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儒家对人生价值意义使命的论述内容极其宏富,在世界哲学史上都罕有其匹。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人与万物一体、人最为天下贵、人要立己立人、以至于关心国家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为使命。儒学的基本观点经过创新转化对当代人性的修养与发展仍然有巨大人文价值,有助于我们确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与共同价值。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人还要认识、掌握自然物本身的规律,以改造自然物、利用自然物,使自然物为人服务,为人利用,即正德、利用、厚生。儒家关于“人最为天下贵”的观念,人高于自然的观念,不同于西方的征服自然观,对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积极意义。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观念,在现代转化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中国经济伦理。立德、立功、立言,尽己之性,然后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使人人得到共同全面发展,使万物得到符合本性的利用,使人类走向和谐和平美好的大同世界。 关键词:万物一体 人最为天下贵 立己立人 儒家对人生价值意义使命的论述内容极其宏富,在世界哲学史上都罕有其匹。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人与万物一体、人最为天下贵、人要立己立人、以至于关心国家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为使命。儒学的基本观点经过创新转化对当代人性的修养与发展仍然有巨大人文价值,并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 一、人与万物为一体 任何文化、哲学思想的发生发展,都要认识和处理两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他人、社会(历史)的关系问题。这两种关系在现实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又是首要问题。中国儒家哲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观点首先是认为人与自然万物为一体,认为人与自然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不可分离,如果借用思维模式的术语,可说儒家哲学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是“万物一体”、“天人合一”式。 儒家万物一体的观念与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农业自然经济模式有密切联系。人与万物虽各有特殊性,但在本性与所遵循的规律性方面都与天地自然一致,这种一致是人与天地万物的最高原则。儒家早就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如《易传·系辞》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孔子曾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天不说话,只是运行不已,产生万物,这个“生”字,表明儒家认为自然的本质就是“生”,《易传》说“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系辞上》,肯定自然界生生不息,天地的根本德性就是“生”。 后来北宋理学家据此正式确立儒家的生命本体论。 程颢说:“‘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 程颢、程颐:《遗书》卷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认为“生”是天地宇宙之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程颢、程颐:《遗书》卷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7月版。],人与万物根据“生”的原理自然发展,就是善的实现。 朱熹认为天地“别无所为,只是生物而已,亘古亘今,生生不穷。”[[宋]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人也是天地所生之物,故人心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人的生生是宇宙自然的最高表现,是自然生生不息的担当者。“当来天地生我底意,我而今须要自体认得。”[[宋]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6。] 理学家把仁提升为本体范畴,生生之谓仁,仁既概括了自然界与人的无穷发展过程的统一,又是二者实质的提炼,即把自然界的生理与人的性理结合起来,以生生不息之仁实现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同根同类,人就能够与自然互相关照,互相为用,儒家学者认为,人能够从自然万物中引伸出审美的价值,人伦的品格,化自然的品格为人的品格。孔子非常欣赏松柏的气质,他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论语·子罕》),人应该具有松柏气节。我们赞许骥——千里马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我们更欣赏骥的品德,[参见《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美玉则具有多种君子的品德,值得效仿,荀子认为“夫玉者,君子比德也”(《荀子·法行》),具有仁、知、义、行、勇等多种品德。此外还有“云水襟怀”、“天地境界”等等,以云水比喻人的宽广胸襟,以天地形容人的境界高远。 人与万事万物的属性在大自然整体中平衡互补,人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有责任维护自然,也就是维护自己的生存条件与家园。儒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还包含以农为本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节奏、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思想。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继承孔子思想,告诫人们要有节制的利用自然:“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数张渔网不能同时在一个池塘里捕鱼,鱼类生物才能持续繁衍,上山伐木必待冬季,春季万木生长季节不能砍树,才能保证林木不可胜用。荀子把维持生态平衡看成是政治稳定、国富民安的基础:“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犹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荀子还认为,人只要爱护自然,就能够与自然相生相养,长期和谐共存。 中国儒家人与自然万物为一体的思想,确实提供了丰富朴素而又精辟的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见解,这是不容否认的。积极继承和有效开发这些思想资源和生态智能,无疑将对现代社会条件下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所启发和助益。 二、天地之性人为贵 儒家在肯定人与自然万物为一体的同时,又看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差别,认为人高于自然万物,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最高产物,人最为天下贵。儒家把自然与人看成是有机连续的统一体,把人看成是自然界长期生生不已发育流行的最高产物,人与自然处于发展序列的不同阶段,只有人能自觉地体认天命,体认生生不息之仁,穷理尽性,弘扬天命,使人的主体精神昂然挺立,人独立苍茫天地之间,人高于自然,又不遗弃自然,而是与天地万物成一体,儒家正是从人高于自然万物的立场确立天地之性人为贵的观念。 在被儒家奉为《五经》之一的《尚书》中,就提出了人高于自然的观点:“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天地生万物,人是万物之精华与灵长。荀子与《礼记》都表述了“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固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荀子认为人高于自然之处在于人具有德性伦理和具有合群的团队精神。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和明代王阳明也认为人在宇宙自然的长期发展中因具有“中正仁义”之德性而高于动物,“惟人焉,得其秀而最灵”。[ 周敦颐:《太极图说》,《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实际上,人的“知”与动物的“知”也有根本区别,动物的智慧只能服务于自己的本能需要,而人的智慧比如孟子的良知良能与王阳明的良知,则能够认识自然万物,利用自然万物为人类的需要服务,人类正是通过认识与利用自然而生存。孟子曾指出,人正是通过种桑养蚕而使五十岁以上者可以衣帛,通过饲养鸡豚狗彘之畜而使七十岁以上者得以食肉,通过耕田种植而使数口之家得以温饱。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易传》对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来为人类服务做出许多精到的论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彖传》)。“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恒卦·彖传》)。天地自然之道永远变化,因此人类社会也要不断发展变革,这里的自然之道已经完全是自然规律的含义。《易传·系辞传下》对人类根据自然现象原理来制造器物、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作了许多描述:“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上面的描述不一定正确,但人利用自然、高于自然的生存观已得到鲜明表达。最明确的表达人利用自然而生存的观点的大儒应是王阳明。王阳明第一次把人的良知提升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提升到“与物无对”的绝对高度,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王阳明顺延儒家万物一体的思路,认为人是宇宙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的良知又是人的“灵明”,因此良知是天地的最高产物,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真是与物无对。”[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良知赋予天地万物以规定性,能够决定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与良知相比,万事万物皆处于从属地位。故良知与物无对。王阳明说人的良知是宇宙万物的主宰,实际上也就是说人是宇宙万物的最高主宰,人最为天下贵。王阳明继续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本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系统,人是该系统的最高目的,其他事物都是为了人而存在,如果没有人的良知,其他事物的存在都失去了意义。自然万物,包括动物,都在为人利用服务的向度上才物尽其用,各遂其性。可见,王阳明是从人规定天地万物的性质、赋予天地万物以存在意义的角度确立良知为宇宙万物之本体。王阳明良知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天地万物不能认识、支配自然,只有人能够认识自然、规定自然。王阳明认识到,自然万物是互相依赖、互相为用的序列,低一级的生物服务于高一级的生物,人处于这一序列的最高处,人虽然要关爱万物,但不得不取万物以为用,这是具有合理性的有价值的推理。他说:“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心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 王阳明:《传习录》下,《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应该强调的是,儒家认为人高于自然,必须利用自然而生存生活,但正如前述,儒家强调在利用自然的同时更要保护自然,关爱万物,把自然看做人类的生存家园,要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注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决不允许破坏自然,破坏自然甚至会危及国家的安全。儒家认为要把核心价值仁爱的精神施及于自然,孟子提出为后世儒家一致尊奉的基本原理:“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礼记·中庸》提出通过尽人之性达到尽物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尽物之性就是,使物成之为物,即使物各得其所,按照其自身固有的秉性和规律存在与运行。《中庸》还提出“成己成物”:“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 合内外之道也。”成己成物是指由己及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之外的一切有所成就。从张载到王阳明,也都主张人与万物为一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人类要利用自然而厚生,但人又要像关爱人类自身一样关爱自然,保护生态,而不是破坏自然,毁坏自己的生存家园。 三、立己立人关怀天下 先秦儒家认为,人首先要立己,立己然后才能立人。《礼记·中庸》说“自天子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个体只有首先修身养性,提升自己,尽己之性,方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立己要依靠自己积极努力,自强不息,儒家将依靠自己的有为进取精神视为成就个体品德的重要途径,这是理解儒家个体特征的关键所在。没有个体的积极努力奋发,就不能获得较高的道德修养,更不能达到完美的理想境界。孔子提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的论断,第一次把是否依靠自己作为一个界标来区分君子与其他类型的人。孔子在这里提出的“求诸己”,看起来是对君子的要求,实际上适用于任何个人。在这一论断中包含着对个体自觉自主的意识和信念,包含着对个体力量的自我理解和体认。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的基本立场,作为君子,必须自己承担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责任,不能依靠别人,别人代替不了自己,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孟子认为“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同样是突出个体自决的意义。这就需要开发自己的潜在力量,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只要使自己的能力得到自觉充分的发挥,就能够达到理想目标,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在这方面不须仰仗外在的权威,“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同样也不能依能依赖天然环境的作用,“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天论》) 所以儒家认为权威与环境并不能决定你是否具有高尚品德,根本的决定因素还在于你自己的不断奋发努力争取。“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人不但要依靠自己,而且要不断进取。人与人的差异同样通过是进不是止的选择而区分高下。“君子与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荀子·天论》)由此可见,积极进取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品格,孔子就主张积极进取,“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论语·述而》)。 学习、进取可以使人不断突破狭窄有限的眼界的限制,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一旦停止,就会受到有限的控制,因此要“锲而不舍”。“真积力久”,只有不断“修身自强”,才能够“名配尧、禹”(《荀子·修身》)。《易经·乾卦·象传》中提出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以凝炼的语言揭示了君子依靠自己不断发奋有为了崭新品格。君子只有通过自强不息的进取途径,才能达到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功业美的光辉境界。 在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方面,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仁者爱人”,对他人要以礼相待,要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礼和仁的共通性是“敬”,“敬”就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礼的精神实质就是“敬”。“居上不宽,为礼不敬,……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可见“敬”是礼的属性。 我们对一个大人物可以唯命是从,可以诚惶诚恐,但却不一定对他怀有敬意,所以孔子主张的“敬——礼”是双向度的互有平等反馈的交流表达,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就是“礼之用”,“为国以礼”就是“居敬而行简”。“非礼勿动”就是“君子敬而无失”,“立于礼”就是“修已以敬”,“执事敬”。 孔子对“孝”的内涵有不同表达,但综而核之,“孝”的实质也是敬:“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在公共社会交往关系中,儒家能从人性相同的原则出发,将别人看作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因而具有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人道精神。孔子提出了君子“ 可以终身行之”的基本社会交往准则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是推已及人的行为方式。即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意愿去类推他人。自己不愿意的,也勿强求他人。这就是仁的品格体现在社会交往方面的涵义。“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是从正面出发对他人的类推,自己有所树立、有所成就,也要允许别人有所树立、有所成就;或者说,自己有所树立、有所成就,应该有助于、有利于别人有所树立、有所成就,而不是损害别人的成就和利益,表现出君子“厚德载物”的襟怀风度。“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君子应该“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行“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于天下。甚至要具备“不念旧恶”(《论语?公冶长》)的宽容精神。孟子也认为:“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论语·公孙丑上》)。这都可以说是“仁者爱人”的原则在社会交往中的运用。使人际关系充满和谐的人情味。 儒家在一视同仁地平等宽厚待人的同时,又要“义以为上”,在社会交往中坚持个体的独立自主性和正义性。这表现在君子的活动光明磊落,不依附他人:“君子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不与某部分人结成小集团、小宗派,而是保持个体交往自主性,“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论语·里仁》)。孔子所指的党就是某些人结成的小集团,构筑起把集团外的人区分开来的狭隘限制关系。这样就阻碍了人的社会性全面联系的畅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这就是人为之过错,孔子认为君子应该能“群”,即与一切人保持正常和谐的关系,无偏无党,只以公正为原则。“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儒家的政治价值取向是以民为本。儒家力求通过政治来完成“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既仁且圣的伟大功业。孔子认为从政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足食,足兵”(《论语·颜渊》)。“庶矣”、“富之”、“教之”(《论语·子路》),孟子将仁政表述为“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乐民之所乐”“视民如伤”。而且仁政是“兼济天下”的,不仅仅为一国之利。仁政的实质是以百姓人民为轴心,而不是为了执政者利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这也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都充分表现出仁政的人民性与人道精神。孔孟都反对为君主私利而争城略地的不义战争,反对横政暴敛,反对刑残百姓。这种仁政理想就是在今天仍然闪耀出光辉。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大学》篇提出“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中庸》篇提出“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 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确立了儒家人生的使命观,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集中表达了儒家的人生价值观。 四、儒家人学的现代价值 儒家关于人的价值和使命的论述,在当代仍有极大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成为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持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与共同价值。儒家万物一体的自然观在这方面可以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对人类中心主义为满足人类需求而牺牲自然环境的弊病起到矫正与遏制的作用,有助于人们从新的视角看待自然。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人还要认识、掌握自然物本身的规律,以改造自然物、利用自然物,使自然物为人服务,为人利用,即正德、利用、厚生。儒家关于“人最为天下贵”的观念,人高于自然的观念,不同于西方的征服自然观,对正确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积极意义,比如王阳明特别强调“宰禽兽以养亲”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表明人类要依靠利用自然而养生。这就与当代西方的一些非人类中心主义区别开来。在当代西方,一些人完全抹杀人与自然物的区别,认为动物与人具有同样的权利,具有同等价值,以致主张在夜间宁可让蚊子咬也不要打死它。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在保护生物方面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也是抹杀人与动物的区别,主张割肉贸鸽、以身饲虎,忽视了人与动物的级差区别,不惜牺牲人类来维护动植物,过度地伸张了人类的慈悲之心。总之,我们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探索现代环境伦理时,要用儒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境界为指导,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使自然得到按其自身规律要求的发展,使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使自然环境成为人类的美好家园,使天地本身所具有的无言之大美,既按其本性、又符合人类最高审美境界追求的面貌展现出来,让万物一体同时也成为真善美的统一。 儒家系统论证的人的价值和使命的观点,对现代人生观的确立、对当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自强不息是中国文明史上首次出现的个体新道德、新精神。具有伟大的哲学革命的意义。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激励历代志士仁人为国家的富强努力奋斗,特别是经历近百年艰辛曲折革命历程考验证明仍然具有先进意义,有助于我们确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立己立人、达己达人的观念,在现代转化为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中国经济伦理。立德、立功、立言;正德、利用、厚生;尽己之性,然后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使人人得到共同全面发展,使万物得到符合本性的利用,使人类走向和谐和平美好的大同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