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以“两个如之何”处事 以“三个必自反”处人

http://www.newdu.com 2019-01-09 腾讯儒学 唐东辉 参加讨论

    文/唐东辉
    《小窗幽记》中说:“天下无难处之事,只要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只要用“两个如之何”来处事,天下就无难处之事;只要用“三个必自反”来处人,天下就无难处之人。
    
    濯清泉以自洁,方能出淤泥而不染(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两个如之何”、“三个必自反”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一、以“两个如之何”处事
    “两个如之何”,典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孔子说:“(一个遇事)不想想‘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两个”就是这里出现两次的“如之何”;“如之何”就是“怎么办”的意思;“两个如之何”就是说凡事要多问几个怎么办。
    一个人一生中会遇到各种难处之事,如果一遇到棘手之事就打退堂鼓,甚至都不愿多想一想该怎么办,如此自暴自弃,没有担当,这样的人,连孔子他老人家都不知道要拿他怎么办呢
    “大事难事看担当”(《格言联璧》),面对大事难事,首先要有担当意识,而不是退避三舍。有了担当意识,还要有具体的化解之道,这就要多问几个“如之何”即怎么办了。
    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有深刻剖析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才能得出具体的因应之道,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如此,生活中又有什么难处之事呢!
    
    勤于思考,走一步而知三步(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当局者迷,像苏轼所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或者限于自身的经验、阅历、眼光等等因素,无法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这时不妨将“如之何”即怎么办抛给别人,向过来人讨教,自然能收获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开阔和明朗
    二、以“三个必自反”处人
    “三个必自反”典出《孟子·离娄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孟子说,假如这里有一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理,那君子一定会反躬自省: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不然他为什么这样对我?反躬自省,自己确实有仁,确实有礼。
    
    孟子认为人重在反省自身的行为(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一定又反躬自省:我一定不忠。反躬自省,自己确实忠心,而那人依旧蛮横无理,这时君子才会说:“这不过是个狂妄之人罢了。这样的人与不明是非的禽兽又有什么分别呢?对于不明是非的禽兽又有什么好责备的呢?”
    “三个必自反”就是这里所说的三次反躬自省:一是反躬自省自己仁不仁,二是反躬自省自己礼不礼,三是反躬自省自己忠不忠
    这就是说,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不愉快时,不能一味埋怨他人,而是要反求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像孟子所说的这种蛮横无理的“妄人”,我们大可一笑了之,不必跟他计较,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更多的是一种“一个巴掌拍不响”的情形。
    这时如果我指责你,你抱怨我,舍己之田而芸人之田,只会激化矛盾,而无助于矛盾的解决。当此之时,只有用孟子的“三个必自反”,一切反求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化解予盾。
    
    想要指责他人的时候,首先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我们用认真的态度反思自己的不是,用诚恳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过错时,对方的心也会随之柔软下来,开始反省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如此,生活中又有什么难处之人呢!
    以“两个如之何”处事,就是凡事要多动脑筋,多想想该怎么办,这样天下就没有什么难办之事了;以“三个必自反”处人,就是凡事要反求诸己,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天下就没有什么难处之人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