝神明的原因。 天神岩画 江苏连云港(资料图) 从自战国以来,即奉东君为日神,其祀颇隆。《礼记·春官》言:“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沈祭山林川泽,以辜祭四方百物。” 于是,在楚国屈原《九歌·东君》中,生动地描述了迎降太阳神的欢乐场景:“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縆瑟兮交鼓,箫钟兮瑶虡。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太阳神 岩画 江苏连云港(资料图) 你看,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出现在东方,那驾驭太阳的东君,从容不迫,不激不厉,安详地驾着龙车缓缓而行,履行他神圣职责。其从官属,蔽日而至,他们以青云为上衣,白霓为下裳,拥载于东君龙车的周围。 东君高举长箭,去射那贪婪成性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灾祸降到人间;然后又以北斗为壶觞,斟满美酒,洒向大地,为人类赐福。洪兴祖曰:“天狼星名以喻贪残,日为王者,王者受命,必诛贪残,故曰举长矢射天狼。 《博雅》曰:朱明耀灵,东君日也。”“《春秋历命序》曰:皇伯登扶桑,日之阳,驾六龙以上下。言日以龙为车辕,乘雷而行,以云为旌旗。”这段对东君的文字描写,成为后来东王公人形化的一个形象依据。 东王公 汉画像石(资料图) 关于东王公最早的描述,首见于据传是汉代东方朔所作的《神异经》。此书模仿《山海经》体例,分《东荒经》、《东南荒经》、《南荒经》、《中荒经》等九个篇目,其《东荒经》曰:“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 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玉女投壶,每投千二百矫,设有入不出者,天为之吁嘘;矫出而脱误不接者,天为之笑。”《中荒经》曰:“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 故其柱铭曰:有鸟希有,碌赤煌煌,不呜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唯会益工。” 在这些描述中,东王公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他兼有“人形”“鸟首”和“虎尾”,这类似西王母早期半兽半人的形像,这是东王公从图腾形象向人形过渡的一个中间阶段。 其“鸟面”形象显然与殷商的宗神“玄鸟”有关。“玄鸟”的人格化就是“帝俊”,“俊”与“夋”古音相假。甲骨文中的“夋”就是鸟首的形状。可以看出位处东方的太阳神亦是“鸟首”。 (资料图) 这个时期的东王公,开始与西王母并列,成为人们祷福求寿的神灵。《吴越春秋·越王阴谋外传》曰:“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从出土的铜镜、墓室壁画、汉画砖等大量的器物中,充分地说明这一历史情景。 (资料图) 《仙传拾遗》所载,汉初有小儿歌谣曰:“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知言,只有张子房知之,往拜曰:“此东王公之玉童也。所谓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东王公也。 此二元尊,乃阴阳之父母,天地之本原,化生万灵,育养群品。木公为男仙之主,金母为女仙之宗。长生飞化之士,升天之初,先见金母,后谒木公,然后升三清,朝太上矣。” 这位知晓东王公由来的子房,就是辅佐刘邦成就一世霸业的张良。 (资料图) 初平元年四兽镜,湖北沔阳出土。圆形,大圆纽。内区四兽与四方枚相间环列,每方枚内有四字,合为:“吾作明竟,幽湅三羊,位至三公,天王日月。” 外区即镜内缘有铭文:“初平元年正月戊午日,吾作明竟自有己,除去不羊宜古市,来而东王父西王母,右同赤公子,千秋万年不失志,买者大贵昌。” (资料图) 吾作对置式神兽镜,湖南长沙东汉墓出土。圆形,圆纽,链珠纹纽座。主纹分为四组:二组为一神二兽,对置;另二组各有一神人。 其外有十三个方枚和十三个半圆相间环列,方枚中各有四字,合为:“吾作明竟,湅幽三阳,周刻列记,□□万象,□帛作禺,众神见容,天守四首,东王父,西王母,仙人,三月三日,三公九卿,延年益寿,与师命长。”边缘画文带为二神捧日和月,六龙驾车等。 (资料图) 袁氏神人龙虎画像镜,湖北荆门出土。圆形,圆纽,圆纽座。四枚连珠座乳分为四区,二区分别为龙或虎,另二区为一神二侍。主神端坐,两侧二羽人站立。 外区铭文为:“袁氏作竟真大巧,东王公、西王母,青龙在左,白虎居右,山人子乔、赤踊子,千秋万岁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 (资料图) 神人龙虎画像镜,湖北荆门出土。圆形,圆纽,四叶纹纽座,座外方框。方框四角外四枚圆座乳将纹饰分成四区,二区分别为龙或虎,另二区均为一神二侍。主神一为西王母,一为东王父,均端坐,两侧二羽人站立。 (资料图) 荣氏神人禽兽画像镜,湖北鄂城出土。六朝时期。圆形,圆纽,连珠纹纽座。主纹以四乳间以二组神像及二组羽人禽兽纹。 二组神像均为一主神和一侍,主神分别为西王母、东王父,主神正面端坐,侍者侧身跪地向着主神。另二组一为羽人戏鹿,一为鸟禽相对。外区铭文为:“荣氏竟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宜子孙兮。” (资料图) 三羊神人禽兽画像镜,湖北鄂城出土。六朝时期。圆形,圆纽,座外围以连珠纹圈,五乳间纹饰分别为;二神人对座,一兽,一兽,二神人对座,一兽。外区铭文为“三羊作竟自有纪,除去不(祥)宜古市,上有东王公、西王母。” (资料图) 汉代的一枚三段式神仙画像镜中,完整地展示了当时人们想象中的天界。其上方为北,有天皇大帝;其东、西方则分别为东王父和西王母。在北方世界的中央,有一大龟,龟背上有一圆柱,柱体上部如伞一样张开,这是华盖。 撑着这华盖的龟,就是支撑大地的神鳖;上面立有华盖,其柄上下贯通天地。在下段的南方世界,有一颗叫作“建木”的神树,这是天帝们往来天地之间的凭借。 东王公往访西王母 陕西绥德军刘家沟汉墓(资料图) 类似题材的铜镜甚多,它们出土于荆楚地区,充分说明了东王公信仰曾盛行于湖北地区,他被视为具有赐福、赐寿、保佑家族平安、兴旺和子弟求取功名顺利等神性,这些带功利性的祈求多属百姓一生中追寻的共同愿望; 此外,四川(广汉郡)、江浙(吴郡和会稽郡)、河南等地区亦出土了一批相同题材的铜镜,这说明东王父信仰已在汉代相当流行。 头载三山冠的东王公 汉代 山东画像石(资料图) 至道教兴盛之后,遂将东王公纳入神系,称其主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王公焉。与金母皆挺质太直,流神玄奥,于东方漠滨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而形成,与王母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凡天上天下三界十方,男子登仙得道者悉所掌焉。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 李黎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