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民俗道艺 >

腊八节:腊鼓鸣,春草生,过了腊八就是年

http://www.newdu.com 2019-01-08 腾讯道学 止水 参加讨论

    文/止水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八日,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这一节日源于古代的岁终大祭:腊祭。因为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腊月,所以对于中国人而言十分重要,有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节的形成,承袭了古代祭祀传统,融合了民间信仰、佛道文化以及中国人祭祖的观念,成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
    
    年(资料图)
    岁终大祭
    腊祭是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动,人们将祭祀的这一天称作“腊日”。腊日源于上古的岁终大祭,即蜡。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昔伊耆始蜡,以祭八神。”伊耆,即神农氏。
    南宋时期记录风俗、神话传说的《路史》中写到:“炎帝长于姜水,成为姜姓。其初国伊,继国耆,故氏伊耆。”
    
    神农氏(资料图)
    同时,萧放先生在《腊日民俗的时间意义》中也指出:“蜡、腊在古代略有不同,应该说先有蜡,后有腊。蜡是上古年终综合的神灵大祭,重在自然万物,以各种祭品祭祀神灵;
    腊是周后期开始的祭礼宗族祖先、门户居室的专祭,以猎获的禽兽为祭品。战国时期以‘腊’统称蜡、腊二祭。”
    关于腊日的准确时间,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定义。讨论前,我们要先确定各朝代的历法,才能搞清楚什么是“岁终”、“腊月为什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所谓历法,就是人们根据天象变化,总结出自然规律,从而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更迭的法则。
    总体来看,历法有三种:阳历、阴历、阴阳历。中国人常用的“农历”,是阴阳合历,即以夏历为基础,将干支历的二十四节气作为补充,充分兼顾了太阳和月球的运行规律的一种历法。
    
    斗建(资料图)
    《风俗通义》中解释“腊”:“夏曰嘉平、周曰大蜡、汉改为腊”。夏代,使用的是夏历。夏历以建寅之月为首,《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天一元始,正月建寅。”意思是夏代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十二辰中的寅作为正月。北斗所指,称作“斗建”。
    斗建是判定季节以及月份的重要依据,《鹖冠子》中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记载。据史料记载,夏代以十月为岁首,殷商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位岁首。
    秦代以十月为岁首,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时,颁布制订了《太初历》,将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是从此开始,正月才成为岁首,而腊月成为岁终。这一历法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那么,腊日的准确时间又是哪一日呢?东汉《说文解字》中提及:“腊,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这说明汉代的腊日大概在冬至后的第三十七天,介于大寒与立春两个节气之间。
    《荆楚岁时记》写道:“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这一记录说明南北朝时,人们将腊日的时间定为十二月八日。此后,道教将其作为“王侯腊”。
    腊鼓鸣
    《荆楚岁时记》中,有“腊鼓鸣,春草生”的谚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而广为流传的言简意赅的语言艺术,通常简单扼要地记录了民风民俗、气候变化以及农业生产规律。“腊鼓”,是一种每年腊月祭傩驱疫时敲奏时用的鼓。
    
    土鼓 新石器龙山文化时期 约公元前2500年 山西省博物馆藏(资料图)
    鼓的出现较早,相传为轩辕发明。《山海经·大荒经》中记载:“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古人认为,鼓是可以通神的乐器。
    
    傩祭(资料图)
    古人祭傩驱疫,源于原始崇拜。《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高诱注:“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
    《东京梦华录》:“自入此月(腊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伙,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腊鼓,就是这样一种早期宗教仪式上的使用的鼓。
    春草生
    春草生,有两层含义。一是到了腊八,春天就要不远了。此时正值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前,阳气开始上升,雁群开始北归,喜鹊已开始筑巢。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四处生机萌动。
    
    萌芽 止水摄(资料图)
    其次,是农事上人们需要给庄稼施肥。农谚有“肥是农家宝,全靠施得巧”,所以又有“击鼓催春”的风俗。古谚云:“腊鼓动,农人奋。”人们这个时候施的肥,叫腊肥。
    农谚又有“腊肥金,春肥银,春肥腊施银变金”的说法。腊肥可以帮助农作物抗寒,最重要的是提供春天时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腊八粥(资料图)
    当然,腊八节最重要的民俗,还属吃腊八粥。喝粥是中国人传统的饮食习惯,粥更是人们心目中的“天下第一补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介绍了60余种药粥。粥在中国有着千年的饮食历史,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腊八作为重要的节日,吃腊八粥作为重要的节俗,它们在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让勤劳的中国人感知时岁的变化,从而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冬去春来,又是一个奋发向上、收获满满的一年。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