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神禹治水,鸿泽万灵:武当山禹迹与道教投龙

http://www.newdu.com 2019-01-23 腾讯道学 止水 参加讨论

    文/止水
    我国幅员辽阔,水运通达。自古以来,围绕着大江大河、水泽湖泊有各类美丽的传说留存于世。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大禹留下的“坚韧不拔、创造求实”的精神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本文通过考察禹迹图和道教洞天福地、大禹与汉水、武当博物馆馆藏金龙来看武当山的大禹足迹和道教投龙。
    禹迹与洞天福地
    所谓禹迹,字面的意思就是大禹的足迹。李零先生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大禹治水,足迹所至,画为九州,古人叫‘禹迹’,是当时理解的天下。”现存于陕西碑林博物馆中的禹迹石刻地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
    
    禹迹刻石拓片 陕西碑林博物馆(资料图)
    据统计,其明确标注名称的河流有近八十条,山脉有七十余座,湖泊有五个。禹迹图中记录的山川、江河、湖泊的分布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称此图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
    
    中国洞天福地分布图 图源: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资料图)
    此外,道教的洞天福地,也多在水系发达、山峦俊秀之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亦云:“乾坤既辟,清浊肇分,融为江河,结为山岳,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
    细看中国的洞天福地图,可以看到洞天福地主要分布于黄河、长江、珠江、湘江、赣江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附近。
    在道教洞天福地中,留存有很多为纪念大禹治水事迹的禹迹亭、禹迹碑等,例如岳麓山的禹迹碑、武当山的禹迹池。
    沧浪之水
    
    汉江流域示意图(资料图)
    关于大禹在武当山的治水活动,我们要先看武当山所处的水系:汉江。汉江是长江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强县,其中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称为沧浪水。《续修大岳太和山志》:“太和居荆与梁、豫之交,下蟠地轴,上贯天枢。
    左夹岷山,长江南绕;右分嶓冢,汉水北回。其层峰叠壑,标奇孕秀,作镇西南,礼诚尊矣。”
    
    静乐宫(资料图)
    徐霞客《游太和山日记》:“十五里,抵红粉渡,汉水汪然西来,涯下苍壁悬空,清流绕面。循汉东行,抵均州。静乐宫当州之中,踞城之半,规制宏整。
    停行李于南城外,定计明晨登山。”徐霞客笔下的均州,为现在的丹江口市。静乐宫是九宫之首,也是古代登山的第一站。
    
    禹迹墨线图·武当山的位置(资料图)
    武当山所处的汉水流域,自古就有大禹治水的踪迹,而现存的禹迹池、禹迹亭等更是地方人民对大禹功绩的纪念。《史记·夏本纪》:“嶓冢道漾,东流为汉,又东为苍浪之水,过三澨。”
    《索隐水经》云:“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地理志》云至江夏谓之夏水。《山海经》亦以汉出嶓冢山。故孔安国云‘泉始出山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至汉中东流为汉水。’”
    三官与道教投龙
    
    金龙 源:武当山博物馆(资料图)
    1981年,在武当山紫霄宫禹迹池中出土了一组体现道教三官信仰的投龙法器,现存于武当山博物馆。这组投龙法器由金龙、玉简、玉璧组成,弥足珍贵,对研究明代武当山道教历史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三官(资料图)
    道教投龙,属于道教的斋醮仪式,是古代三官信仰的体现。投龙盛行于唐代,常于名山大川之中进行,将带有祈祷消罪寓意的文简和玉壁、金龙、金钮等一起投入灵山水府,以奏告三元。
    三元,又称三官,即天、地、水三官。道教称尧为天官,主宰众生的善恶,曰赐福;称舜为地官,主宰三界,曰赦罪;称禹为水官,主管水域万灵,掌鬼神之籍,录众生功过之条,曰解厄。
    
    荆州太晖观(原朱柏行宫)(资料图)
    出土的文物上,玉简铭文上刻有:“今谨有上清大洞玄都三景弟子湘王,以今上元令节,开建三景灵坛,启修无上洞玄灵宝崇真演教福国裕民济生度死普天大斋,计一千二伯(百)分,通五昼宵。今则行道事竞,投简灵山。
    愿神愿仙,长生度世,飞行上清。五岳真人,至圣至灵,乞削罪录,上名九天,请诣灵山,金龙驿传。建文元年岁次已卯正月申朔十五丙戊。上清大洞经箓法师臣周思礼于武当山福地告闻。”
    湘王,即朱柏,朱元璋的第十二个儿子。《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湘献王柏,太祖第十二子......三十年五月,同楚王桢讨古州蛮,每出入,缥囊载书以随,遇山水胜境,辄徘徊终日。尤善道家言,自号紫虚子。”
    朱柏,信奉道教,尤慕张三丰,曾于武当山寻仙不遇,留有《赞张真仙诗》,诗中写道“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
    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可见这位湘王与武当山的渊源之深,也体现了明代武当山道教的繁盛。
    武当山,是道教的“第九福地”,拥有大禹治水、道教古建筑群、武当武术等在内的文化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千百年里,人们秉承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观,在这里生息繁衍。大禹治水留下的“求真务实”开拓精神,指引这里的人们在新时期里努力向前!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