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为什么庄子说呆若木鸡达到了“德全”的境界?

http://www.newdu.com 2019-02-15 腾讯道学 道诚 参加讨论

    文/道诚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现在用来形容人痴傻发愣的样子,或者因为恐惧、惊讶而发愣的样子。然而,它最初的意思绝非如此。这个词最初出现于《庄子·达生》,后来《列子·黄帝》也记载了这个故事。
    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他:“我的斗鸡驯好了吗?可以拿去跟别的鸡斗了吗?”纪渻子说:“还早着呢。它现在还昂头挺胸,趾高气扬,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不能跟别的鸡斗!”
    过了十天,周宣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是不行。它现在听到响动,或者看见什么活动的东西,就会有回应。这种状态还不理想。”又过了十天,周宣王等不及了,派人来催。纪渻子说:“不要急,不要急。火候还不够。它现在还是有脾气,会瞪着眼睛怒视呢。”
    
    望之似木鸡(资料图)
    又十天之后,纪渻子把驯好的斗鸡献给周宣王,说:“这鸡差不多可以了。现在它已达到神情凝寂的境界,无论别的鸡怎么叫唤舞动,这只鸡也无动于衷。让它上场试试看吧!”
    周宣王让这只鸡跟别的斗鸡斗。果然,不论别的鸡怎样气势汹汹,这只鸡都不为所动,呆呆地像只木头鸡一样。不等它有什么动作,别的鸡都吓跑了。
    纪渻子驯养斗鸡的过程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就是驯养到第十天的时候,斗鸡还处在虚浮骄妄,自恃意气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驯养到第二十天的时候,斗鸡还对别的鸡的身影、鸣叫和外界事物有所反应。
    第三个阶段,也就是驯养到第三十天的时候,斗鸡还目光锐利而富于盛气。第四个阶段,也就是驯养到第四十天的时候,面对其他鸡的鸣叫,它已经不为所动了,看上去像一只木鸡,它的自然德行完备了。
    
    养神须排除杂念,无思无虑(资料图)
    这个故事的主要宗旨是讨论如何养神,借驯养斗鸡的故事来说明凝神养气的方法。其中的这几步体现了道家的修行思想。
    第一步,去除自身的虚浮骄妄。虚浮骄妄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会使人刚愎自用,自以为是。《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逞己见反而做不到明智,自以为是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反而没有成就,自高自大的不能充任首领。
    虚浮之气、骄妄之气萦绕身心,就会意气用事,无法正确地评估自己,也无法凝神敛气。只有采取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来去除自身的虚骄狂妄之气,才能重塑自我,升华自我。所以第一步,是粉碎原来的虚妄自我的过程。
    第二步,去除外界的干扰影响。容易受外界干扰是因为没有定力。一有风吹草动,内心就受到干扰而乱了方寸,是无法继续修炼的,也是不能发挥正常水平的。《庄子·知北游》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呆若木鸡,不战而屈人之兵(资料图)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除非天生的心理素质特别好,否则定力需要历练才能养成。运动员是最需要这种定力的,所以一流运动员比赛的时候,几乎都看不到他们脸上有什么表情的变化。
    当自身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扰,能够聚精会神地专注于自身的时候,就可以凝神聚气了。所以第二步,是重塑真我的过程。
    第三步,去除盛气,避免锋芒毕露。即使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实力,道家也认为不要锋芒毕露。锋芒毕露不能带来好处,只能招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好比利器,虽然磨得锐利,但容易遭到折损。不如像天地之道一样,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保持内心清静,不为外物所迁(资料图)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曰:“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第五十六章》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能够做到这一步,修行就符合了天道,凝神养气的功夫就到家了。
    所以第三步,是自我与天地合一的过程。道家认为到了这个境界,不用去争,不需去斗,就可以获得“全胜”了。《道德经·六十八章》曰:“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所以当这只斗鸡上场之后,神情凝寂,一动不动,呆若木鸡,别的鸡也丝毫影响不了它。根本不用出招,其他斗鸡就已经通过其不为所动的神情而感受到了它强大的气场,纷纷被其慑服,吓得四处逃窜。正所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庄子之所以说斗鸡达到了“德全”的境界,是因为经过了几个阶段的修炼,这只斗鸡已经符合了庄子的标准。正如《庄子·天地》中所说的:“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道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