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枸杞子 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会信仰中国传统的道教?我在最初信仰道教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高大上的理由,至少诚实地说,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召与力量驱使我。但回过头思考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冥冥中有着方向,只是自己浑然不知罢了。 坦白讲,很多人在起初信仰某种信仰的时候,可能并不见得有多么地虔诚,甚至带有某些目的性。这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信仰最初如此是相当寻常的,这是普通人的认知规律,我也是这样。 当然我们不排除有些人是例外。对于很多人而言,信仰在萌芽阶段的时候更大程度上是某种抓住“生命稻草”的信赖感与归宿感。 信仰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资料图) 信仰的萌芽,就像初识的朋友,第一印象是如此的亲切。首次的信赖会吸引人深入地去了解这位“朋友”。“信仰”中的行为、智慧与感受。 随着自身与信仰的缘分逐渐加深,有些人会渐渐疏离,有些人会渐渐深入靠近,这同样是非常正常的,这并不能说明人在远离信仰,而更可能是人正在以某种适合自己的方式信仰。 我们不应该因此而去否定一个人,假定团体组织中的离去者与疏离者的品格。曾经亲近过同样信仰的人,假若他是基于某些善意,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并依然静候其在善意的路上。 于是,由此可知,不是每一位在起跑线上摇旗呐喊、欢声笑语、喜极而泣的人在与信仰及其团体接触后,就会与信仰融为一体,并顺利相处。 其实,并不见得很多人,能够将信仰从内而外地融贯在自己身上,直至弥留之时亦不变。人与信仰这位特殊的朋友,甚至会像人世间的“情变”一样,出现悲欢离合。 信仰本身是有纯度的。评定信仰本身,源自本心之发的追求与落实,唯有盖棺之后,方可定论。生死交换之前,评定的其实是某个时期的概况。 信仰是一种持久的力量(资料图) 信仰的纯度是会发生变化的,有时候会污浊些,有时候会清净些。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信仰也可借用“上善若水”而内外窥见一二。信仰的纯度像是水,可能是充满泥垢的雨水,可能是昆仑山上冰清玉洁的雪水,也可能是江河中的平凡清水。 所以,每一种信仰都如水带着不同程度的“沾染”,我们不要将人先天带来的特点以及后天所附着的沾染等同于肮脏。与生俱来或相随后来的特点,往往是我们探索求知与修行验证的重要部分。 故此,每个人在面对信仰问题时,其践行力度与方式就会存在差异。世界上所有信仰都有一种特质,就是为了明了终极真理和让更多的人获得平安。 世界各国、各民族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经济、艺术、哲学、政治等灿烂的文化,都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宗教”。因为凡成体系、有所崇尚之处,都会产生最初的“信仰”,即上述的信赖感与追求感。 世界上某些经济学家认为,带着使命去践行与发现经济规律,是可以救世的。世界上某些艺术家认为,极为崇高与震撼的艺术,会唤醒我们与真理在灵魂上的对接。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心灵皈依(资料图) 从世界的意义上,我们应该尊重与敬佩这些领域的顶尖者与呼吁者,他们身兼天然的济世情操与使命。 世界是多元交叉的,多宗教与多学派并行而立,我们置身于全球一体、现代化、多元化的时代,没有人可以逃离这个时代。世界各国人民苦苦追索,均是希望落于终极的同根之缘,到达彻底的目的地。 然而,作为人本身,繁复多端的内容,脆弱的凡胎生命不可能承载以上全部内容。我们在某种层面上树立“信仰”,并沿袭这种“信仰”的内涵,便可能用较为简单的方式去奔向所要探寻的落点。 谈及此处,不难发现,信仰本身是需要人去亲近的,同时需要人通过最初的信赖感与归宿感,逐步筑起高程度的理解与领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信仰的纯度,最终破解自我的境界与智慧,回归融汇世界的形式与根本。 道教之学修,在超越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叩向“众妙之门”的求道者不断地信仰、学习、尝试,要么失败,要么羽化成真。 信仰团体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信仰而变好,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不信仰而变得不好。因为信仰不以单纯的外象为衡量的准则。同时,信仰也不会因为谁仅有形式上“信”,就能迅速让他在该信仰中得到最大的超越。 因为信仰只有纯度,即便没有一个人信,信仰依然还有纯度。在这条路上,有人会坚定践行而成功,有人会中途调整而有所改变,这是一条持续不断,考验我们天性中的高贵品德的道路,是不容易的。 信仰能够加深我们对生命的思索(资料图) 回到起初的问题,为什么会信道教?不是因为本人进行过对比,最后选择了道教。诚如刚才所提的,宗教的不同就像许多“朋友”的气质性格各有特点一样,只是因为道教这位“朋友”与自己意气相合罢了,并不是说其他信仰有什么问题。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地方割据的君主为了自己利益,枉顾老百姓的权益。 许多人试图用阴谋权术、战争兵法来要统一江湖,称霸一方。当时的中华大地百家之学林立,诸多智慧修行之人,带着崇高的使命,极力交流与探索,不断推出各自的救世良方。 道家没有这么做。道家不将“大道之学”用于救世,而是阐明了在不同的选择下,会出现什么不同,让世人各由己择。比如“无为”和“有为”、“道”和“圣人”的关系等。 当年的诸多信道者,并不像墨家、法家、儒家等各家的信仰者那样要直接提高自己组织的社会参与与影响力,而是与百家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浊世清流中的道家在当时,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些内容,或将某方面的“救世”作为标榜的对象来阐扬。但我们在深入学习道家经典的时候会发现,这些都是包含其中的。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翻开百家大部分的经典,都会看到开头出现“黄老气息”的“论道”的阐述。仿佛百家各祖,都在给予道家一份尊重。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在嘈杂之中,大家往往容易各执一词,道家并不是在刻意推崇某种学说,而是在尽力认可各种当期百家之祖存在的意义。 拥有平静的心灵(资料图) 这对今天的人有重要的启发。解决方案的重要性,往往不是靠过度地强调与争执显现的。而是在平息争吵与冲突后,才能显现的。 很多时候,人们看待事情,往往采用非此即彼,唯我即是的态度。可是,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幸福往往源自愉悦与安宁的长期存在,这恰恰需要人们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学会彼此尊重。 立足当下,我们不妨借鉴这样的方式。作为个人,在面对全球多元化的情况下,学会尊重不同的学问、形态、内涵和修行。 强调某种方式走到底,这很合情理。形式终归都是有区别的,没有必要进行对立,甚至以敌对的方式对立。男女、父子、朋友都有不同,却可以共处。 只要每个人心中都坚持和谐共存、无我无彼的原则,去除“非此即彼”的思想,各种正信之学便会在群体中产生更大的价值,而不是造成冲突与裂痕。 如此的“中和”相融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让是非、对错、好坏、善恶等差异较好地避免“人为”的刻意划分,将“普世”绑架逐步卸除,让大家获得“周行不殆”的有序性。 易于出现“是非”各安其位而不纷争、“对错”自有公行而不争辩,“好坏”自合乎整体而不抽刀断水、善恶自有归德于厚而不标榜。 存在有其合理性。大道之学承认世间的各种差异,主张兼容并蓄,反对僵化对立。事物虽然都有个性,但可以“和而不同”;事物在应用上可能有主次,但不必分别贵贱。 世间上的任何一条道路,都不可能让一辆汽车同时走七八个不同的方向,选择着力一处只是因为志趣所合与能力有限。 世间事宜有所别,有所异,但并不妨碍“天下玄同”。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枸杞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