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赈灾需要真水平》(王麟/文)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已经62岁的范仲淹在杭州任上将近一年之久。一生跌宕起伏的范公,早已经过了耳顺之年,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在被贬饶州期间罹患的肺病,将他折磨得形容憔悴。杭州作为千古名都,也被誉为人间天堂。仁宗皇帝体贴老臣,将范仲淹安排在此地,也有让他安心养病之意。然而,新年刚过没多久,吴中地区就遭遇了罕见的大饥荒。根据相关史料可以推测出,从皇祐元年开始,到皇祐二年上半年,大宋很多地区都遭遇了旱灾,好几个月滴雨未下,饥荒蔓延了大半个中国,绝不仅仅是吴中地区,很可能吴中地区饥荒很严重罢了。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皇祐二年春正月,癸卯,以岁饥,罢上元观灯。”“三月,甲午,遣官祈雨。”“三月,乙亥,分遣朝臣诣天下名山大川祠庙祈雨。”由此可知,仁宗皇帝因为天下大饥,连春节期间的元宵节的灯会都不举办了,在三月份连续两次派遣官员到各地祈雨,可见当时的旱情有多么严重。而吴中地区更是赤地千里,禾苗干枯,人畜渴死,陈尸于道。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朝廷下令,两浙地区男女灾民如果无法养活自己的孩子,就可以让殷实人家收养,但是以后不能再要回。 而范仲淹知杭州,管辖的范围就是浙西地区,而吴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吴县,在北宋时代属于浙西管辖。范仲淹为官几十年,救灾赈灾已经是家常便饭,面对吴中的灾情,他立刻启动应急机制,打开国家粮仓,同时让灾区的富户商贾捐钱捐物,用来赈济灾民。但是,这些措施只是一时的应急之策,如果灾民数量少,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吴中地区受灾范围很大,光靠被动救助方案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既然被动救灾措施只能维持一时,那只有开动脑筋,采取主动救灾措施了。而这个措施一旦实施,将会全活数十万灾民,可谓居功甚伟。这个措施一旦实施,就开创了主动救灾的先河,让其他官员脑洞大开,连连称妙,以后就成了救灾惯例。而这个措施的发明,也真实反映了范仲淹不但懂政治、还懂文学,不但懂工程建设,还对经济研究得如此之深。 那么,范仲淹采取的主动救灾措施是什么呢?无他,就是让吴中百姓使劲玩,可劲玩,玩得越开心越好。具体措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他的名著《梦溪笔谈》里面,有过详细记载:由于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并且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他每日带着随从出游,宴饮于西湖上。从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结对出游,尽情游山逛水。范仲淹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寺院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抓住这难得的时机,招揽流民过来做工,只给极少的工钱,提供一日三餐即可,很多饥饿的灾民蜂拥而至,寺庙的兴建工程干得如火如荼。而官府也借机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 而民众出游,就带动了商业的复苏,在比赛龙舟的现场,各种小贩将琳琅满目的商品摆了出来任人选购,而游人们则吃喝玩乐购物,开心得不亦乐乎。主动救灾政策一实施,效果立现。而被动救灾措施也不能耽误,由于杭州地区赈灾的粮食不够,商人们就开始哄抬物价,并且不断囤积货物,想发国难财。范仲淹一不做二不休,立刻想出了应对措施,他让胥吏在两浙地区以及附近灾情比较轻的州县张榜宣告:如今杭州地区的米价每斗一百八十文,想赚钱赶紧来!大肆宣传这里物价腾飞。那些外地的商人们一看有利可图,就组织大量的粮食运往了吴中灾区。等无数的粮食输送进来之后,市场杠杆就开始起作用了,居高不下的粮价立刻回落到了正常水平,不但解决了缺粮之苦,还顺手狠狠打击了那些妄图屯粮发财的奸商们。这一招可谓高明之极! 吴中地区的百姓们就这么可劲折腾玩了好几个月,奇迹竟然发生了。在蔓延大半个中国的饥荒中,其他州郡的官员累得精疲力竭,灰头土脸,治下的百姓还是死亡枕藉。而天天游宴、喝酒、吟诗、作赋、优哉游哉的范知州,他下辖的浙西地区,竟然再没有饿死一个人。 但是,刚开始,对经济一窍不通的朝廷官员根本无法理解范仲淹的举动。那些肩负皇帝使命,在各大州郡监察地方官员的循吏们,将一封封弹劾奏疏上报朝廷:“杭州知州范仲淹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寺庙、官府、私家大兴土木,伤耗民间财力,请皇上将其罢黜!” 范仲淹不慌不忙,就自己草拟奏章,向朝廷解释自己的行为,告诉仁宗皇帝和那些鼠目寸光的大臣们,杭州之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人,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 朝中百官此时才回过味来,连连称赞此法甚妙,便开始大力推行到全国。在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作为一条法令强制实施。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可谓一举多得。那么,这种主动救灾措施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以工代赈”救灾法。 在北宋之前,有无官员想出过这类方法,不得而知,但是在北宋,范仲淹确确实实是想出该办法的第一人,不止一本宋人笔记上记载此事,将其作为范文正公一项恢弘业绩流传至今。 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在杭州任上只待了一年多的范仲淹拖着病体,再次奔赴青州(如今的山东青州市),去接任即将离开的富弼。富弼治理青州长达四年时间,而从去年开始,此处也和杭州一样,也在闹大饥荒,光从河北地区涌来的灾民就达三十万人。可见皇祐二年那场饥荒确确实实蔓延到大宋很多地区。富弼属于政治型人才,治国很有一套,治理地方更是小菜一碟。他面对蜂拥而至的数十万灾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赈灾,主要包括:广征庐舍,安置灾民;筹募义粮,分赈流民;招募流民,充实军队。经过努力,灾情得到了极大缓解,救活灾民上百万人。 而范仲淹来继任的时候,青州的灾情并未完全消除,缺衣少食还是常态。即便如此,青州地区的百姓赋税一点都没减少。不但没减少,以前为害百姓甚苦的长途转运交纳公粮的措施依旧没有改变。这个令人怨声载道的政策叫“支移”。那么这个害人的政策到底坏在哪里?北宋朝廷规定,青州的百姓交纳公粮的时候,要自己拉着车、载着粮去往300公里远的博州市(今山东聊城),因为那里是一个国家定点缴纳赋税的地方。可想而知,即使是交通发达的今天,300公里也是一个很长的空间距离,而在那个没有柏油路、没有汽车、全凭畜力和人力拉车的古代,百姓交这一趟公粮该有多么辛苦!往往一家老少往返一趟,少则十数日,多则一个月。不但长途跋涉、风餐露宿,还特别耽误农时,让百姓们叫苦不迭。 范仲淹到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体察民情,老百姓们就将这个“支移”恶政造成的不便向知州大人申诉了一番。范仲淹见多识广,也早就对“支移”政策颇有微词,但是实施了几十年的办法,也不可能说取消就取消,只能采取应对措施了。范仲淹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百姓长途输运之苦。他给博州知州修书一封,希望可以派人在博州当地购买粮食,用来缴纳青州的公粮。博州知州同意了。范仲淹便派遣手下到了博州,沿街张贴告示,告诉附近居民,官府愿意用高出当地粮价一倍的价格购买粮食。同时,也张榜告诉青州的百姓,希望大家按照正常年份的粮价,将该缴纳的公粮折成钱款交给官府,就可以不用长途交纳公粮了。百姓闻听,大喜过望,很快就将钱款交齐。范仲淹派人带着钱款赶到博州,那里已经汇集了很多粮商,提供的粮食足够缴纳整个青州百姓的公粮。并且由于粮食涌入,粮价很快下跌,官府将青州的公粮缴完之后,还剩下数千缗的钱款,按照比例分发给了百姓,这种情况在以前从来没有过。以前官府缴纳完公粮之后,钱款也有剩余,称之为“羡余”,官员都是将钱财如数上交给朝廷,以博取皇帝好感,为自己升官发财铺路。而范仲淹却将这些钱如数还给百姓,当然感动了整个青州城。当地百姓感恩戴德,为范仲淹塑像建立生祠以资纪念。以上事迹,在宋人范镇撰写的《东斋记事》里面有相关记载。 范仲淹惠民政策数不胜数,每到一方总会被万人纪念,这就是民心的力量。让我们用范公的几句诗结束本章吧:“身甘一枝巢,心苦千仞翔。志意苟天命,富贵非我望。寸怀如春风,思与天下芳。”(本文选自山西人民出版社《范仲淹的教育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