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诺 旷达,向来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但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旷达呢?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修炼成的。 旷达需要发自内心(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不少人将旷达等同于无所谓,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态度;又有不少人借机表现出旷达,这其实是一种“伪旷达”,真正的旷达,无赖于外物。 说起旷达,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苏轼,其实在他之前,在那个“人的自觉”和“文学的自觉”的时代——魏晋,就涌现了不少旷达之士。 如“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刘伶喜欢喝酒,经常喝的昏天暗地,不省人事。 《世说新语》中记载刘伶有时在酒后“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竹林七贤是魏晋风度的代表(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不知道是刘伶天性爱酒还是作为在乱世中保全自我的一种生存方式,总之,当他沉浸在酒精中时,那种不为万物所羁绊、任性所为的状态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但是苏轼对旷达有着自己的认识。刘伶出行常常带着铁锹,说“死即埋我”。苏轼对他的这种做法却不以为然。苏轼说:“伯伦非达者也,棺椁衣衾,不害为达。苟为不然,死则已矣,何必更埋。” 苏轼认为刘伶做的还不够,即使死了,也还是需要以土埋身,如果能真的做到“达”,连土也不需要了。苏轼对于旷达的理解可谓到了极致,无赖于外物,顺其自然,便是了。 身处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被眼前的声色所迷惑,被利益所牵绊,想要做真的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城市灯红酒绿,充满诱惑(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是仍有不少人在追求旷达的境界,说明它对于自我的修养,自我认识的提升,对于生活的理解和人生的高度是有帮助。 那么如何证明自己在践行旷达的人生呢?不需要媒体网络的宣传,不需要表现出何种姿态,只需问自己的内心。如果按照苏轼的理解,甚至不需要问,做到那里便可以了。 苏轼一生多次被贬,他的内心是苦闷的,但是他能够自我排解。“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晚年被贬到惠州,此乃烟瘴之地,几人去后几人还啊! 苏轼不向别人说自己不在乎,自己过得开心。他诉说自己的不幸“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这是他正视苦难的表现,而可贵的是他能够超越苦难,“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所以苏轼的旷达,在于身处荒蛮之地却仍能品味得到荔枝的香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晋书·隐逸列传》中说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琴都没有弦,自然不会发出声音,弹琴者是从与朋友宴饮的气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并结合自己此刻的心情在心中谱出了美妙的一曲。心随神往,无赖外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