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止水 腊月二十九,除夕的前一天,民间称作“小除夕”。昨天发的面,今天要放到锅上蒸成馍。好友之间要置办一桌酒席,相邀成饮,称作“别岁”。 蒸馍 蒸馒头(资料图) 馍,即馒头。关于馒头的称谓,不同时期各有不同。早期馒头称作“饼”,《名义考》中有:“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即今馒头。”唐以后,又有“玉柱”、“灌浆”之称。 《汇苑详注》中有:“玉柱、灌浆,皆馒头之别称也。”总之,对待同一食物,不同区域的称谓会根据其语言特点、风俗习惯而略有不同,但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大,名称也日趋统一。 《三国演义》剧照(资料图) 面食的制作方式,有蒸、烤、炸、焖、烙等,春节期间人们为避讳一些不好的谐音词,多以蒸的方式制作,取“蒸蒸日上”的寓意。众多面食中,又以馒头最为容易制作、保存。馒头的来历,一说与诸葛亮有关。 《事物纪原·酒醴饮食·馒头》:“诸葛武侯之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术,须祷于神,假阴兵一以助之。然蛮俗必杀人,以其首祭之,神则向之,为出兵也。’武侯不从,因杂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象人头,以祠。 神亦向焉,而为出兵。后人由此为馒头。”意思是诸葛亮将馒头当作祭祀的物品,奉献给神明。后人习此俗,将“蛮头”与“馒头”相对。 蛮蛮(资料图) 别小看这个蛮地、蛮头的“蛮”字,大有来头。《说文解字》:“南蛮,蛇种。”《说文解字注》:“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古代,通常将南方之地称作“南蛮”。蛮,也是鸟名。 《山海经·西山经》:“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传说这是比翼鸟的原型。 打酒 傅抱石·渊明沽酒图轴(资料图) 中国人过春节,酒绝对不可少。民间有“二十九,去打酒”。打酒,就是买酒。古代专门卖酒的地方,称作“酒肆”、“酒坊”等,类似今天的烟酒专卖店。酒肆的存在,为酒作为商品出售提供了场所。 《周礼·天官·内宰》:“凡建国,佐后立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贿。”意思是周人建城,有专门划分出的地方,叫“肆”。 酒肆,后又发展成酒馆、酒楼、酒店、酒坊等等,都是卖酒的地方。武侠小说中的很多故事都发生在酒楼中,因为这里人来人往,有江湖。 白玉蟾(资料图) 道教的祖师中,白玉蟾爱饮酒作诗,《题杨家酒楼》曰:“碧落散郎下人世,骑云鞭霆日日醉。杨家三杯松花醪,眼花浑不醒天地。知有溪山无名利,铁笛吹破西山翠。”文人墨客酒楼饮酒后,在墙壁上题诗成为一时风尚。 酒楼人员来往频繁,写完便任人传颂,换到今日就是发微博、写朋友圈。又如陆游的《题酒家壁》:“智若禹行水,道如丁解牛。蘧蘧几春梦,泛泛一虚舟。事定忧何益,狂来醉始休。青帘夸酒美,且复共登楼。” 伊尹(资料图) 酒肆里卖酒的伙计,叫“酒保”。《鹖冠子·世兵》中有:“伊尹酒保,太公屠牛”,意思是伊尹做过酒保,这个说法仅在此处有过记载。伊尹是一个厨艺精湛的庖丁,其“寓大道于庖艺之中”,被誉为中华厨神。 邀朋友 苏东坡(资料图) 邀朋友,有个说法叫“别岁”。晋代《风土记》中有:“酒食相邀,为别岁”,此为蜀地旧俗。意为朋友之间相邀喝酒聚餐。苏东坡曾经有一组名为《馈岁》《别岁》《守岁》的诗文,其中《别岁》曰: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 人行犹可复,岁月哪可追! 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 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 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 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 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 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这一年的春节苏东坡一个人在四川,看到当地人“东邻酒初熟,西舍豕亦肥”的热闹场面,倍感思乡。人们辛苦了一年,岁末相邀宴饮,增进朋友关系,是对自己一年辛劳的慰劳。 相聚(资料图) 现代人的吃年饭,很像这一旧俗。同事、师友、故人,相邀聚会,友情在美食中发酵、升华。朋友之间的一句句问候,唤起了人们内心对生活的向往。回望过去的一年,酸甜苦辣都过去,来年又是一个值得奋斗的新年。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