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君子不是老好人 宽恕也得分情况

http://www.newdu.com 2019-05-07 腾讯儒学 道诚 参加讨论

    文/道诚
    儒家并不主张盲目地宽恕,不主张做毫无原则,像墙头草一样左右摇摆的“乡愿”即老好人,但是该宽恕的情形,认为也要宽恕。是否宽恕,要看具体情况。
    
    生活不要时时都愤怒(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不该宽恕别人的时候,需要让对方受到惩治、吃到苦头、有过需罚、有罪需惩的时候,盲目地宽恕,会让人觉得你没有原则、没有对错、赏罚不明、不能维护法律和制度的尊严,或者让人觉得你懦弱无勇,迂腐愚蠢。
    例如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例如《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迎春的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遭受的苦难。我们无限同情他们的悲惨遭遇,同时也不由得感慨,东郭先生有点太迂腐了,迎春性格有点太懦弱了。
    该宽恕别人的时候,不需要把事情由小闹大、揪住不放、大动干戈、得理不饶人的时候,不宽恕别人,又会让人感觉你气量狭窄、小题大做、吹毛求疵、过于苛刻,或者让人觉得你不能体谅理解别人,没有同理心。
    
    君子要有非凡的气度(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以,在什么情况下要“以直抱怨”(《论语·宪问》),在什么情况下要“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呻吟语》:“恕人有六:或彼识见有不到处,或彼闻听有失真处,或彼力量有不及处,或彼心事有所苦处,或彼精神有所忽处,或彼微意有所在处。先此六处而命之不从,教之不改,然后可罪也已。”
    有六种情况可以宽恕别人:对方见识有不到之处,对方听闻有失真的地方,对方力不能及,对方有难言之隐,对方偶然疏忽,对方自有用意。先考虑符不符合这六种情况,而后不从命,不听教育的才能怪罪。
    
    开阔的心境和沉稳的修养,令人尊敬(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有些情况可以宽恕别人,所以遇事先考虑符不符合这六种情况,主要是能力问题或者客观原因、特殊原因。对方见识不到,力不能及,听闻有失,难言之隐,偶然疏忽,自有用意。
    别人有时候说话做事让你感到不快,但不是故意如此,而是其不知道、没意识到或者不得已的原因,属于可以宽恕别人的情形,一笑了之或者与对方沟通即可。
    春秋时郑国公子宋有一天食指跳动,他向公子归生说将吃好东西。果然郑灵公烹一大鼋,准备宴请众臣。归生将此事告知了郑灵公。郑灵公说:“应验不应验还不是我说了算。”结果就故意没给公子宋吃。
    公子宋恼羞成怒,夹了郑灵公面前的肉,戏言道:“岂不是还是应验了。”结果郑灵公大怒,扬言要杀公子宋。结果公子宋被逼,先杀了郑灵公。
    
    人生就是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件事本来是郑灵公做得不对,如果他当时不是为了显示威风,就不会造成公子宋的恼羞成怒,自己命丧黄泉,当时宽恕一下公子宋的举动就不会有事了。而公子宋也缺少宽恕之心,非要让预言应验而激怒郑灵公,然后又先下手杀了郑灵公。这样一件小事,就是因为双方都缺少宽恕之心,而刀戈相向,闹出人命。
    很多的悲剧都是因为缺少宽恕之心造成的。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我们既然知道这样做是对的,是好的,就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这也是人生需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原因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