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纸短情长诉衷肠 一笔一墨总关情

http://www.newdu.com 2019-01-17 腾讯儒学 Q小儒 参加讨论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古代书札尺牍种类众多,而家书一词,因带了“家”字,仿佛天生就带有一丝眷恋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中国基层社会形态是一种“差序格局”,“家”是中国社会最基层的单位。
    在依靠笔墨传情的古代,甚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家书作为重要的媒介,连接着远在他乡的游子,和心中忘不掉的故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古来名家书甚多,作于腊月或正月的亦不少。诚如王维所言“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的节日有其特别的含义,重在团圆。而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他乡异客的思乡之情尤甚。
    一、教子
    春节时期的家书可以是高雅、富有教育意义的,尤其是对晚辈的家书。欧阳修在皇祐五年的正月十四日,写信给十三侄,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诫侄子为官之道:
    “奉职自赴任,不曾得书,到官下,想安乐。汝孤寒,曾受辛苦,知道官职难得,每事当思爱惜,守廉、守贫、慎行刑,保此寸禄而已。十四郎今却令回,此子自县中来,见其衣装单薄。
    汝只亲兄弟两人,今食禄,庶事宜均给。更宜戒约,勿令出入,无事令学书识,取些字。从来失教训,是事不会,男子如此,何以养身?今遣人去知府舍人处,求太君墓志。若此人将得来,即更不言。
    若未得来,即汝因事至府中面告,言吾令汝请文字,且与请取,求的便附来。春寒,好将息。不具。吾押送十三奉职。”
    
    欧阳修给晚辈留下了很多情真意切的家书(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思子
    天下间父母都有一般的心情,给孩子的家书,更多的是关切孩子的生活。傅雷在1954年除夕夜给远在美国的儿子写信:
    “亲爱的孩子:等了多久,终于等着了你的信。你忙,我们自然想象得到,也自然原谅你写信写得迟。只担心一件事,怕你吃东西不正常不努力,营养不够。
    希望你为了我们,‘努力加餐饭’我指的特别是肉类,不一定要多米饭。……今天是除夕了,想到你在远方用功,努力,我心里说不尽的欢喜。别了,孩子,我在心中拥抱你!”
    三、诉情
    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话,在家书中可以自然流露;一些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也可以通过家书分享给家人。
    
    家书里永远有最隐秘的情感(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光绪元年(1875年),46岁的翁同龢在十二月廿四日给62岁的五兄写了回信,信中先是关心兄长身体,接着表达对当时国家外交的忧患之情。信尾写道:
    “岁月如流,今日午奠,搏膺难及,他日得以无咎之身归依邱垄,幸矣,幸矣!天道十年而小变,长安风气又非往年,朋友寥落又为职所迫,欲匹马一游而不得,大似樊笼
    岁务一切不问。筹儿持家谨慎。辽参不易得,近得两支,内一支似佳,筹所新购;一枝意态迥出,或非常草耳。九衢泥淖,刻即入城,草草致此。”
    十二月廿四是翁母的忌日,同日,翁同龢在日记中写道“此两日皆午设奠,摧痛欲绝。”翁同龢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艺术家,是光绪极为尊敬的老师。
    但在五兄的面前,说完了国家大事,他依旧是年轻的弟弟,真情实感地对五兄诉说自己的难过和疲惫,抱怨长安“大似樊笼”,讲一些关于人参的趣事,平淡之中益见真章
    
    春节,若不在家人身边,不如寄去一纸思念(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又到了“千门万户曈曈日”的时节,这个春节,你陪伴在家人身边吗?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家人诉说,却不好意思开口?
    那么,不妨凝神提笔,铺一纸素笺,将心中的情感诉诸笔墨。相信这文字的温度,不仅温暖了你,也温暖了你思念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