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博成 冬至日,古人认为“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现代科学的解释是,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直射南回归线,对北半球居民来说这一天日影最长、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也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也是其被称为“至日”的主要原因。 冬至日不仅是一个节气,从古至今更是被视为一个节日。古人认为“气始于冬至”,所以一些朝代会将冬至定为岁首。殷周时期的历法规定,冬至的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因此冬至节相当于当时的春节。 在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新年。汉武帝时虽将岁末推后至十二月,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节气的首位,称为“亚岁”、“冬节”沿用至今。“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现在依然在很多地区盛行,而且其盛况丝毫不逊于除夕春节。 冬至(资料图) 在中原以及北方地区,从周代起,官民都会在这天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皇帝在这天要隆重的祭天,尤其在明清时期,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祭天盛典便是在冬至日。 百姓家要祭祖、拜父母、拜师等,冬至祭祀为大祀,全族人都要参加,读书人更是还要祭祀先师孔子、备礼看望老师,酬谢教育之恩。 古人在观察到冬至“阴极之至”的同时,也敏锐地意识到“冬至一阳生”。所以,冬至一直被视为是一个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道教还将冬至作为三清之一元始天尊的圣诞日,元始天尊是道之本源的化身,《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为众阳之开端,诸天之本始。 而冬至被认为是全年一阳之始,“一年之中,冬至日起,白昼由短而长,亦可谓日始”,可见两者都含有万物诸事之本源的深意。 一阳来复(资料图) 在农耕社会中,冬季是一段漫长而闲暇的时光,最能打磨人心。“数九”应该是中国古人别出心裁的冬季消遣方法,这种习俗最早可见于南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至迟从北宋开始便已风靡,后来又有各种“九九歌”以及各种写法画法的“九九消寒图”。 在冬至日,画一支素梅,有八十一瓣。每天染一瓣,当八十一瓣都染好色后,就是出“数九”隆冬的时候,而春天也已然开始了,这就是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所载的“九九消寒图”。熬冬盼春,也是玩出了一番闲情雅致。 古人对梅是情有独钟的,寒冬腊月百花凋零,唯有梅花迎寒而放。“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不仅是冬季名贵的花卉,古人还把它用作食物和祭祀之物,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梅花入药取其含苞待放的花蕾,称为绿梅花、绿萼梅,有疏肝理气、养阴生津、和胃化痰的功效。若咽中梗阻吞吐不得的梅核气症,可用绿梅花10克,金橘饼2只,水煎服。 凌寒独自开(资料图) 又有梅花粥法,“用落英入熟米粥再煮食之”,若头目不清、胃脘痞塞可以选用。 冬季其实是抑郁的高发季节,《黄帝内经》中虽然说冬天应该“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但由于心气、心火在冬日的阴郁和严寒中被压抑、湮灭,还是容易出现头晕、头重、头痛等抑郁的症状。 食用梅花可以助雅致清神思,而其色、香、姿、韵俱全的观赏价值更是使伦理道德与自然密切联系在一起。梅花的孤清高洁,与隐士高人崇尚的“遗世独立”品格相吻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趋向、情感脉络和道德标准。 在冬日画一画“九九消寒图”,或是做一盆梅花的插花,都不失为冬季消遣的好方法。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博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